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美国金融霸权和美元世界货币地位是如何建立的,看迈克·赫德森教授怎么说

2023-07-14 02:53:46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美国金融霸权和美元世界货币地位是如何建立的,看迈克·赫德森教授怎么说

关于美国利用金融霸权滥发美元的评论很多,但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前提是需要了解美国是如何建立金融霸权的。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迈克尔·赫德森教授(Michael Hudson)对此有独到深入的见解。迈克尔·赫德森教授曾任职华尔街金融分析师, 参与美国政府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经济政策的制定。现任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校区)经济系特级研究教授,曾担任多国经济政策顾问。

迈克尔·赫德森教授认为美国资本主义属于金融资本主义,其特征是通过金融手段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赫德森教授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金融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一次较量。金融资本主义以英美和法国代表,德国和中欧代表工业资本主义。所谓的工业资本主义指国家力量和银行业结合起来共同支持长线的战略性工业项目。当时英国的许多政界和经济界的人士认为专注于控制金融资产和金融投机的英国式金融资本主义将不敌德国式工业资本主义。在英法和德国的对峙中,美国站到了英法一边,当时的美国银行家说服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必须放弃孤立主义,美国必须出兵援助英法。理由是如果英法战败,美国银行向英法的大量贷款就会打水漂。

赫德森教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每一场欧洲战争,例如拿破仑战争和英国在19世纪参与的战争,战后盟国之间都会相互免除债务。英国人称这种惯例为承担“共同牺牲”,其逻辑是:追讨战争债务,不仅会使盟友破产, 更会让战败国别无选择,血战到底。结果只能是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打破了这种惯例,强调“债务必须偿还”。这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债务控制他国经济命脉的金融资本主义本质。然而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欠债必还的意识形态已经流行,所以欧洲战胜国也支持美国的立场。当时欧洲人认为通过本币贬值,改革经济,或者节衣缩食,辛苦劳作,债务可以偿还。

然而一战后的战胜国英法是不可能直接偿还欠下美国的巨额债务,英法和美国一起逼着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德国当局只能大量借入美元,然后用德国的产出向英格兰银行和法国银行支付战争赔款,英法进而再偿还美债。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大量美元资金源源不断向德国贷款,美联储必须在美国实行极低的利率。 低利率推动美国资金从银行撤离转入股市,形成了美国股市的巨大泡沐。而支撑这个泡沐的是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必须能产生足够的利润回流给美国。但是德国不可能长期的在压榨性的条款下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欧洲回流美国的资金链必然出现问题,最终在 1929年爆发持续30年代的大萧条。1931年盟国不得不停止德国的战争赔偿,但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民族主义的高涨给了希特勒纳粹上台的机会,而上台后的希特勒纳粹则把世界拖入了巨大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后美国仍然秉承金融资本主义的思路,努力建立金融霸权。就争夺金融霸权而言,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的直接敌人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当时国际贸易有40%左右还是用英镑结算。1944年,美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战后世界货币次序。英国代表凯恩斯看到英国黄金已经不足以支撑英镑继续成为世界货币,就先发制人的提出开发一种全球统一的超国家主权的世界货币。凯恩斯的主张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美国经济学家怀特提议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最终在美国罗斯福政府的压力下,与会各国选择了怀特方案,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和黄金挂钩,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其他的货币再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美元初步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英国战后急需资金恢复经济,1946年英国不得不寻求美国的援助,美国政府一次性借给英国37.5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但美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英国必须承认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恢复英镑和美元的自由兑换,方便美元在英联邦区域流通。当时很多英国国会议员反对签订协议,丘吉尔本人则投了弃权票。但英国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只得签署协议。结果英镑区各国纷纷提取存款兑换美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英国就流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英镑彻底失去了与美元抗衡的能力,世界货币全面进入美元时代。

二战前欧洲人大量携带黄金移民美国,二战后到1950年,美国又从欧洲将价值 50 亿美元的黄金吸引到美国。当时美国拥有全球75%的黄金储备。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美国国际收支在朝鲜战争期间开始逆转,在越南战争期间持续恶化。 从 1951 年到 1960 年代再到 1970 年代,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因为巨额军费而越来越严重。起初这种逆差受到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欢迎,因为美国向世界各地提供了急需的美元。 法国和德国则不断地用美元兑现黄金。

