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RCEP下,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离岸人民币对期货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表现

2023-07-22 07:27:5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RCEP下,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落地无疑给人民币国际化拓宽了舞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指出,RCEP的签署在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准入以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统一规则,降低了企业跨境贸易投资的壁垒和成本,不仅可以为整体的出口贸易和投资注入活力,区域内的商品、服务贸易以及资本、人员流动也将大大增加,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在新周期的推进创造新的机遇和平台。张明称,未来,RCEP将在产业链、金融双向开放、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金融多边区域合作等四个方面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发展RCEP产业链 培育人民币真实需求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与调整,表现出分散化、本地化、区域化的趋势。东亚及亚太地区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RCEP为重塑这一地区产业链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RCEP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化与融合,巩固亚太生产网络在全球的地位。新冠疫情期间,亚太特别是东亚产业链表现出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对于全球生产的稳定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RCEP成功签署后,关税减免、累积原产地原则、投资准入放松等规则将释放巨大的福利效应,有利于国家间发挥比较优势,沿产业链进行分工合作有利于RCEP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提升东亚地区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应注重通过RCEP参与并主导该地区产业链重塑,强化中国在亚太乃至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张明称,RCEP对于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固中国在东亚及全球产业链的枢纽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基于RCEP国家的差异化与互补性,可以此为机会和平台打造以中日韩为雁头,以域内相对发达国家为第二梯队,以欠发达国家为第三梯队的“雁行”发展模式,从而强化中国在亚洲地区三链的核心地位,提升亚洲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与自生能力。

张明认为,未来,应结合RCEP区域的产业链演进趋势培育人民币国际化的真实需求,作为推动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在贸易层面,推动人民币在RCEP区域内贸易中的使用。随着RCEP区域一体化程度提升、产业链整合深化,区域内贸易具有广阔的增长前景。人民币计价结算规模应与中国在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相适应,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汇兑风险。从战略布局来看,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流通具有良好基础,应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推进区域;中日首次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也为人民币的使用流通创造机遇。从贸易类型来看,数字贸易近年来方兴未艾。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是RCEP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RCEP的签署降低了跨境电商在多个环节的障碍和成本,未来应鼓励在域内的跨境电商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在投资层面,推动人民币在RCEP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使用。RCEP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吸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