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一文搞懂国家搞基建的钱是哪里来的

2023-07-14 07:11:4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一文搞懂国家搞基建的钱是哪里来的

政府性基金收入指的是国家通过提供土地或服务获取的收入,其中,征收及出让土地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到总收入的81%,其余收入来源如车辆通行费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收益金、彩票公益等,占比均不足5%。

虽然现阶段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没有变,但是2018年土地出让增速仍然达到了25%,2018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6.5万亿元。不考虑土地出让造成一些行业成本升高产生的间接影响,土地出让金增速加大,意味着地上建筑的建造需求扩大以及充足的建设资金供给,对基础建设领域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2)地方政府专项债

地方政府债券,顾名思义,即为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的债券,通常以本地区的财政收入作为担保;专项债券是指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专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通常以建成项目的收入作为担保。

近年来,地方专项债的限额也逐渐增加,2016-2023年每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分别为0.4、0.8、1.35、2.15万亿元。新增限额幅度达到历年最大。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专项债发行及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指出在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券规模基础上,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

本来政府专项债就是为了基建而设的,现在资金限额放开,同时政府提出政策支持,专项债提供的基建资金来源稳定增长。

(3)其他类型债券

除了地方专项债,还有一些债券也被发行用来筹措基建所需的资金,例如城投债、铁道债、发改委专项债、项目收益债等,这些债券筹集的资金在基建资金中占比较小,资金流更稳定。

例如发改委专项债,就有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养老产业专项债、双创孵化专项债等等,均针对特定项目发行债券,针对性强,还款压力较小。同时,针对特定项目发行的债券对资金的吸引力度更大。例如项目收益债,就是以未来项目收益作为还款支撑,受到投资人的偏好,近年也逐渐发展起来。

2

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放缓

国家预算内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通过财政预算方式集中的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和税收以及城乡各项税收。国家预算内资金的主要用途是预算内的各种经济建设,如文教科技卫生、国防和对外援助款项、国家行政管理等等。

由于近年来,国家减税降费的幅度越来越大,各类税收政策均进行了调整,税收收入整体有所下降,财政收入的增速近年来降幅明显,财政收入的压力是存在的。

但是,基建投资用到的预算内资金比值(预算内资金/公共财政收入)每年仍呈现上升趋势。

即使在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情况下,政府预算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并没有压缩,反而增加了比例。至少可以看出现阶段政府仍对基建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看法,对基本建设比较重视,也愿意用财政收入为基本建设提供资金供给。

3

国内贷款及其他有所下降

自2016年PPP项目开始落地以来,国内贷款逐渐成为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一。PPP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出资、企业出资和银行贷款三种,其中政府和企业出资比例一般合计为25%,其余75%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2016-2018年,由上市银行流向基建的贷款年增加额为1.24、1.95、1.2万亿元,2016-2017年上市银行向基建领域发放的贷款总额占上市银行向国内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9%和84%。PPP项目的实施成功将上市银行资金引向基建领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比较稳定:

自筹资金(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债券、其他债券)能够为基本建设提供稳定增长的资金输出; 虽然国家预算内资金提供给基建领域的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增加,由于近年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压力,能够提供的资金总量增速放缓; 2018年国内贷款下降较多,根据证券机构预测,2023年会有所上升,但是很难上升到2017年的水平。

总体来说,基本建设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完成,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仅作为辅助资金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