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如果是冲着“减保”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你该知道“减保”的真相

2023-07-15 18:11:2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如果是冲着“减保”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你该知道“减保”的真相

增额终身寿险有很多优点,比如高现价,确定性,以及近乎刚性兑付的高安全性。但是有很多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销售人员在宣传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时,为了说明增额终身寿险在流动性上也具有优势,会将“减保”加粗加亮,甚至包装介绍。这样很有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这样一个错觉:减保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一部分。是这样吗?

“减保”为何不写进保险合同中。

事实上,极少有保险公司会将“减保”写进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保险条款中,原因在哪?我们知道,减保其实就是“部分退保”,减少保险金额,退取现金价值。然后保额和现价按照精算规则等额减少。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大量销售这类保单会导致其面临“资产-债务期限错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收来的保费配了长期资产,一般来说回报率会高于短期资产,但负债期限比较短,比如售卖之后短期内就有人退保,需要现金支付退保金,所以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枯竭被迫变卖资产造成亏损,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没有充足现金无法兑付的情况。

说实话,经营这种保险,对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出现市场震荡或者经济下行,保证的收益难以通过投资实现,就需要使用资本金进行给付。根据现有的保险法,属于保险责任,一旦资不抵债,只能动用保险保障基金进行托底。

从监管上来讲,保险公司更不敢“顶风作案”,当出头鸟。

2023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将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以及监管报告审核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在产品设计方面,通报了诸如,复星保德信、同方全球人寿和华泰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产品,可灵活减保,且无比例限制,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长险短做算是一个“禁忌”,按照监管的习惯,只要被贴上了“疑似长险短做”的标签,产品被整改的可能性会陡增。比如说当年质疑万能险长险短做,然后5年满期,三年就能返本的万能就没了。当年质疑年金险长险短做,当年就能返钱的年金险也没了。

“长险短做”其实就是保险公司通过提前返回保费、灵活减保等方式,将一些长期限人身险产品的实际保险期间缩短,在规避严监管的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比如,计划一个10年期的产品,第一年交保费100元,如果第三年退保可得退保金110元,第四年112元,第五年115元……这样其实是变相激励客户第三年退保,得年化约5%的收益,后面几年退保或满期给付的年化收益显著降低。

这类产品的设计理念,其实就是将长期险设计成为中短存续期产品。出于应付监管的目的,有些保险机构会故意拉长名义的保险期间,通过灵活减保、高估退保率等办法,将长期险种做成实际的短期。

遮遮掩掩地都怕被监管爸爸查到,谁敢光明正在地去写进保险合同呢?

减保的真相

事实上,续期缴费账户变更,指定受益人变更……这些业务是什么,减保就是什么,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他们均属于保全业务。

保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其办理规则,方式,流程由保险公司说了算的保单约定事项变更业务。暂时停办就停办,由线上转为线下你也没脾气,毕竟这是合同约定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其不确定性很大——不仅在规则上,在额度上,甚至在以后是否会存在这个问题上。

写在最后

所以建议我们业务人员在向客户介绍增额终身寿险的这项功能时,附带进行简要说明:这并不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事项,只是目前投保后,承保公司会支持这样一个操作。鉴于目前的监管环境,减保操作在金额,规则甚至许可方面可能存在着不确定性。

消费者在购买增额终身寿险时,也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需求,结合这种产品的特点去理性配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