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牛逼的人都是如何做投资决策的 三个思维模型(一) 懂这三篇文章,可以说把微观金融学对于投资实战的核心精髓,就教给大家了。所有的金融理论当中,我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最有用的是以... 

2023-07-16 00:20:36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牛逼的人都是如何做投资决策的 三个思维模型(一) 懂这三篇文章,可以说把微观金融学对于投资实战的核心精髓,就教给大家了。所有的金融理论当中,我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最有用的是以... 

来源:雪球App,作者: 生叔大菊观,(https://xueqiu.com/7685504570/123850744)

懂这三篇文章,可以说把微观金融学对于投资实战的核心精髓,就教给大家了。

所有的金融理论当中,我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最有用的是以下三个概念:

(1)概率和期望

(2)前景理论

(3)机会成本

以我的调性,当然不会给大家搞一堆乱七八糟的学术名词和异常复杂的公式,你只需要明白,这些概念和你投资这项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而明明白白为什么会亏钱/赚钱。

这篇文章首先来讨论的就是第一个概念——概率和期望

概况起来,就体现为以下三句话:

1.牛逼的人依据最优概率和期望做决策

2.韭菜依据直觉做决策

3.概率和期望的思维不保障你的每一次成功,但它决定了人们的投资是否能够长期获得成功。

1

理解期望值

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方法。这种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涡轮·霸飞特

现在有一选择摆在你的面前:

花1万元买入某只股票,有50%的概率可以赚2000元,有另外50%的概率会亏2000元。

你愿意买入吗?

我想你们的回答一定是:No!

因为你看,这笔投资就像你和你朋友打赌,投一个硬币猜正反面,赌注是2000元。——没有任何区别嘛~

一个类似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游戏,50%可能赚20万,50%可能亏10万,你愿不愿意玩?

相信你们最终的决定一样会高度一致:Yes!

既然概率上是对半开,那么我只要在这个游戏中一直玩下去,最后赚钱的机会就比较大。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再换一种问法:

如果有一个游戏,第一种是有50%的机会赢得500万,第二种是100%赢得150万

这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考验了!由于你大脑里固有的风险偏好,让你很难去选择第一个选项——万一我搞到最后踏马屁都没捞到呢!?那我不是了吗?

但恰恰在绝大多数的决策中,想要长期成为那个牌桌上最成功的玩家,必然会选择第一个选项,50%的机会赢得500万,另外50%分文不得。

根据期望值理论,我们在决定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值得去投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两个变量:概率和收益。

期望值=概率*预期收益

当期望值大于0的时候,就是一个值得去投资的项目。

最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它的期望值=2000*50%+(-2000)*50%=0,所以结论是它不值得投资。

第二个问题,它的期望值=20*50%+(-10)*50%=5万,所以我们就投呗

第三个问题中的第1个选项,它的期望值是500*50%=250万,而第2个选项的期望值是150*100%=150万,所以很显然我们应该去选择那个期望值更大的选项。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公式,几乎是聪明的决策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决策工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其实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基金经理,他早年就已经凭借交易实现财务自由,在华尔街声名雀起。

有一次,在投资研讨会上,一个同事问塔勒布,“你觉得下周股市会怎么样?”

他回答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

但是,那个同事却发现塔勒布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就质问他是否在耍自己。

塔勒布解释说,下个星期确实有 70% 的概率会涨,但涨幅可能只有 1%,而 30% 的概率跌,所对应的跌幅却是 -10%。

如果我们简单的算一下数学期望值的话:70%×1%+30%×(-10%)=-2.3%。

因此,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再比如,我们知道早期的创业项目失败率很高,根据统计,只有30%的初创公司能够活过5年,因此在VC(风险投资)投出的项目失败率可以说是高得惊人。

总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像 ofo和摩拜这样(你)看着就非常不靠谱的项目,很多投资机构却趋之若鹜。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项目的失败率高(概率这个变量很低),但是一旦成功就有可能带来惊人的回报(收益这个变量足够高),所以期望值最后一算下来,高得吓人,所以值得投资。

如果它们把整个基金募集得来的钱投资了100个这样的项目呢?

