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唐应茂:什么是SWIFT?关于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问题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变迁历史简介资料

2023-08-15 05:46:0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唐应茂:什么是SWIFT?关于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问题

SWIFT——全球金融信息安全传递服务商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成立于1973年,由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发起,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成立起,SWIFT就把“建立全球共享的数据处理和通信联结”“建立国际金融交易通用语言”作为自己的使命。如今,SWIFT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协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与同业机构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它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截至2018年,SWIFT在全球设有28个办事处。其中,中国办事处位于北京、上海、香港三地。

SWIFT实行“会员制管理”。要获得SWIFT的服务,该实体必须先成为SWIFT的“参与单位”(或者说“会员”)。SWIFT的参与单位通常包括银行、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清算中心以及负责支付结算、证券交易和国债交易的市场基础机构(market infrastructures)等。

对于申请加入SWIFT的银行参与单位,它必须事先按照SWIFT的统一标准制定属于自己的SWIFT地址代码(SWIFT Code),经SWIFT批准后正式生效。银行识别代码(Bank Identifier Code,简称为“BIC”)由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的八位或十一位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各个银行的身份证号码。

一个标准的银行识别代码的格式为“AAAA BB CC DDD”,其中,前四位为特定银行的代码,如中国银行是BKCH;其后两位是国别代码,如中国是CN;紧接着的两位是地区代码,如北京是BJ;最后可能会有3位数字或字母代码,一般是指具体的分支行,如BKCH CN BJ 110则为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下属某支行的银行识别代码。

1985年,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SWIFT通信的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已经有2441家银行获得银行识别代码,成为SWIFT参与单位。而且,我国SWIFT的参与单位类型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除银行外,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公司客户等机构也陆续加入SWIFT成为其会员机构。

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经有2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1万多个金融机构加入SWIFT。仅报文服务一项,年传送报文量即超过78亿条,增速达11.3%,平均每日传送报文3130多万条,最高每日达3520多万条。

。 。

。 。 。

金融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活动是否普遍?金融国际化、全球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国际金融法为什么存在,其调整范围和方式如何,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特点。

PART 1 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

国际金融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看微信,提供微信服务的腾讯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午饿了点外卖,美团外卖是一家在开曼注册的企业;晚上抽空到淘宝上逛逛,运营淘宝平台的阿里巴巴是一家在纽约上市的开曼公司。总体来讲,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并不算高,但国际金融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不过,如何衡量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如何确定国际金融活动的规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国际机构,类似于国家统计局或者世界银行一样,能够定期发布全面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供大家了解国际金融活动的类型和规模。不同机构会根据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某些领域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

比如,贷款、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相对突出,且发展历史相对较长。由发达经济体设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和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合作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曾经对国际贷款、债券和股票发行情况提供过部分历史统计数据。

从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发行活动的历史相对较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一定规模,而国际股票发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从绝对规模来看,同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的发放或发行规模相比,国际股票(股权)发行的规模非常小。当然,两者没有直接可比性:公司发行股票,获得资金成为公司股本,公司不需要还本付息;公司发行债券,获得资金成为公司债务,需要还本付息,因此,公司会经常发行债券,借了又还、还了又借,债券发行的规模相对较大。此外,从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两者的相对规模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的四十年间,两者处于此消彼长状态,有时国际贷款发放规模更大,而有时国际债券的发行规模更大。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定期对国际资本流动(capital flow)进行监测和统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投资股票带来的资本流动(portfolio equity flow)、投资债券带来的资本流动(portfolio debt flow)和其他形式资本流动。这一统计口径和上述经合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口径不同,它侧重从投资人角度看待国际资本流动,而不是从资金需求方(如股票发行人、贷款借款人)角度看待国际资本流动;同时,它包含了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而外商直接投资通常被视为国际投资活动,而不是国际金融活动。

尽管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涵盖的国家范围广、历史长,因此,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变化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国际金融活动的规模。比如,麦肯锡全球中心(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整理了一个图,显示1990年到2016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状况,既显示国际资本流动的绝对金额,也显示国际资本金额与全球GDP的比例。

从上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增加。比如,1995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为1.4万亿美元(含外商直接投资,下同),而2000年就增加到3.8万亿美元;从2000年到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这段时间,国际资本流动增长迅速,2007年为历史峰值,达到12.4万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国际资本流动跌入低谷。2008年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又开始回升,但一直没有回升到2007年的历史峰值水平。

从国际资本流动与全球GDP的比例来看,从1990年到2000年的这十年,国际资本流动金额占全球GDP的5.3%,而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1 5%,这十年属于国际金融活动的黄金时期。2010年以来,这个比例回落到7.1%。从相对角度来讲,国际贸易的金额要远远超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金额。从图12可以看出,从2010年以来,全球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额每年都超过15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占全球GDP的比例每年都在20%以上,大大高于国际金融活动占全球GDP的比例。

在其他国际金融领域,不同机构也提供部分统计数据,用以衡量该领域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比如,在跨境支付领域,付款人要向付款银行发送指令,付款银行要向收款银行发送付款指令。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是为发送这些指令提供标准化信息服务的机构,根据SWIFT指令的数量可以大致衡量跨境支付的规模。比如,2018年,全球SWFIT指令约78亿条,相当于有78亿笔跨境资金支付交易。其中,发向美国的有17亿条,美国发出的有15亿条;而发向中国的有8000万条,从中国发出的有5000万条。

除了上述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量化统计数据之外,部分学者、国际组织也从各种角度构建衡量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指标,评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金融国际化的程度。比如,在1997年的一篇文章中,丹尼斯·奎恩(Dennis Quinn)构建了金融开放指数(financial openness index),用以衡量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从而间接衡量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布了全球、各地区、各国的金融市场开放指数,用以衡量不同国家股市、债市、衍生品等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又比如,在国际金融领域,部分学者提出了投资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理论,用以说明投资者投资国内证券比例大、投资国外证券比例小的现象。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有的学者发现,美国投资人投资境内证券比例接近80%;有的学者发现,主要发达市场的投资人投资境内证券的比例超过60%。不管具体比例有多高,“本土偏好”理论都认为,本土投资人主要投资境内证券,投资国外证券的比例小,因此,“本土偏好”现象说明,国际金融活动只是全球金融活动的一小部分。

PART 2 金融国际化好吗?

金融国际化的规模究竟多大,机构不同、统计口径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统计数据如何,金融国际化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没有人对此加以质疑。然而,存在的并非一定合理。金融国际化究竟好还是不好、我们是否需要金融国际化、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国际化,围绕这些问题的政策和学术讨论一直存在。

01

金融国际化的好处

金融国际化的好处很多,它不仅提供了企业和政府需要的资金,也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个对政府进行约束的机制。

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或者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某个时期发展低迷,该国企业在国内融资困难,转而去境外融资,这是金融国际化带来的直接好处。比如,本世纪初,我国互联网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国内A股上市很困难。腾讯、百度都选择去境外上市,成为我国香港或美国的上市企业,这是金融国际化给我国企业融资带来的便利。

通过金融国际化,企业获得资金、将资金投入运营,从而促进企业所在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金融国际化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好处。比如,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上市,其直接后果不仅惠及阿里巴巴本身,也支持了阿里巴巴平台上万家淘宝、天猫商户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整合,也为快递小哥提供了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