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奋斗者逐梦前行

2023-07-14 06:45:2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奋斗者逐梦前行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题:奋斗者逐梦前行——写在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新华社记者

“五一”,春光正盛。大江南北,花儿迎风而开、向阳而生。

每一朵花,都生长着希望的模样,恰如每一个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放弃,奋力奔跑的中国人。

他们中,有的耕耘在田间地头,有的奔忙在城市一线;他们中,有投身基层战“疫”的社区工作者,也有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劳动者……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个个奋斗者的身影,绘就最真实、最动人的图景,聚成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

4月30日,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一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逆行而上,在最需要的时候守卫一线

封控小区是否还有防疫短板?物资配送保障是否通达?透析病人等就医需求是否得到协调满足……5月1日上午,在北京市通州区杨庄街道,李永海仔细检查防疫指引落实情况……

身为杨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自街道4月26日一天新增3例初筛阳性病例以来,他已经一周没有回家,和社工们扎根战“疫”一线。

疾控部门告知出现初筛阳性病例后不到10分钟,李永海就带领街道社工和物业人员来到病例所在楼宇告知居民实施封控,街道领导、机关干部随即到达现场下沉支援……“社区是居民的依靠,街道是社区的后盾。疫情当前,我们不能有半点儿松懈。”李永海说。

4月30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整理感染者信息。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千里之外的上海,这座“慢”下来的都市里,外卖骑手田丹却像拧满了发条一样。

普陀区泸定路355号——上海市儿童医院所在地,这里是田丹每天200多公里奔波的起点。

“药品繁多、地址分散,我们要合理分配任务,再检查收药地址、联系方式有没有变动,这样才能确保药品尽快送达。”田丹对照着清单把药品转到快递箱,一一对齐摆好,以免路上颠簸压坏。

因为女配送员在外面上厕所不方便,田丹工作时基本不敢喝水;长时间戴着N95口罩,耳朵被磨出血印,她只好在耳后垫了点儿纸;最多的一天送了20多单,收工时已是凌晨三点……

谈起困难,田丹却岔开了话题:“药品中,有不少是儿童急用药或需要长期服用的药。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家长的心情,我能感同身受。”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快一点,再快一点!

4月30日,在位于南京市的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在查看患者的CT片。新华社发(苏阳 摄)

微光成炬,点燃希望。

在江苏,句容市应急隔离“健康驿站”,句容市新源电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以诚带领作业人员对全部8台变压器开展投运后检查。“这是重要的民生任务,确保用电无忧是电力人的担当。”刘以诚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师王丹通过电话安抚居住在封控区内的孕妇:“您现在处于孕晚期,如果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到医院来检查。”

……

一个个普通又不平凡“逆行者”的工作瞬间,凝聚的是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

4月30日,山东省枣庄市孟庄镇一家食品企业的工人在包装饼干。新华社发(孙中喆 摄)

勤恳劳动,在春天播种丰收的希望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清晨,一北一南,田间地头与建设一线,有着奔忙的身影。

谷雨过后,广袤的黑土地上呈现一片“黑油油”的生机。在位于黑龙江虎林市的北大荒集团八五〇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三作业站,天刚蒙蒙亮,种粮大户袁志欣便驾驶着播种机来到自家耕地。

大马力播种机开进地里,沿着地垄沟勾勒出整齐而清晰的线条。种子被均匀地播撒进这片土地,也播撒下新一年的希望。

“这么多耕地四五天就能全部播种结束,2台大型播种机每天能播种差不多1500亩。”袁志欣说。今年,他准备经营耕地近6000亩,包括大豆2000多亩、玉米3000多亩。

不负春光、不负韶华。千千万万劳动者用奋斗点亮人生,用汗水浇灌收获。

4月30日,在江苏省太仓市一家生鲜电商配送点,配送小哥在整理当天准备配送的生鲜订单。新华社发(计海新 摄)

3000多公里之外,四川绵阳,中铁十九局成兰铁路项目工地上,总工刘国强点亮了驻地的第一盏灯。

这是他参与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建设的第10个年头。每天早上,他都会进入隧道,检查作业工序,3000多个日夜从未间断。

5月1日,中建二局陕西分公司的工人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项目工地施工。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4月25日,隧道成功贯通,短暂的庆祝后,刘国强再度投入工作。劳动节期间,跃龙门隧道建设工地仍是一片繁忙,还有400余名建设者正在维护加固隧道内的水沟电缆槽和通风系统。

“越是临近工程收尾越不能掉以轻心,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交付对得起良心的放心工程。”刘国强说。

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劳动,奋斗是时代不变的底色。

山势蜿蜒,伸向大凉山深处。春日里的凉山州三河村阳光明媚,易地搬迁安置点里一座座新房宽敞明亮。

“大家一起干,争取村里民宿早开张。”在集中安置点,脱贫户吉好也求和村民们在抓紧装修民宿,为村里扩大旅游接待能力。曾经,吉好也求家贫困得令人揪心,几年间,凭借脱贫攻坚的春风和自己的努力,吉好也求搬进了新居,还通过发展养殖、开小卖部等,一年全家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现如今,他和妻子又能在民宿工地务工,每天共有300元的劳动收入,脸上的笑容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