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7月央行“缩表”约万亿 货币乘数增至7.41创新高 中国外汇占款数据

2023-07-20 14:08:4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原标题:7月央行“缩表”约万亿 货币乘数增至7.41创新高

在中国央行的资产端,外汇占款仍是占比最大的科目。

中国人民银行8月23日晚间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38万亿,相比上月末收缩约万亿。

分析来看,7月央行缩表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下降,该科目下降9288亿。具体看,则是MLF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下降,主要因为降准置换MLF引致。

当前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美联储的缩表。为应对疫情冲击,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一倍至8万亿美元以上。美联储8月18日公布的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认可在美国经济复苏符合预期的情况下,将于今年年内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计划。一旦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购买,将对全球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央行曾表示,降准导致的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不但不会使货币供应量收紧,反而具有很强的扩张效应,这与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减少债券持有量的“缩表”是收紧货币正相反。主要原因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从而提高了货币创造能力。

货币创造能力可以通过货币乘数观察。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货币乘数为7.41,环比上升0.27,创出历史新高。此前的峰值为2023年8月的7.16。

降准置换MLF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央行资产负债表为研究货币政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本世纪初到2014年间,由于外汇的大幅流入带动外汇占款激增,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由2002年的4.5万亿扩张到2014年末的33.82万亿。2014年后,外汇流入减少甚至部分时段转为流出,外汇占款一度负增长。近年来在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后,外汇占款变动幅度很小。

在中国央行的资产端,外汇占款仍是占比最大的科目。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1.2万亿,约占央行总资产的六成。7月该科目增加13.4亿元,连续4个月为增加,但幅度很小。

“2016年以后外汇占款科目始终保持平稳波动,已经不是当前影响流动性供给的主要因素。”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利率债交易员称。

资产端第二大的科目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顾名思义,该科目表示央行将钱借给银行后,形成对银行的债权。数据显示,7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为12.16万亿,相比上月下降9288亿,成为带动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的主要原因。

该项目主要由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形成。从7月数据看,主要是PSL、再贷款再贴现、MLF余额下降所致。

其中,PSL于2014年5月设立,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自2015年10月起,央行将PSL贷款对象扩大至全部三家政策性银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

数据显示,9月末PSL余额为3.01万亿,相比上月下降775亿,相比2023年的峰值下降近6000亿。其原因在于棚改降温,地方棚改项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