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十二大金融历史大事件(1900年

2023-07-13 15:50:1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十二大金融历史大事件(1900年

3、1933年:美国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

美国大萧条时期,超过5000家银行倒闭。为此,罗斯福推行新政,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是其中的一部分。法案由民主党参议员卡特·格拉斯和众议员亨利·B·斯蒂格尔提出,其中前者曾任美国财政部长,斯蒂格尔则是当时的议会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法案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以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并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同样的,投资银行不得进行吸收存款的业务。该法案令美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

这套法案首次明确区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明令禁止美国的商业银行涉足投行业务;伴随此法案的诞生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和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应运而生。此法案不仅对美国商业银行业接下来近70年的发展限定了框架,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对银行设立类似限制开创了先例。1999年此法案被新法案取代,恢复了银行的混业经营权利,被认为是导致2007-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之一;本次危机后产生的Dodd-Frank法案和相关法律(比如Volker Rule)可以被理解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2.0。

4、1944-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继成立

1944年7月,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四十四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和金融会议,讨论如何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系统,以维护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贬值,促进经济增长。会议达成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集团(WBG),形成了以美元兑黄金,其它货币兑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系统,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并由此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美元的霸主地位。

固定汇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恢复。在该体系下设立的IMF与WBG,也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甚至在该体系瓦解之后依然运转至今。

5、1973年: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模型诞生

美国学者费雪•布莱克和麦伦•斯克尔斯合作研究出一个为期权定价的数学公式;而当时斯克尔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罗伯特•默顿通过对期权复制组合的研究对这一公式的金融含义给予了完美的诠释,并由此引发出许多有关期权的有用结论。该模型的运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此,默顿和斯克尔斯于1997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英年早逝的布莱克也因其杰出贡献受到了肯定。

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模型在金融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其开创性地演示了套利定价原理在金融衍生产品估值中的应用,解决了当时期权定价的难题,推动了期权市场的发展,并为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的合理定价框架奠定了基础。

6、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3月主要西方货币实行对美元的浮动汇率,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垮台,宣告其解体。同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导致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飙升至超过13美元,促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自此,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逐渐减少,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元贬值,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但自50年代起,由于军费巨增和国际收支持续的逆差,美国黄金储备大幅下降,严重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使得美元再也无法保持以往的强势地位,这一体系的崩溃也就顺理成章。尽管美国也曾尝试通过“石油美元”巩固自身地位,但客观地说,“石油危机”应是美元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7、1975年:首份巴塞尔协议签订

巴塞尔委员会于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从1975年9月首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数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而巴塞尔委员会事实上也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1974年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倒闭,使得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巴塞尔协议”的签署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银行监管标准。40多年来,尽管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在不断的完善中依然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但巴塞尔协议在规范银行金融操作、控制银行风险,并引起人们对银行业风险控制的思考方面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1987年:美国发生“黑色星期一”股灾

10月19日,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下跌508点,跌幅逾20%,引发金融市场恐慌,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竞相暴跌。刚就任美联储主席不久的格林斯潘沉着应对,发表历史性的重要讲话,承诺向市场提供无限流动性支持。由于措施得当,得以避免了一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他也由此开始了跨越6届美国总统、将近20年的传奇之旅,成为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被称为全球的“经济沙皇”、“美元总统”。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华尔街踩踏瞬间发生,一片狼藉,短短几个小时,股价狂泻,流动性瞬间枯竭。面对如此突发性股灾,美联储没有手足无措,而是沉着冷静应对——它并没有投入巨资救市场,而是救机构,在第二天就宣布向市场提供无限流动性支持,以金融系统最后救济者的身份恢复市场信心。道指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一举越过了黑色星期一前的历史高位,这无疑和当时美联储一系列的成功救市举措是分不开的,其做法令人折服。

9、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

这年夏天,由泰铢贬值开始的金融危机在国际炒家的攻击中愈演愈烈,横扫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萧条,政局也开始混乱。亚洲模式开始遭受质疑。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积极参与救援行动,一方面保持了自身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也为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亚洲金融危机使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遭受经济和政治的重创,它暴露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一些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反映了在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的国际救援行动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危机中,中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对人民币实行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来支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10、1999年:欧元诞生

欧元被认为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成果,由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正式启用,并于2002年7月1日取代上述11国原有货币。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8个国家于2000年至2015年先后加入后,欧盟内将欧元作为官方货币的国家已达19个。在欧盟以外,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黑山、科索沃和安道尔等6国也将欧元作为支付工具。

欧元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尝试与创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的“最佳货币区域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诞生减少了欧元区内各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成本,提升了欧洲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打破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全球外汇储备的格局。不过,由于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没有统一的财政,单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国财政政策多样性之间存在客观上很难协调的矛盾。这会放大诸如希腊财政危机等事件的负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欧元的影响力。

11、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7年夏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次年9月,具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预示着危机进一步升级。作为华尔街支柱的一线投资银行的倒塌,宣布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已经被撼动,次贷危机正式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不仅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大影响,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百年投行,一夜之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场谁是罪魁祸首的大追捕也开始了,是过度刺激的房地产市场,是贪婪无度的投行,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金融创新CDS,是嗜血成性的对冲基金,无情地做空导致雪上加霜,还是缺乏金融教育的普通借债人?量化宽松,也许能救市,但只要有人性的贪婪,金融危机就会是永不消失的电波。

12、2014-2015年: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相继建立

2014年7月15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正式签订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目前该行已正式开始运作,由印度人瓦曼.卡马特(K.V. Kamath)出任首任行长。同年10月,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最终确定为57个,他们于当年6月29日在北京签署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亚投行总部将设在中国北京。

无论是金砖银行还是亚投行,都是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所兴建的重要国际金融组织,两者的创立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整个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以基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新模式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而亚投行作为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第一个由新兴市场所发起、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吸引了诸多发达国家的积极参与,这足以彰显中国和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是金融形势改变和金融秩序重塑的重要体现。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