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我做私募1年的体验与思考 信托最长期限多久可以赎回啊

2023-07-26 23:10:4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我做私募1年的体验与思考

来源:雪球App,作者: 谦和屋,(https://xueqiu.com/3366431401/227754149)

            我做私募1年的体验与思考——谦和屋

    各位好朋友们,大家好,很久未见,甚是想念。

    一晃眼,我发私募已经1年有余了。大概是2023年七八月份成立,然后,陆陆续续,九月十月左右资金到位。就这么一路走到了今天了。回头一望,时间还真是快得不得了!怎么就过去了一年了呢?

    非常惭愧,过去一年,不但没有赚钱,还浮亏了一点。对于我的投资人来说,等同于说,他们还不如存在银行放一年,收益也比投资我的私募要高。这个结果,多少令我茶饭不思,瘦了十来斤……

    过去8年的职业投资历程,我几乎都是,浮盈的年份,很少去讲为什么赚钱,因为,我觉得是运气使然。承蒙老天爷保佑,能赚到钱,对不。

    然而,我觉得,在浮亏的年份,我想多讲讲,这样的年份,恐怕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时刻。

    过去一年,承蒙投资人的抬爱,我进入资产管理这个领域,这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领域,对我来说,陌生却又充满期待。

    在我于中国基金业协会那些相应的手续办完,我坐在谦和屋看着这一切,仿佛,时间回到了二十年前开始创业的日子。

    那个时候,也是陌生却又充满期待。

    只不过,这一次,承载了太多贵人对我的帮助与期许。而二十年前,只有我们几个合伙人孤独以对,朝不保夕。

    这一次,等于是人生第二次创业,我无比的期待,对支持我的投资人有所交代,希望若干年之后,我们有缘相对而坐,他们说一句:谦和屋,现在回头看,当年我没选错啊!

    至今为止,每一位我的投资人,我都是亲自对接,我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因为,我总感觉,我何德何能,能有这么多人愿意花这么多钱来“试一试”这个从未做过私募的我呢?

    后来,归总数据显示,我私募的投资人,竟然越有7-8成,是他们人生第一次买私募。我知道这个数据后,在谦和屋端坐了很久,很久。

    这是一份信任,一份非常沉甸甸的信任。其实,我很怕做不好,非常担心,各位因为首次信任私募,我万一没做好,让各位对私募这件事失去信心,那我就罪过大了。。。就像,二十年前,有人买第一套房,吃亏了,从而不再买房,错过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快车一样一样的~

    无以为报,吾辈继续努力吧。

    过去的一年,我暂时领先沪深300大概十来个点。但还是亏钱的……因为,我拿到钱建仓的时候,沪深300大概在5000点左右,目前大概在4100点左右,跌幅20%左右,你说,这可咋整……

    真是,熊市之下,好难赚钱啊……

    我觉得,没有太多好说的,本人学艺不精,因为,过去的一年,依旧有很多赛道股涨幅惊人,我并没有参与,所以,也就没有赚到这份钱。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公募私募照样赚钱,我还是差得远呢!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吧,难的,或许就是能不能真的坚持在能力圈中,不为所动,以及,能不能持续扩大能力圈。

    我这过去1整年做私募的体会颇多,颇深,浅见如下:

    1:我个人认为,做资产管理是一件超有难度的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远不是很多人所想,随便做做,都可以做得很好。

    因为,我自己做实业十多年,个人投资7年,做私募一年,这三者,个中体会还是比较具体的。

    我可以这么说,实业做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很庞杂。各种有的没的事情,层出不穷,较难自己100%主导,总有些人,总有些事,打破原本的规划。然后,自己得跟着这些突发的情形来走,来做决策。但,归根结底,还是有路径可循的。因为,我们做实业的,一般也没有做到大行业的冠军,大行业的冠军们,都上市了不是,或多或少,有老大哥可以借鉴,参考。

    然后,做职业投资比做实业要难,这一点,恐怕和很多人想象的就不同了。

    难在哪里呢?难在最终决策只能100%靠自己。这个和做实业特别不同,做实业多少有合伙人或者高管团队。且他们还会涉及到执行层面,所以,是真的可以借力的。

    但是,做投资,无论你听谁说,看谁做,有多少研究员,最终那个决策,只能你自己来做。哪怕抄作业,那么,这个抄作业的决策,也是你自己做的。

    即,决策压力是一人所抗。

    这个很麻烦,在有些不好的年景,加上相应的压力,很容易最终出现巨大的错误决策,从而一战败北,这个和实业有一定缓冲是很不一样的。我个人在这个阶段的大考,是2018年,从年头跌到年尾。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然后,做实业,基本上,是有下班这个概念的。无论加班到多晚,心中总归还是有下班这个概念,即,心弦总会有松弛的那一刻,哪怕非常短暂。

但是,做投资,基本上,是没有下班这个概念的。只要醒过来,你满脑子都是投资的信息。这是无法驱散的。

    即,心弦是始终一个松紧度,要么,始终都是紧张的,要么,始终都是松弛的,要么,始终都是松紧相适的,这,取决于你本身对投资这件事的理解与热爱程度。

    所以,我经常说,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坚持投资这么多年的,我说,没有“坚持”投资这回事。我以前做实业是,在公司总想着,忙完这些事我就下班回家。那是真的有坚持工作那个感觉的。但是,做投资吧,是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想着,赶紧天亮,我要去谦和屋干活了。嘿嘿嘿~

所以,基本上,个人投资这些年,我较早的调整好了心弦这件事。加上本来我就是专门去研究长寿投资者,我就发现,他们总是非常之平和的,不大喜,不大悲,每天都很平和。

    所以,我自己也是属于这种心态。心弦大概是紧张和松弛相结合。比较稳定。2015年股灾和2018年的年头跌到年尾,包括过去一年多,大概就是都保持了这样的心态。

    但是,做私募就和个人投资全然不同了。

    这个差别,没有真正做过的朋友,是很难体会到的。就像,很难向盲胞朋友描述红色究竟是什么颜色一样。

    做私募有一点非常不同,就是管理投资人的钱,终究你是要有所交代的。然而,这份信任带来的心理,会在不同的时间给予我不同的体会。

    第一:这里先说一下常见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私募呢?

