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计算机论文范文(5篇) 与信托有关的论文8000字以内

2023-07-21 19:51:36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计算机论文范文(5篇)

计算机论文全文(5篇)

时间:2023-04-24 08:10:34

第1篇:计算机论文范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借助计算机完成工作,尤其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科研人员更迫切希望计算机为其研究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计算思维的提出是通过突出计算机处理问题的特性,引导人们从理论的角度理解计算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使用它。然而关于计算思维这个概念,计算机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主要以ACM的前任会长PeterJDenning和2003年图灵奖获得者PeterNaur为代表。“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的争议,关键在于对“计算”(Computation)一词的理解。什么是计算?目前没有明确唯一的定义,但一般的理解是,计算可看做一种信息状态到另一种信息状态的转变过程,其中包含信息的传递和变化。比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里,一组输入到一组输出,其中的变化过程就是计算。然而在生物学领域有个著名的中心法则,即DNA→RNA→蛋白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DNA、RNA、蛋白质都是由其编码序列决定的,它们之间的变换存在着信息的传递,科学家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计算。周以真教授关于计算思维的定义,显然是将计算限定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这样是否会导致人们对计算认识的局限甚至是误解?Denning教授指出:“计算思维并不是计算机科学唯一和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谨慎地认识和看待它,将会把人们引向思维的陷阱”。同时,他认为计算作为信息的处理过程,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的计算只是众多计算中的一种形式。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任务,导致人们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周以真教授认为应该将计算思维变成常识。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计算机本身的局限性。

目前的计算机是以图灵机为基本模型,Naur教授在Computingversushumanthinking一文中论证了这种计算机并不能描述人的思维,它只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种形式。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明了当前计算机在处理信息能力上的局限性。当然,我们不能预测计算机以后能否完全描述和模拟人的思维,但是在目前的架构下是不能实现的。计算机虽然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但不能期望它是万能的,我们要了解目前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边界。Naur教授的研究还表明,图灵模型不足以描述人的智能,如何使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可能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比如生物学的角度或非数字的形式。上述两位教授提出的质疑,实质上是计算思维定义的延伸,即计算不能仅指计算机科学范畴内的计算,目前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也不足以描述所有的计算。计算思维的定义是从目前计算机科学所处的水平和角度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概括当前计算机工作的特点,但如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推广,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人们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看,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从一定程度上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为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深入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科学提供了很好的目标与方向。综上所述,计算思维目前还是一个处于研究和探索的定义或概念,有待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将此概念运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时,应注意此概念涵盖的范围。

2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以往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着“狭义工具论”的问题,即仅把计算机作为工具,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只能机械地操作计算机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工具论的教学思维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思想不明确,老师和学生热衷于追逐新技术、新方法,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并没有形成稳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和科学的课程知识结构,这都是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弊端。把计算思维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即是针对这一弊端提出的解决思路。计算思维强调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行为理解,正好指明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工具使用层面,而应深入地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不能只是抽象的概念,我们需深入思考一下计算思维的内涵,再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一种思维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构建起来的。具体到计算思维,按照其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的,而计算机学科求解问题通常有3个过程:①理论(数学);②抽象(模型);③设计(工程)。具备这3个过程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至少包括离散数学、算法分析理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学以及至少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目前,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其课时和教学内容都很有限,一般在1~3个学期内完成,每个学期开设一门计算机相关课程,大概总学时不会超过200学时。如果按照上文的方式引入以计算思维为主的教学,其课时至少要翻一倍,且这种调整涉及所有专业,其可行性有待商榷。况且,课程的深度与难度也不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能适应的。因此,通过大幅增加教学内容和加深教学难度的方式来培养计算思维,其实施难度较大。怎样才能将计算思维的理念有效地运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去呢?计算思维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笼统地强调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落实。

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层次不同,教师可以将计算思维能力进一步分解与细化,实现在不同层次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由浅到深可分为3个层次: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操作能力是指运用计算机应用程序的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熟练操作机器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了解机器。操作能力是计算思维最基本的内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众多,应用程序更是成千上万,操作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阶段的学习应以上机训练为主,学生学习若干个应用程序的使用,并自学几个应用程序,达到自行掌握应用程序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主动运用计算机存储、传输、管理和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在这个层次,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数制编码、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等基本问题,注重培养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引导他们以计算机学科的眼光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信息,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是指运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将实际问题化为计算机能够求解的方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主要通过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让他们理解和运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计算机与自身专业的结合点。

3从知识教学向思维教学转变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先讲基础理论知识,再教相关软件的应用,这是典型的知识教学模式。知识教学侧重于学习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忽视了学科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的培养与训练,这也正是造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种种弊端的根源。思维教学强调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美国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RobertJSternberg指出:思维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聪明的学习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也要教会他们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以往的教学重视如何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并没有主动思考。思维教学强调以问题为核心,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模式主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辅以理论知识的介绍。在问题的提出、分析、解答过程中需要学生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思考的过程中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发现问题需要有实践做基础,因此,思维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依据思维教学理论制定相应的思维教学实施步骤。在讲授操作系统这个知识模块时,教师往往一开始就是讲操作系统的原理、特征与分类等基础知识,学生一般难以接受,尤其不能理解进程、并发、虚拟等概念,更别说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然而,思维教学模式先创设情境,从现在学生熟悉的智能手机入手,再教学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在初步了解的前提下,适当地提出问题:操作系统怎么进行设备管理?为什么“死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结束任务或进程恢复机器?任务管理器管理的是什么?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提出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里,学生不仅学到了操作系统是什么,怎么运行,也了解了操作系统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培养了从计算思维的视角认识和理解操作系统的能力。