只要有几个大获成功,其他的全部死掉,总账一算下来依然可以拿到非常牛逼的长期内涵报酬率(IRR)。

除了少数情况,大多数时候聪明人的投资决策,都是通过多方对比和深入思考,来做一个概率性的判断。

董大姐不顾一切的要去造车。

孙老板入股乐视网。

许老板投资贾跃亭的造车计划。

XX妖股里面一众知名基金经理的名单。

之前,你可能觉得他们都是沙雕,理解了期望思维,你再去看这些现象的时候是不是恍然大悟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上大多的事情是靠运气的,期望值思维最大的意义在于,你坚持按照优势概率行事,哪怕屡屡受挫,的确也经常会输掉,但它却能够确保你在大多数时候赚钱。

这就是所有牛逼的人,他们之所以牛逼,相比普通人的“先天优势”。

道理人人都懂,概率我也会算,期望值没啥难的,为什么我还是做不到?

这正是人性艰难的地方。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人在决策时,内心给予一件事情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概率。

2

高估低概率事件

先来理解一个新的概念——偏度。

偏度,指的是某项收益很高,但概率很低的事件(或投资品种)的特征。

比如,你看到有个人经常去买彩票,一张彩票2块钱,但是一旦幸运地中了大奖,奖金扣税后也有400万,这意味着它的赔率是200万倍。然而,能拿到这400万的概率堪比被雷劈中的概率。

所以我们说买彩票具有“偏度高”的特点,换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智商税。

在大中国的股市中,高偏度的投资标的是老铁们最为追捧的品种。

比如说最近的创投概念、边缘计算,工业大麻、东方通信,2年前的千年雄安概念,这些股票并没有基本面支撑,能通过盈利把高估值消化的概率是很低的,只有极少量入市早的人才能够获利,后面进场的人都是在为面前的人抬轿子,造成许多跟风的人亏损。

如果一个投资品种的偏度已经很高,你在投资它的时候还配以高仓位,当镰刀挥下时,你就成了无处可逃的韭菜。

这类高偏度资产总是会吸引投资者目光的原因是:

在股价被疯狂炒作过后,投资者往往会被那个很高的绝对收益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了概率。

这就是短视,只看到当下发生的一切,看不到历史和未来。短视的另一层含义,还包括做决策的时候,只以当下的状态作为依据,在小概率的事情上下重注(比如三个涨停过后预期还会有三个涨停)

你敢说你看到周围那么多人靠赚差价盆满钵满,你不眼红吗?你不敢说,承认就好了。

这种心理,是最原始的人性之一,世界上无人能够逃脱,只能靠后天的修炼去平衡。

3

代表性偏差

高估低概率另外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叫做代表性偏差。

从这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老铁们都知道,我那几篇基蛋生物的文章刚发出来,这只股票立马就连拉三根大阳线。

三根阳线改变三观,很多读者都说“生叔指什么什么涨”、“你的文章直接把股价吹高了30%”、“生叔你太牛逼了,上次飞荣达也是一推就涨,这次基蛋又一推就涨”

于是,等下次我推荐哪个股票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明天马上就会暴涨。

结果,他们就懵逼了......

错在哪了呢?

错在你太关注代表性特征,而忽略了其他信息,人总是倾向于根据代表性特征来冲动地做判断,这就被称为认知的代表性偏差。

我文章发出→股票马上涨,就是典型的代表性信息,实际上它们之间屁个关联性都没有,只是一次恰到好处的耦合。

再比如,去年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他对近期股市的判断,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去年4月的时候,他对我说可以抄底了,因为据他统计,在过去的10年里,从来都没有月K线连续4根阴线的情况出现,而且每次只要连跌3个月,就必然会有一波比较大的反弹,我不禁莞尔。

结果他真的去抄底了,5月上证指数也确实收了一根阳线,涨0.43%,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清楚了。

这其实有点像赌场里押大小,“大”和“小”出现的概率都是50%,当连续10次都开出了“大”后,让你下注押下一次,你会押大还是押小?

