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公司给交的补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是什么?

2023-07-15 00:05:32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公司给交的补充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是什么?

谢邀!

大东本人是保险经纪人,也是上海三甲医院的医生。

医保的保障范围

提到医疗险,免不了要讲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医保。

医保的全名叫社会医疗保险,就是你向国家买了份保险,可以报销医药费的那种。

医保有自己的特定作用:保障全国所有人的基础医疗。

有医保是好事,但是我们回忆一下,是不是几乎每次看完病,自己都要付一部分钱呢?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去上海某公立三甲的消化内镜中心做了无痛胃镜,收费单据如下:

有事找大东

总费用是1191.62元,医保报了415元,自费了776元。

说实话,自费的比例还是挺高的。

图片来源:公众号【医险天】

医保报销是分项目、有比例的。简而言之,就是两条线一比例一除外。

两条线: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以下的不报,封顶线以上的不报。

一比例:按比例报销一除外:非医保药物和诊疗方式等。不同类目的医疗器械、药品等,按不同比例报销。

地区不同,情况不同,起付线和封顶线也不同。起付线一般为几百到一千多元,封顶线一般为几万到几十万元。

另外,咱们要明白,医保只是基础性的保险,所以有些太高级、太贵的项目是不报销的。比如,药品分为甲类药、乙类药和丙类药。

图片来源:公众号【医险天】

甲类药

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然后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

乙类药

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

乙类药品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

丙类药

丙类药通常指的是非临床必需、价格较高的药品,通常包括了保健品类、高档药、新研制的药及抗癌进口药等,绝大多数为完全自费药。

目前医疗系统中的巨变。

什么巨变?

按病种付费、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等,这些原本听起来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法,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方向。有钱人可以进私立医院、用中高端医疗,但是穷人可能更加看不好病了。大东就不在此细说了,有机会再聊这个。

医保改革

而就在今年初,也就是2023年第一季度,医保迎来新调整。

关于此次医保改革,真的是一言难尽。专家们都在说改革好,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底层民众呢,基本上都是在喊着“退保”。

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一提到医保改革,就忍不住要骂人。纷纷在指责,到底是哪个专家想出来的,这么一个坑爹的政策?

此次医保改革的具体内容:

1 . 个人账户返钱大幅度减少

以最先开始医保改革的武汉市为例:

企业退休职工,由以前每个月返还260块钱,减少为83元。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由以前每个月返还126块钱,减少为66元,

而尚且没有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就比较凄惨了,直接停止返钱。

在缴纳医保的人群中,灵活就业人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如今突然就是停止返钱,改革的步伐太大,让很多人根本就接受不了。

因此,不管政府、专家、教授们如何解释,底层的民众一概不听。很多人都是气的七窍生烟,就差没有去骂街了。

这次医保改革,就真的一无是处?

肯定不是。

2 . 增加门诊报销

此次医保改革,最大的利好,应该就是增加了门诊报销。

虽然门诊报销有起付线,有封顶限额,还有其他的一些药品种类限制,但是对于经常生病,需要去医院看病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

但是,生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底层民众,眼前的利益都是受损的。很多专家呼吁,要大众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但是,眼下都过不下去了,哪里能考虑到长远的事情呢?

个人医保账户返钱,在增加门诊报销的情况下,或许可以消减,但是不能这么大的力度。

具体医保怎么走向,我估计会部分效仿西方的做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免费医疗模式。

商业医疗险

商业医疗险,则是加强型的“医保”,扩大了医疗保障的范围。

医疗相关保险可以人为的划分为五大类:医保、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

但是,要注意,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时,如果选择的是有社保版,是需要先用社保报销的,否则,商业保险只给报一部分。

大东呕心沥血绘出了各类医疗保险的优势与劣势对比图:

图片来源:公众号【医险天】

与医保一样,医疗险也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花多少报多少。

通常医疗险的报销原则是:医院实际发生费用,扣除社保报销后,剩余额度按照免赔额、赔付比例、赔付上限来计算。而不同的医疗险,报销的条件和保障范围差别很大。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理一理这些复杂的医疗险。

惠民保: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了惠民保,这种低保费高保额的保险,的确利国利民。

惠民保没有年龄限制,健康告知宽松,价格也更低,听起来非常诱人。

☆惠民保,是个好东西

惠民保之所以会火,就是因为它有着许多医疗险没有的优势,大东总结了以下几点:

价格便宜

纵观各城市的惠民保产品,几乎都只要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上百万的保障,真的是地板价。

几乎没有健康要求

哪怕得过癌症,依旧可以投保惠民保。不过这些疾病因为是“既往症”的关系,不会获得理赔,或者只能获得比较低比例的赔付。但是其他疾病导致的住院依旧可以获赔。

投保门槛低

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只要有医保,就可以购买惠民保。哪怕是消防员、矿工这些高危职业人群,也可以投保。(也就是说,高危职业一般很难买到其他医疗险)

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沪惠保】为例:

“沪惠保”聚焦大病医疗,具有以下特点:

(1)门槛低,覆盖广。面向上海基本医保参保人,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无需体检,高龄老人、高危职业、既往症人群均可投保。

(2)老少均价。“沪惠保”不分男女老幼,保费统一115元/年,最高可获得医保范围外一年230万元的补充医疗保障。

(3)三大保障。“沪惠保”包括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保险金、21种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险金和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三大保障。

(4)个账支付,家庭共济。参保人可使用个人医保卡历年余额直接缴纳保费,可为本人及最多5位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孩子)投保。

(5)共保模式。经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调,“沪惠保”采用“共保体模式”,9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通过建立风险分摊机制,保障产品的可持续运营,保护参保人的权益。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但是,没有一样事物是完美的。

☆同样,惠民保也有它自身的缺陷。

保险公司设计一款产品并不是为了做公益,虽然惠民保有政府参与,为了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