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新加坡实施饮料分级制度 限制糖类摄入成关键

2023-07-16 19:29:4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日前,新加坡对饮料的健康分级制度在国内互联网登上“热搜”,引发网民热议该制度以及未来我国是否会有相应制度的出台。

早在2023年,新加坡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用类似“红绿灯”的标识,把饮料分成分为A、B、C、D等级。通俗来讲,同等重量下,含糖量与含饱和脂肪越高的饮料,等级越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D级的饮料甚至不能打广告。能够获得A级主要产品集中在矿泉水、苏打水等产品。

业内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包括新加坡及部分西方国家均使用评价性的FOP(包装正面标识),主要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属性,指导合理选择。相关饮料分级实际上是进一步放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并不意味着该类产品饮料会直接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在此方面,值得国内相关部门和协会借鉴,可以避免类似虚假宣传的问题出现。

含糖量成主要判断指标

根据外媒报道,新加坡的饮料制度依据是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12月30日发布的《食品条例(第2号修正案)》(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新加坡零售市场上的预包装饮料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的高低分为A、B、C、D四个级别。

据悉,糖尿病在新加坡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新加坡糖尿病居民人数预计将达到100万,这个数字接近新加坡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为进一步遏制糖尿病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要求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必须贴上标签,并禁止发布相关的广告。

据了解,A级的饮品最健康;B级的饮品较为健康,厂家可自愿标注;C级饮料不健康;D级饮料最不健康,厂家必须标注。例如,传统含糖可乐按照新加坡的标准属于D类饮料,按照《条例》要求,禁止其相关产品在新加坡进行广告宣传。

实际上,很多国家已开始对以软饮料为代表的含糖食品征税,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英国、墨西哥、美国、南非在内的40多个国家,这也就是所谓的“糖税”。 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各国对含糖饮料征收含糖饮料税,主要是为了控制含糖食品的消费和防止肥胖,这不仅对各国的医疗保险起到节约的作用,收取的糖税还可以用于改善公众健康。

“欧美西方国家以及新加坡之所以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管束,主要还是由于过度摄入糖类带来的相关疾病问题已经愈发明显。”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中国税务学会刊登文章指出,含糖饮料税虽然为美国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征税前后,美国的肥胖率和减重比率并没有太显著的变化,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和报道,笔者认为,征税地区含糖饮料消费量减少的同时,果汁饮料和全脂牛奶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虽然不能完全说明其他饮品与含糖饮料之间有必然的替代关系,但侧面佐证了消费者从饮料中摄取的总能量并未降低太多,这或许也是肥胖率等健康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新加坡的《条例》显示,常见的全脂肪牛奶也被归为C级饮料,主要还是因为饱和脂肪含量。《条例》中明确脂肪量为主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新加坡的评级标准,主要还是在于让消费者明确和知晓饮料中糖的含量,提醒消费者对于自身的糖类、脂肪的摄取量,但这并不代表需要完全舍弃糖类、脂肪类的摄取,糖类、脂肪依旧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因此不同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饮用各类饮料。”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告诉记者。

钟凯表示,新加坡的healthier choic,北欧的Keyhole,南美的warning label,还有法国的Nutri-Score,澳新的Health Star Rating等,都属于评价型FOP(包装正面标识),主要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属性,指导合理选择,其同类产品例如碳酸饮料等可以作为评价和选择标准,但跨种类的饮品之间很难做比较,例如无糖可乐属于B、半脱脂奶属于C,这种比较就毫无意义,只会让消费者迷惑。

在我国,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人均每日糖摄入量最好少于25克,最多不要超过50克。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论坛上表示:“含糖的碳酸饮料差不多是100毫升的水含10克的糖,喝一罐300毫升饮料就是30克的糖。”其他专家也纷纷呼吁,饮料企业减糖行动迫在眉睫,每个消费者也应该强化减糖的饮食观念。

实际上,国内相关部门也针对上述问题而出台了文件。2023年9月国家卫健委对外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已经把糖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列为强制性标识项目。

虽然目前国内外的饮品都标明饮品内的配料表,但很难引起大部分消费者的注意,新加坡的分级制度将配料表进一步放大,让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所选择饮品。

“新加坡分级制度的初衷并不是打压含糖饮料的企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放大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醒消费者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这也符合目前饮料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即向健康饮品的方向发展。”朱丹蓬说。

低糖和代糖的潮流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诉求提升,对糖分摄入愈发谨慎,饮料消费正由传统的含糖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转向“0糖”饮料。《减糖白皮书》援引数据显示,“0糖”饮料市场占有率有望从2023年的2.85%升至2023年的4.07%。

“0糖”饮料风潮最亮眼的案例当属元气森林的迅速崛起。在其带动下,各大饮料品牌都在争相推出“0糖”产品。其中,仅无糖气泡水这类新品就不下数十种。伴随着元气森林带动的风潮,全国各个城市陆续出现各种0糖、低糖饮品。

201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就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公开征询意见,建议成人每天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当日摄入总能量的5%,约25克左右。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倡,人们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同时提倡消费者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代糖类产品按照其能否提供能量,大体分为营养性代糖和非营养性代糖两类。其中,营养性代糖主要以糖醇为主,糖醇类代糖一般从谷物、植物中提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得到,类似的还有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比起完全化学合成的代糖,糖醇显得相对“天然”。目前,在饮料产品中,糖醇使用较为广泛,尤其是赤藓糖醇被很多无糖饮料选择使用。

非营养性代糖则在饮料行业使用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了天然代糖、人工甜味剂。应用广泛的人工甜味剂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爱德万甜等。其实人为合成并不代表这类代糖会对人体产生比上述两种甜味剂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