你可能会押“小”吧?即是赌场高手也会犯这个错误。

不管是“3根月阴线后必然会反弹”,还是连续出现多次“大”后总会出现1次“小”,同样属于代表性特征。

为什么我经常说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呢?

因为,即使一个人连续3次成功预测到了明天股市的涨跌,也不代表第4次预测的结果会正确。

代表性偏差就是错在了用小样本的很少信息来做判断,而这在统计上是不成立的。

因此,对概率理解的深刻程度,会直接决定你现在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看完今天的文章,下次你再做投资决策时,应该警惕这种直觉式思维,至少,你得认识到这样的决策有很大的风险。

4

把低概率的事件直接降为零

与高估低概率这种认知偏差相反的是将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直接降为零,在做投资的时候直接被忽视掉。

在2018年很多股票爆了雷,消息一出来就直接十几个一字跌停,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跌去了70%。

很多重仓,甚至全部身家去押注这样的股票的股民血本无归。

我想,在他们买入的那一刻,一定不会认为自己买的股票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出事吧?这种“低概率”但是只要发生就顷刻间造成重大杀伤的可能性直接被忽视了。

很多天赋异禀的人,准确率极高,但最后却死在某一次失误上面。

很多事情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在个体上看是偶然,但在整个系统性看又是必然。

比如有的女生遇到了一个渣男,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但还有一句话是“谁年轻的时候没遇到过几个渣男呢”。

又比如你在股市里踩了雷觉得是自己倒霉,但是放在更高维度的框架上去看,一个人在整个投资生涯中,遭遇1次黑天鹅风险再正常不过啦。

又有的人说,他从来不买股票,也不炒房,大部分钱都买无风险的货币基金,的确,这样的做法确实避免了所有的损失,但却会带来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同样也可能导致你无法取得收益。

矫枉过正,意味着你会丢掉很多本该属于你的东西,意味着你的机会成本可能是无限大的(关于机会成本我会在第三篇文章里面展开)

很多人心目中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乔丹曾说过,如果你不出手,确实可以保持零失误,但就会100%地错过进球的机会。

绝大多数聪明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既不会去追求100%确定的概率,也不会直接将其视为0,它们总会保持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在0~100之间追求一个更高的确定性和更大的期望值。

5

有何启示

懂得概率思维和用期望值来进行决策的人极少,能够照此行事的更少。

因为摆在“知道了很多道理”和“能过好这一生”之间的还有“反人性”。

做金融投资,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高概率事件,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小概率的事情很难实现,看起来反而容易;大概率的事情则显得路途遥远,其实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可惜,大多数人都搞反了。比如长期持有优秀的公司,在概率上显然更容易成功,但是投资者会被短期的极端损益所吸引,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的投资策略。

普通投资者,不能克服欲望,选择舒适的小概率(每天追涨杀跌多爽啊),其实是在用自己本来就微薄的资源,去补贴那些本就比你优势更大的人。

又比如,在投资下注前,先想清楚你的投资逻辑和预期收益,先给出公司定一个估值,虽然你的投资逻辑可能是错的,你定的这个估值可能充满主观,甚至是你拍脑袋拍出来的。但是在我心目中,这是可以拿来区别某个人是不是韭菜的标志之一。

因为如此一来,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你便建立起了一个大概率赢钱的科学决策系统。尽管有时你会在单局里面输的很惨,但期望回报值为正的情形下,可将每一局的平均利益最大化,长久下来赢钱总额会比输钱多。

概率再高也不是必然事件,概率再低也不要把它当成零,你一方面要坚定地执行,另外又要时刻做好黑天鹅降临时的准备。

最后,不要问我如何量化一个事物的概率,我平时都是靠瞎几把猜的。

Ps:留下一个思考题:

如果你打算要去直接参加科创板的投资(注意哦,不包括买主动和被动型基金),在掌握了概率和赔率的思维后,你认为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