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深化“9+2”合作,构建统一大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区域性现货交易中心在哪里

2023-07-21 03:39:5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深化“9+2”合作,构建统一大市场

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穗举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黄筠媛

7月14日下午,以“深化省际交界地区合作 促进泛珠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由泛珠“9+2”省区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陈宣庆现场发布《泛珠三角区域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从近年来泛珠三角省际交界地区作为推进泛珠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出发,为促进泛珠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路径建议。

“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区域”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2023年,9个省(区)GDP达到了40.1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33.2%。

《报告》指出,泛珠三角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泛珠区域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研究泛珠跨省交界地区的合作,可以更好深化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条件不断改善,《报告》指出,9省区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出了一些新兴经济带、增长极;建成了粤澳、粤桂、粤闽、粤赣、粤琼、湘赣交界地区等一批跨省合作示范区与合作示范园。

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泛珠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报告》建议,要充分借鉴长三角和京津冀“通武廊”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同时,健全合作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统一的规则管理体制,完善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和共享,提高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大咖论道

如何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

如何深化泛珠区域内重大国家战略的联动?如何加强“硬联通”和“软联通”?如何进一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建言献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泛珠区域内拥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要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联动融合,强化对接与集合效应,推动泛珠区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泛珠区域的重大国家战略应该怎么融合?一是把握共同需求,推进关键领域建设。二是对接最高标准,促进试验权利普惠运用。三是打造特色平台,实现优势要素的交换转移。将良好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进行复制推广,同时推动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流动转移。四是着力战略分工,形成配套互补发展格局。推动各地区围绕做强做大比较优势深化合作,促进相关领域重点项目的衔接,实现整体的提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

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政府要提供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各种公共品,以不断改善市场运行的条件。过去10年中,“硬件”中的基础设施、通信和交通有了极大改善,现在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是“软件”方面的改进。

所谓统一大市场,就是在更大规模范围内实现规则制度的统一,使得企业在哪里做生意都是一样的。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产品流畅流动、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市场扩大、要素流动,不仅可以使各地区发展有更大的动力,从长远来说,也是实现市场均衡和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条件。

“9+2”泛珠机制和其他合作机制相比,特点在于有港澳的加入。所以,泛珠三角要建立统一大市场,更要重视和港澳的对接互补,通过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使区域经济更好和国际市场接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推动琼州海峡一体化、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广东海南“相向发展”的战略任务。要以产业协同为主线,以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平台,以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体制对接为保障,加快构建梯度衔接、优势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

要推进广东对外开放布局与海南“总部基地”建设的对接。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已出台相关政策,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盟等地区的“总部基地”。建议探索形成“海南总部+珠三角基地”的联动发展模式,促进广东优势产业链更好向东盟延伸。

例如,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吸引广东相关企业在海南设立“走出去”总部;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以海南为总部开展同东南亚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自由贸易;吸引珠三角相关企业将新药创制部分产业链环节布局在海南,并争取将其纳入特许药械使用范围等。

编辑:邬嘉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