4结语

第2篇:计算机论文范文

一、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1.计算机病毒的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其实和其他的相关运行程序大同小异,都是一种编好的运行程序。知识病毒运行时会对其他的软件程序造成破坏,并且寄生在相关的程序当中,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性

传播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他们最明显的破坏作用体现。计算机病毒程序一般都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播,病毒程序代码一但侵蚀到一个计算机系统当中,就会不断地衍生和蔓延,进行不断的自我繁殖,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

一个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很难被用户察觉,有的可以寄生几个月之久,甚至几年。所以当病毒进行传播的时候,也很难被发现。

4.计算机病毒程序的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在系统当中,一旦运行相关的程序就会让计算机病毒程序发挥作用,影响到这个计算机用户群。

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和主动性。计算机病毒一旦被感染就会对系统造成与运行上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坍塌。即使我们不去运行,病毒自身对系统也带有主动破坏的作用,不管采取什么保护的措施,都不能改变病毒的攻击,所以说,很多时候对病毒的防御知识一种手段,对于那些针对性很强的病毒,很多的防御措施都显得无效。

二、计算机病毒的相关技术分析

无线接入方式。通过无线系统,将计算机病毒传播到相关的计算机系统之内,可谓是计算机病毒的最佳传播途径,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无线的路由设备,进行有效的接收和发射,让计算机用户受到感染。还可以通过无线协议输入和输出,发射相关的病毒代码,混乱计算机的无线接受设备或者网络。一旦病毒进入无线传输系统之后,都会寻找对方的信息保护最薄弱的地方侵入,让病毒程序保存到该目录下。

作者:杨洋

第二篇

1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按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分为:良性计算机病毒和恶性计算机病毒;良性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只会造成部分信息出现错乱;恶性计算机病毒不仅破坏计算机系统,更改计算机用户重要的信息数据,还可能会对计算机硬件设备造成损害,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运行,处于瘫痪状态。

2)按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引导型病毒主要传染OS启动程序及感染磁盘引导扇区;文件型病毒通常传染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用户在使用潜伏有病毒的文件时,驻留在内存内的病毒伺机传染文件或者直接传染文件。这类病毒的显著特点是附着在正常程序文件内,从程序文件外表根本发现不了。混合型病毒所最大的特征就是传染文件以及传播误引导区。

3)按计算机病毒运行环境分类分为:DOS病毒、Windows病毒和宏病毒。DOS病毒运行在MS_DOS操作系统和兼容性操作系统中,Windows病毒是一种能够在需要Windowas9x上运行的32位病毒。现阶段内出现了一种的新型病毒为宏病毒,主要是通过宏所实现的。此种新型病毒与以往病毒之间存在的最大差距为:此种病毒不单单能在Windowas环境中运行,在Office系统中也能同样运行。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能够在计算机硬件传播。比如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虽然病毒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病毒比较少见,但一旦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病毒将会对计算机造成极大的破坏,截至目前市面上还未有专业的检测软件能够查杀该病毒。

2)以计算机移动存储为媒介进行传播。光盘、U盘、磁带等都是所谓的移动设备。现阶段内软盘以及光盘是最为常用的移动存储媒介。所以说,此两种方式也是计算机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3)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随着网路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有效缩短了时空距离,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也为病毒搭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和通道。通常计算机病毒潜伏在正常文件内,如果计算机用户将这种文件通过网络发送给另外一个用户,那么用户接受带有病毒的文件后将会对该用户的计算机造成破坏。比如破坏用户计算机重要文件、数据和系统等。

4)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也成为了病毒点对点传播的途径。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基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较多,所以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要积极采取相关的病毒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造成破坏。比如数据、文件丢失、篡改,重要隐私信息泄露等,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就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而言笔者将进行简单的探讨,具体如下:

1)正确选择软件。为了避免病毒侵入电脑对系统、数据、资料造成破坏,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给病毒侵入计算机的机会。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正版软件,不使用盗版软件等方式。同时对于所有准备使用的光盘或者U盘等进行病毒检测查杀;不要随便打开运行电子邮件的附件。

2)重要文件数据需要定期进行拷贝备份。计算机内部重要数据用户需要一段时间内需要进行拷贝备份,所备份的资料为重要数据、文件等等。这样才能降低病毒入侵后对于计算机出现的损失。

3)定期检查电脑。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种类多,危害性大,尤其是像CIH病毒对主板BOIS芯片、硬盘数据破坏性大,一旦病毒侵入将给用户带来极大损失,所以用户应定期主动查杀病毒。

4)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提高防范能力。及时升级计算机杀毒软件是提高计算机防病毒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户应使用目前市面上技术比较成熟的杀毒软件,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更新。使计算机始终在杀毒软件的监测下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

4结束语

第3篇:计算机论文范文

有关计算思维的认识和理解对广大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有关计算思维的一些例子都是一些和计算机处理问题相关的思维方法。新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侧重点应当是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并能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这些思维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这种思维方法去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样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