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保险受益人怎么选?法定vs指定 保险理赔金如何出境退回来的

2023-09-04 14:10:44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保险受益人怎么选?法定vs指定

什么是受益人

保险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中,接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

不同的险种,保险理赔金的给付对象是不同的:

通过上图可以清晰的知道,不管是重疾险、医疗险还是意外险,只要是人还活着,保险理赔金最终都是给到被保险人本人。

保险受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受益人;一类是指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

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那么保险金就只能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一般情况下,如果投保的时候默认是法定受益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就是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按照继承的顺序均分保险理赔金。

《继承法》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只有当第一顺位继承人无人继承时,才会涉及到第二顺位继承人。

2.指定受益人

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需经投保人同意)指定的有权获得理赔金的人,指定受益人没有人数的限制,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可以指定一个人或者同时指定几个人为受益人。

虽然在《保险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指定受益人的范围,但是一般保险公司通常是要求被保险人的直系亲属作为指定受益人。但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可以申请,保险公司同意之后也可以指定非直系亲属作为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的三点优势

1.避免因为争夺遗产而产生家庭纠纷

2.理赔资料更少,速度更快

指定收益人,一般都是提交与保险责任相关的资料(如保险合同、被保人死亡证明、以及其他与保险事故性质、原因有关的材料)以及受益人本人的资料(如身份证明、银行卡)即可。

而法定受益人相对麻烦,除了与保险责任相关的资料外,一般还需要提供受益人与被保人的关系证明。如果有个别受益人不在世了,也要提供其死亡证明。因为保险公司要根据在世的受益人的人数来分配赔偿金。

两种情况所需资料的复杂程度不一样,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肯定有差别,毕竟理赔要确保无误。

3.法律属性: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保险金属于受益人。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属于受益人的私有财产。

《保险法》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即使被保人出现任何债务纠纷,譬如被保人要缴纳的税款,欠第三方的债务等,也不会涉及到受益人的保险金。

但如果是法定继承的情况,法定受益人的赔偿金按《继承法》分配继承,这个时候赔偿金属于被保人的遗产。在分配这个遗产的时候,要先偿还被保人的债务等,然后才按照继承顺序再进行分配。

债权>继承权

《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小结

1. 受益人最好“指定”,并且写明受益顺序和分配比例,尽可能避免家庭纠纷。

2. 另外,如果指定受益人发生变化,比如更名、身故、与被保险人离异等,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办理变更手续。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