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2023-07-13 17:06:4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版本:《国际金融》-马君璐、陈平和范小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是流量的事后的概念、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支付为基础。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及类型:

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情况的报表,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经济交易的情况。

类型: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交易的性质分为三大类账户,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和误差与遗漏账户,各账户下再按照交易内容又分若干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格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1)经常账户:

货物——记录货物(有形贸易)的进出口,出口记贷方,进口记借方

服务——记录服务的进出口,服务的收入记贷方,支出记借方

初次收入——指的是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或向他人提供金融资产与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收益。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收入记贷方,支出记借方

二次收入——指的是通过当期转移支付(如政府或慈善机构)的收入再分配而获得的收入,形成的收入记贷方,支出记借方

(2)资本账户

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与非生产、非生产非金融性资产的获得或处置

(3)金融账户

指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五大类。注意国际储备的借方净额表示国际储备的

(3)错误与遗漏账户

根据复式簿记原则,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该是相等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这时候就需要人为设置一个项目,抵消上述统计偏差,即此科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记账,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和负债减少,支出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和负债增加,收入的增加。

收入项目、负债增加项目、资产减少项目列为贷方;支出项目、资产增加项目、负债减少项目列为借方;

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交易记贷方,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

3.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4.国际投资头寸表

5.国际收支调节

1)国际收支均衡的政策观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

3)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

(1)各国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如果货币性不平衡,一般采取调整汇率的方式;如果是结构性的不平衡,就采取贸易等政策干预;

(2)选择调节的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避免内外平衡冲突。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4)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4)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政府运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调节外汇市场供求

2.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或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国内总需求,改变经济的主要变量如利率等。共有三个渠道,包括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替代效应)

3.支出转换政策:分为汇率政策(汇率变动)和直接管制(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两种政策

5)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机理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概念: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具有动态和静态双重含义。动态外汇是指人们把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静态外汇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广义的静态外汇一般用于各国外汇管理政策中对外汇的界定,例如我国把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等。狭义的外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它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标价及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欧式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100个单位)的外币为计算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量的本币来表示其汇率,即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目前世界上除了英美两国,其他国家都采用此方法,比如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采用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美式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即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与前者的汇率互为倒数,乘积一定为1。英国和美国实行间接标价法,但美元对英镑实行直接标价法。

美元标价法,二战以后,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外汇交易量猛增。为了便于在国际间进行外汇交易,银行间的报价都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这种情况可称为“美元标价法”。

3、汇率的种类:

按制定汇率的方法不同,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交叉汇率的计算)

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现钞汇率

按外汇管制的程度不同,分为官定汇率和市场汇率

按外汇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不同,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按外汇来源于用途的不同,分为单一汇率和多种汇率

按外汇买卖的对象不同,分为银行间汇率和商业汇率

按汇率制度的不同,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利率

4、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2)通货膨胀率差异

3)利率差异

4)经济增长率差异

5)中央银行干预

6)预期因素

5.汇率的决定

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

1)典型金本位制阶段: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叫铸币平价,它是金币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外汇市场上,实际的汇率往往不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单位货币黄金运送费用

2)退化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阶段:汇率由各自货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决定,即法定平价。(黄金输送点实际上已经不存在)

布雷顿森林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的决定由各自货币的基金平价的比值来决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基金平价。双挂钩形式: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或者不规定含金量而规定与美元的比价,直接与美元挂钩。

现行货币制度——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货币购买力平价是指单位货币所能够购买到的国际商品的价值量,这是现行国际货币体制下货币决定的基础。

6.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一般情况下: 现钞卖出价>现汇卖出价>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

直接标价法:前买入,后卖出,小数买入,大数卖出。

间接标价法:前卖出,后买入,小数卖出,大数买入。

银行的目的(不确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7.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单一汇率、多重汇率的含义

即期汇率,也称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以内办理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一般而言,期汇的买卖差价要大于现汇的买卖差价。

单一汇率:无论对贸易或非贸易用途,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的交易都按同一汇率买卖外汇。

多重汇率,也称复汇率:指在一个国家内,就一种货币而言,如果政府规定几种同时并存的官方汇率。

第三章:国际收支理论

1.弹性分析法和马歇尔-勒纳条件

2.J曲线效应

3.乘数分析法

4.吸收分析法

5.货币分析法

第四章:汇率决定理论

资本逃避:又称资本外逃或资本转移,是指一种由于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战争等因素,导致本国资本迅速流到国外,从而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现象。 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稳定状况,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本逃避概念本身所指的资本外流并非全都非法,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资本外逃也属于合法、正常的对外投资。

货币替代: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居民将本币兑换成外币,使得外币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方面全部或者部分取代本币的现象。

货币兑换的条件: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2、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3、有效的市场机制4、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5、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6、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7、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2.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的比较(ppt)