    坊间说法最多的是,发私募就是割韭菜么,赚固定管理费么,亏钱也赚固定管理费么!

    是这样的,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全然不是如此。

    因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能到发私募的程度,他自己本身一定是赚钱的,要不然,请问谁会买他的私募呢?(纯忽悠违法违规的不算啊,自有法律严惩)

    这样的投资者,基本上他的职业生涯是不差这2%的固定管理费的。

    你琢磨一件事,能发私募募资的人,且过去在股市赚到钱的人,会将眼光与职业生涯盯上这2%的固定管理费么?

    他一定是盯那个20%的业绩表现费么,这还有啥好怀疑的。

    所以,很多人说,发私募就是募完钱之后,就靠这2%的固定管理费了。我个人对此持有保留意见。

且,真的几年不赚钱,投资人也会赎回的啊。

    所以,我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大部分私募从业者,都是想把私募产品做好的。能让信任自己的投资人,最终有所收获。

    这是初心,当然,最终能否赚钱,那就得拉长时间看了。

    就如同,虽然,股市1赚2平7亏,但是,你问1万人,来股市干什么,应该全部都是来赚钱的吧,不会有人说,我来股市就为亏钱吧?

发私募也一样,没谁说,我就是来赚2%的固定管理费,都是想把产品做好的。

    我个人,个人啊,因为对于愿意在我刚进入资产管理行业便支持我的投资人的一份内心感激之情。所以,第一支产品没有固定管理费。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愿意相信一个还没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的人。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那以后的产品呢?我觉得以后再发产品就再说吧,反正第一支产品,咱就不收了。赚钱了,二八分成,没赚钱,分文不取。

    第二点,你自己过去投资收益也还行,管自己的钱不好么?为啥要做私募呢?

    诚然,我个人的经历使然,我是实业有一定的,微薄的积累之后,才转向个人职业投资的,当时也是没办法,谦和屋身边没有谦和屋。连问谁都不知道。所以,我是真的从打新都不懂开始学,就这么学了8年,我也将这些年的思考与体会,发在了喜马拉雅音频——《谦和屋说投资理财》中了。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乐趣。

    是的,我管好我们自己的钱,其实,足够了。

    由于我本人花销非常少,恬淡生活,家人也是普通人。所以,我2014年就退了。省点用,也差不多够我家的花销了。

    在此基础上,投资指数,我也能够用的了。

    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了。

    你的钱已经够用了,你还发私募,给自己背上一堆压力做什么呢?自己管好自己的钱,不香么?

    雪球上很多人对私募的态度,都是如此的。尤其当人私募业绩不好的时候,更是奚落频频。

这个问题,我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说一下我的浅见。

说来话长了,人啊,这辈子,总是有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而不同的人,便有了不同的人生际遇与人生使命。

我们幼年时,读书成长。

我们成年后,成家立业。

亿万人,都是不同的人生使命。

最初走入社会,我就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我的使命,便是对公司有贡献,对上下级有交代。

过去十多年,我在做实业。我的使命,便是对行业有贡献,对合伙人以及客户有交代。

而到了职业投资这8年,我便是做好资产管理,对信任我的投资人,有交代。

大概3年前,就有人找我发产品,我就一直非常犹豫,甚至比较抗拒,各位看我之前的文章,就会发现,我经常跑出去走访与调研。动辄就跑出去几个月时间。那时候,多逍遥啊,管着我们自己的钱,也不用考虑太多的事情。无忧无虑的。

这么过了7年左右,随着我们自己的钱也一天天长大。后来经前辈提醒,管理的金额大了之后,最好还是要走向正规化,于是就成立了阳光私募,正儿八经去考证去了。想起我考证的时候,正好是口罩稍微稳定后放开的第一批,结果,累积考试的人过多,湖南湖北江西的考场全满。最后一个个挑,发现几乎都是满的,只剩拉萨和银川的考场才有位置了。于是,最终,我跑到银川去考的试。那真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啊。在大西北也跑了十来天。

就这么滴,我就正式考完证了,发了自己的产品。

再然后,就发现,我身边有一帮好朋友们,都是有自己的主业的,或者是企业主,或者是有自己难以割舍的工作。他们也需要投资啊。

于是,我便在喜马拉雅发了专辑——《谦和屋说投资理财》,讲了一千多期了,就是讲投资理财。然后,转给有需要的朋友听,也挺好,上下班,空闲的时候,碎片时间,都可以听哈~

可是,他们跑过来说,谦和屋,你说得有些道理,学习路径也清晰,但是,奈何我们一来自己的主业占据主要精力,没有办法分身学投资。二来年岁也大了,四五十了,人生并不漫长,我也需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