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全球经济复苏的特征、风险及应对策略 期货黄金投资策略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8-11 17:28:2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全球经济复苏的特征、风险及应对策略

摘   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政策,并快速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经济复苏状况明显好于预期。但从结构上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发达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复苏并不平衡,这也带来了一定的结构性风险。预计未来各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将比上一轮货币政策调整节奏更为紧凑,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经历先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后加息的进程。为应对外部挑战,建议我国将短期宏观调控和长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一方面,以结构性政策为主要抓手,把握时度效,精准施策,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复苏  全球失衡  宏观调控  防范风险

全球经济复苏的特征:复苏和不平衡相伴

(一)全球经济复苏加速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陆续重启,生产、消费、物流等活动逐渐恢复,各国普遍采取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进一步带动全球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整体呈收缩态势,平均经济增速为-3.3%。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23年之后,全球经济将逐渐摆脱疫情影响,由于2023年基数较低,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6%,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4%。相比2023年10月的预测,IMF最新报告中关于2023年和2023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分别较之前提高0.8%和0.2%,主要原因在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推出了额外的财政刺激计划,并且大规模疫苗推广接种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总体而言,IMF认为,疫情虽然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由于全球主要国家均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充分应对,所以相较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疫情造成的长期经济衰退程度相对有限。但IMF指出,相比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更大,且在中期内将承受更为严重的损失。预计2023年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6.4%、4.4%、3.3%和8.4%,分别较2023年1月的预测值上调1.3、0.2、0.2和0.3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上调幅度较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

(二)全球经济面临不平衡挑战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达国家消费复苏明显,但全球范围内消费速度仍落后于生产复苏速度。从生产端来看,目前全球生产端复苏相对稳固,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综合领先指标、全球粗钢产量等指标均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排名前十的国家,其工业生产指数快速从底部回升。相比之下,2023年以来,OECD各成员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并不明显,虽然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全球户外消费活动逐渐回暖,但从总体上看,消费端复苏仍明显滞后于生产端。

第二,全球经济复苏分化,区域不平衡特征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国宽松政策力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国疫苗接种的进程差异较大。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仍在蔓延,印度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且向周边国家蔓延,给各国经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相较于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在政策空间和疫苗可得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经济复苏态势也因此明显好于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美国较欧洲具有更大的政策刺激空间,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也更为高效。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快于欧洲。目前,受益于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QE)和不断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美国经济复苏形势较好,一季度与中国共同引领全球增长。

第三,经济体内部不同行业和群体的收入分化。疫情冲击虽然对经济造成了整体上的伤害,但对不同行业的冲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目前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产业链和供应链逐渐恢复,但接触密集型服务业消费仍然低迷,旅游、艺术、娱乐、体育、酒店和实体零售业复苏相对较慢。

第四,全球贸易复苏,但服务贸易滞后于货物贸易。据OECD统计,在医疗、电子产品的带动下,目前全球商品贸易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需求恢复带动亚洲国家出口激增。商品贸易增长带动了货物运输,全球航空货运量在2023年1月开始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23年6月发布的数据,2023年4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比2023年4月增长12%。由于运量增加,国际海运运费价格持续攀升。与商品贸易高度景气形成鲜明对比,全球服务贸易复苏迟滞。2023年5月,美国商品进口和出口增速分别为40.0%和59.8%,而服务业进口和出口增速分别仅为27.7%和9.87%。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2023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次仅能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52%,2023年可达到疫情发生前的88%,直到2023年才有望完全恢复。

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上升

(一)关注货币政策正常化提速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主要经济体已开始逐步走出疫情不利影响,预计刺激性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在主要经济体中,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速度整体上快于发展中国家,预计未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刺激性货币政策退出将加速。

就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而言,从上一轮美联储的QE退出来看,早在2013年12月美联储就明确公布了退出QE的标准,随后美联储主要采取了停止资产扩张、提高利率和收缩资产“三步走”的退出方案。2014年10月,正式停止资产购买计划;2015年12月,开始加息操作;2017年9月,宣布正式启动缩表。从总体上看,美联储QE退出过程持续了两年。

鉴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采取先缩减QE后加息的策略,预计各国刺激性货币政策的退出节奏将比上一轮政策调整节奏更为紧凑。具体可能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缩减和退出QE。以美联储为例,随着美国经济的恢复,美联储2023年的议息会议将重点讨论“QE何时退出”,并通过会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