期货和远期的区别:1.分散交易与集中交易2.个性化交易与标准化交易3.可变对手风险与清算所

3.外汇市场的功能

(1)国际清算:国际经济交易的结果需要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支付,若债务人以债务国货币支付,则债权人需要在外汇市场兑换成债权国货币;若债权人只接受债权国货币,则债务人需要先将债务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债权国货币再进行支付。由此可见,外汇市场为这种国际清算提供了便利。

(2)套期保值:套期保值就是通过卖出或买入等值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例如,收款人可以卖出远期外汇,而付款人可以买入远期外汇。

(3)投机:投机是指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的行为。它的主要特征是,投机者进行外汇交易,并没有商业或金融交易与之相对应。外汇投机利润具有不确定性,当投机者预期准确时可以赚取利润,但若预期失误则要蒙受损失。

4.掉期交易

(1)含义:掉期外汇交易是在买进或卖出某一期限的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期限的同等金额的该种货币的外汇交易方式。

(2)作用:1、避免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汇率风险;2、改变货币期限,满足国际经济交易需要。

(3)类型:1、按交易方式分:纯掉期交易和制造掉期交易;2、按交易期限分:即期对远期、即期对次日、远期对远期。

5.外汇风险的分类

外汇持有者或经营者存在的外汇风险通过外汇曝露来体现。

(1)交易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化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流量的影响。

(2)折算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的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又称会计风险、账面风险、换算风险等。

(3)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由于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的纯收益发生变化的外汇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化对企业产品未来的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构成

2.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积极:1、调节各国国际收支 2、 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 3、优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 4、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发展 5、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消极1、为金融投机提供了便利 2、加速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国际传播 3、加大了汇率、利率及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 4、使一国的金融危机得以迅速蔓延

3.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1)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是指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和所在国的国内金融市场业务不分离。

(2)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同国内市场相分离的特征,表现为管理当局对非居民交易予以金融和税收的优惠,对境外资金的流入不实行国内的税制、利率限制以及存款准备金制度,非居民交易与国内账户必须严格分离,禁止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

(3)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同内外分离市场型离岸金融市场具有相似的特征,即管理当局对非居民交易予以金融和税收的优惠,对境外资金的流入不实行国内的税制、利率限制以及存款准备金制度,但这一类型市场对居民和非居民的账户分离并不是很严格,允许部分离岸资金流入国内金融市场,并允许居民参与离岸交易,但禁止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

(4)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不征税的地区,只是名义上设立机构,通过这种机构,通过这种机构在账簿上处理境外交易,这些空壳分行名为分行,实际上只是银行总行设立的一套独立的账簿,设立分行所需的小额资本可以由总行资本提供,同时它由银行总行直接下达指令进行操作,总行可以把利润转移到这里的分行,从而避免银行总行所在地征收的较高利得税。

4.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几种衍生品

票据发行便利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定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交易其他几种新型金融衍生根据(ABS、MBS、CDO、CDS等)

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1.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国际间收益率的差异:利润率的差异、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税种税率的差异

2)风险的差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

3)实物经济交易及金融市场操作的需要:伴随贸易、旅游等实物经济交易的资金流动,银行结算资金流动等

2.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脱离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不受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

2)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多样化,投资渠道与方式大大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成为间接投资主力军;国际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加强;

3)国际投机资金流动频繁

3.现代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模型

其中BP是外汇市场(以国际收支表示)均衡曲线

2.国际储备

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1.国际协调的层次

1)信息交换

2)危机管理

3)避免共享目标的冲突

4)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5)部分协调

6)全面协调

2.国际协调的方式

1)相机性协调

2)规则性协调

3.国际货币制度

1)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2)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国际货币体系既包括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国际货币关系的法令条例、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也包括不具法律约束力的相关传统习惯和约定俗成。

3)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确定国际支付手段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来源、形式、数量;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确定国际结算制度;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国际性的协调、监督机构。

4)国际货币体系的历程: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一)金本位制度

1)金本位制度的条件: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2)金本位制度的特点: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由其含金量决定;国际收支由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

3)金本位制度的作用:金币的自由输出入,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兑换,又保证了黄金与其它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铸造,具有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保证了各国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金本位制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对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4)金本位制度的缺陷:黄金的生产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和贸易需要;国内经济往往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牺牲品。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的原因(特里芬难题):美元具有美国本币和世界货币的双重身份及保持其与黄金可兑换性和满足国际清偿力的双重责任。而这双重身份及双重责任均是矛盾的,难以做到两全。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长期维下去,存在着崩溃的必然性。

(三)牙买加体系

1)牙买加体系的特点: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制度多样化;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方式与手段多样化。

2)牙买加体系的作用:多种汇率制度能够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但同时增大了汇率风险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也使国际支付手段在总量和结构上的调控更加困难;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但也带来了国际债务危机等问题。

第九章:国际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国际宏观金融学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