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美国货币史:美元的超速国际化

2023-07-18 18:31:1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美国货币史:美元的超速国际化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生产力再次跃升到一个新高水平。在众多的工业国中,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国,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在一战爆发后,美国更是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并在此后百年里,一直稳占经济强国的龙头地位。

在以技术革命为核心超级引擎驱动下,美国众多的优势经济因素被充分释放,这些因素包括: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石油、铜铁锌铅等金属矿、煤炭矿的开采与冶炼,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稳定的政治环境(南北内战后美国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来自欧洲的资本流入和大规模移民(提供了资本和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巨大的需求)。

自1870年代开始,美国的经济以全球最高增速迅猛发展。到1900年时,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跃升至世界第一。一战的爆发重创了欧洲经济,而美国则大发战争财,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图:1750-1900年八个主要工业国的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构成。1900 年时,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的占比为23.6%,为世界第一。图片来源:SlidePlayer。

▼图:1870年和1913年,各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变化。美国到1913年时比重已升至35.8%,经济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相比之下,大英帝国却从31.8%大幅下降至15.7%。图片来源: SlidePlayer。

▼图:1760-1900各主要工业国的相对人均工业化水平,将英国在1900年的值设为100。19世纪末时,美国在这一指标上超过英国。图片来源:wikimedia。

在国际贸易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作为后起之秀工业国的美国正好遇上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扩张期,这一时期的的国际贸易最鲜明的特点是:资本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扩张并行,先进工业国对落后农业国的原材料掠夺和市场开拓,工业品与农产品及原材料的“剪刀差”贸易。

自1870年开始,美国也成为了“剪刀差”贸易的工业品输出方,农业品及原材料的进口方。在美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比重较以往有明显上升;在进口商品中,原材料和食品的比重较以往明显提升。

▼图:1870-1910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扩张,尤其是19世纪末以后,贸易规模扩大明显加快。图片来源:SlidePlayer。

此外,1914年一战爆发后,欧洲陷入战火之中,经济贸易受到重创,美国借此历史良机,从中大发战争财,大量食品和军火武器从美国出口到欧洲,而欧洲对美国的出口则大幅下降,出口的飙升和进口的下滑形成巨大差距,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贸易顺差。在1915年时,美国摇身一变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图:一战时美国的进出口增长,出口明显增幅明显快速进口。图片来源:SlidePlayer。

当时,陷入战争的欧洲国家通过减持美国债券、输出黄金、举新债来支付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这使得美国从一个债务国身份转变为一个债权国身份,黄金储备量也大幅增加。

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为美元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项制度安排

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是美元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美元国际化还需两大充分条件:金本位货币制度和联邦储备体系。

美元国际化的正式开端,始于美国金本位制的确立。因为自1816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以后,大多数工业国都相继采用了金本位,金本位逐渐自发形成一种国际性的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是衡量一国主权货币的价值标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是以黄金为中心来计算的。在一战前,真正被认可为国际货币(用于贸易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只有三个:英镑、法郎、马克,这三种主权货币都和黄金挂钩,都可与黄金自由兑换。

所以,美元要想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被其他国家的政府或民众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先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必须采用金本位。

1900年,美国国会通过《金本位法案》(Gold Standard Act of 1900),在法律上确立金本位制,规定黄金作为美元的唯一价值标准,1金衡盎司纯金(480格令)法定价值为20.6718美元,美国发行的一切货币都必须与这一标准保持一致,金币为标准货币,面值1美元金币的重量标准为25.8格令,含23.22格令纯金。详细阅读:《美国货币史:最晚金本位信徒》

1900年《金本位法案》明确了美元和黄金的固定价值关系,让美元真正融入到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之中,开启了美元国际化进程。

此外,确立金本位制对美国经济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外贸方面,国际金本位下稳定的汇率关系,为国际贸易与投资创造了极佳的条件,这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美国商品出口极为重要,也非常有利于美国企业向海外投资。

除了金本位制外,对于美元国际化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联邦储备体系(美国央行体系)的建立。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案》,由此建立了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联邦储备体系,从此,纸币(美钞)的发行权统一于美联储。此后,联邦储备券逐渐成为美国货币流通中唯一的法定纸币(美钞)。详细阅读:《百年曲折央行路——美联储的诞生》

《联邦储备法案》规定,联邦储备券的发行以40%黄金为支撑,这保证了美钞不被滥发,从而确保了美钞的币值稳定。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元国际化”,实际上就是指的“美钞国际化”。(金币本身是全球通用货币,不存在国际化问题,但美钞不同,它带有主权属性,只有主权货币才需要国际化)

在一战期间,当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纷纷中断其纸币与黄金的可自由兑换时,美国曾一度是唯一允许美钞与黄金按战前固定比价(1金衡盎司黄金=20.6718美元)自由兑换的工业国。在世界大战中“独秀一枝”的坚挺形象,让美元快速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国际金本位体系下,哪种货币能长期稳定与黄金保持固定价值关系,并实现自由兑换,哪种货币就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所接受。

美钞之所以能保持与黄金的稳定自由兑换关系,不仅得益于一战战火未波及美国本土,还得益于一战期间,欧洲的黄金通过贸易支付和避险的形式源源不断流入地美国,为美钞的可自由兑换提供了充足的黄金储备。

▼图:1870-2010年美国黄金储备(单位:吨),从1914年一战爆发后,欧洲的黄金便持续流入美国,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快速增加,这种快速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二战(1939年),在二战及战后期间(1940-1956年间),黄金储备量达到顶峰水平。图片来源:multi-act.

金元外交

在美元国际化进程中,除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两大制度保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驱动因素——金元外交(Dollar Diplomacy) 。

1912年,时任美国总统霍华德·塔夫脱,在国情咨文中提出“金元外交”政策。塔夫脱希望拓展美国的海外利益(主要是在拉美地区),提出以“金元外交政策”(鼓励美国银行家和企业家到国外去投资)替代以往的“枪炮外交政策”(用坚船利炮武力征服获取利益)。“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