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个人交社保和挂靠单位交社保哪个更合适? 教育基金在银行买还是保险公司买好一点

2023-07-25 23:41:4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个人交社保和挂靠单位交社保哪个更合适?

经常有朋友私信问我:我没有工作单位,挂靠单位缴纳社保可行么?

挂靠缴纳社保就是:参保人跟这个单位本身没有劳动关系,但是通过自己负担全部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将单位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全部承担上。该单位把挂靠社保当成生意做,收取挂靠代理费(俗称人头费)。

那为什么有人愿意挂靠缴纳社保?

首先,退休年龄的问题,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保与职工缴纳社保退休年龄有区别。

按照社保法的现行规定,普通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55周岁,因此很多女同志为了提前5年退休愿意挂靠社保。

不过随着未来延迟退休地推动,预计未来有关退休年龄政策会统一的。80后的女职工很可能会调整退休年龄到55周岁。

第二,为了社保待遇。

1:同样是缴纳社保15年,差不多的缴费,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养老金高!医疗待遇好!而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大多不允许非户籍人员缴纳灵活就业社保。所以外地人想缴纳这些地方的社保就必须找社保代缴机构。

2:灵活就业参保不能参加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影响这3个险种的社保待遇享受。

比如说有些人还为了失业保险待遇,专门找一些挂靠单位缴一年的失业保险,然后领取失业金。

还有生育保险待遇,缴纳一年左右的生育保险,领五个多月的生育津贴还能享受到生育报销,也是很划算的。

3:个人在换工作期间,没有公司为其缴纳社保,所以会出现社保断缴,可能会影响其在所在城市的一些资格与待遇,所以为了在换工作期间不出现社保断缴,只能通过社保挂靠,由代理公司为其缴纳社保。

另外,还有的人是为了积分落户、子女上学等需求,必须在非户籍所在城市参保,只能选择挂靠社保。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挂靠社保成功?

原因有三个:操作简单、查处太难、惩罚力度不够。

现在挂靠社保很容易。为了方便服务企业,我们的社保机构的参保程序非常简单。像河南省的用人单位在网络上操作几下就可以为职工参保,无需提供各种有效的证据材料,进行复杂的审核。这种情况下,方便了很多单位和个人挂靠社保。

但如果想要查处一个人是否挂靠社保,需要专门的执法机构,然后要审核当事人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不仅仅是发放工资问题,像外派职工、病假职工,究竟如何分辨?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

现在光劳动维权就人手比较紧张,所以社保部门一般没有专人举报的话,不会普遍核查。

挂靠社保的问题查实以后,顶多就是将过去缴纳的社保费退回。甚至会降低社保基金的收支问题,也对当事人起不到震慑作用。只有当事人骗取了社保待遇以后,才会涉及到触犯刑法。由于在核实骗保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追溯很久以前的材料,查处力度也很难。所以,挂靠社保问题确实也是屡禁不止。

挂靠社保违法!

2023年2月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公布,自2023年3月18日起施行《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主要就是为了打击挂靠社保这种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制定的一个查处违法的办法。在人社部的官方解读中,有两处使用特殊颜色标注的重点内容中,就有一个是关于社保挂靠问题的。可见国家对社保挂靠这种乱象的治理决心。

有很多问题,以前不好查,不易发现,现在在大数据面前,查起来就很容易,而且这个《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授予了社保行政部门很多权力,可以说现在可以让社保挂靠这种乱象无处藏身。

如果被查,除了追究行政责任、罚款外,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对这种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你挂靠的时段的缴费记录会被取消,导致原本能正常退休的,不能正常退休,回户籍地退休,或为了能够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而延迟退休,有的甚至永远无法再办理退休。这样的损失也太大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最后,严重提醒!所谓“挂靠参保”“代缴社保”,是个别不法中介虚构劳动关系,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获取参保资格或者协助其获得领取待遇资格的行为。

相关中介往往是非法组织或空壳公司,存在极大的倒闭或者跑路的风险,被社保经办机构查处、相关费用被卷走、挂靠企业不肯续保等问题时有发生。

广大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以免卷入骗保案件,除正常的参保权益无法享受以外,还要被司法机关立案查处,落得人财两空。

如果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