美国的黄金入不敷出,最终导致美国在 1971 年 8 月放弃了美元和黄金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当时美国十分担心美国还能否支配世界的贸易规则、金融规则和地缘政治外交。

1972 年,赫德森教授出版了《超级帝国主义》, 他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得美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美国不再需要用黄金来支付外贸逆差,美国可以向世界发行债券代替黄金。

为什么美国在黄金不断流失的情况下仍然能确保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赫德森教授分析了以下原因:

第一,美国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范围建立了一套依赖美国的金融次序和发展模式。

赫德森教授认为世界银行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美国国防部军事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成立的。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约翰·麦克洛伊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世界银行的其它几位行长如麦克纳马拉曾是美国国防部长(1961-68),保罗·沃尔福威茨是国防部副部长(1989-2005),罗伯特·佐利克是美国副国务卿。

世界银行的功能是所谓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发展经济。但赫德森教授看来这种“发展”的关键是使受援国对美国金融和美国农产品产生依赖。美国和世界银行都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反对发展中国家通过政府投资,补贴和保护性贸易政策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和农业。

上世纪50年代,一项有关土地改革的计划提交给世界银行时,一位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经济学家警告说,任何提倡土地改革的国家都是反美的。美国把任何想要实行粮食自给自足而不是依赖美国粮食进口的拉丁美洲国家政府归类于共产主义政府。美国支持皮诺切特在智利实行军事政变推翻 阿联德的左翼政府,美国中情局参与在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其他中美洲国家的政治暗杀。美国和世界银行支持巴西,阿根廷,智利的种植园经济,使得这些国家过度集中在可可和其它热带农产品生产,形成一个高度依赖于美国粮食供应的经济体系。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鸟粪天然肥料,但智利不平等的土地所有模式和种植园经济阻碍了智利农业利用这高质量的鸟粪肥料,导致智利只能靠出口铜、鸟粪和其它自然资源来支付从美国的进口。

在撒切尔和里根上台的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登峰造极,在撒切尔-里根主义的影响下,世界银行和 IMF坚持把私有化,对国际资本开放作为贷款的基本条件,受援国只能以美元借款。世界银行和IMF提供的基础设施贷款大多挂钩于美国和西方的公司,许多这类项目例如电力系统、供水系统,公路和港口仅仅服务于西方对非洲和拉美的矿产投资,和当地整体经济结构脱节。在亚洲过度的私有化加深了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和印度尼西亚的木材产业对西方经济的依赖。西方金融资本进入这些国家使得这些国家资金外流更加方便,使得索罗斯之流的国际金融大鳄更方便在这些国家制造货币危机,引爆诸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式的货币和股市危机。

第二,美国运用其军事力量支撑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向沙特等阿拉伯产油国承诺安全保障,但要求美元作为唯一的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基辛格以及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其他官员告诉沙特等国家的元首,他们可以对石油定价,但他们的石油收入必须回归到美元金融体系。除了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之外,阿拉伯富豪们还可以购买美国公司的债券和股票, 但美国规定阿拉伯国家和投资者不能通过购买股票对美国公司控股。

第三,美国并不惧怕对美贸易顺差国会抛售美元。面对美元霸权,对美贸易顺差国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他们不购买美债,他们的本币就会升值,这样就会不利他们的出口。例如中国对美有巨额贸易顺差,如果中国不用赚取的美元购买美债,美元就会因为供过于求而贬值,美元的贬值同时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这样就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和就业。另外,中、日、德国等对美贸易顺差国手里的美元需要寻找承载量巨大而且长期稳定的投资产品,相比而言,美国政府债券还是比较符合以上要求的投资品种。

显然美国通过上述综合原因获得了世界金融霸权。从二战到现在,美国的金融霸权已经超过70年了。金融霸权和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然而面对美国金融霸权和金融资本主义,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的逻辑反应是要建立独立自主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例如欧盟的建立和欧元的流通。赫德森教授认为当前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正在形成一个挑战美国金融霸权的集团。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