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价值深度剖析:华润双鹤(600062)完整版! 黄金股票前景怎么样啊

2023-08-15 08:29:2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价值深度剖析:华润双鹤(600062)完整版!

我需要给大家说下,我自己喜欢的是那些低估的价值股,而且我第一次买都是只买3-5%的仓位,随着下跌逐渐加仓,而且我不建议大家重仓,重仓的时候你的心情会随着变动。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只票最多20%仓位,甚至15%仓位就不少,而且刚开始买,即使你再看好,也不要买超过5%,不要觉得仓位少赚不到钱。要记住:

(一)我们来股市里,最重要的是本金安全,赚钱重要,但不如本金安全重要。

(二)价值投资不是短线,你不是玩梭哈,不是玩心跳,而是等待。通盘无妙手才是我们的追求,如果你指望买在最低、卖在最高,我觉得你应该适合的是短线。

因为,价值投资,首先在静心。

下面开始正文:

华润大家都是知道的,资本运作能力超强,下面马仔无数,建立起了强大的商业帝国,而且还是根正苗红的国企。在这颗大树下,共有四家医药企业,华润三九、江中药业、华润双鹤和东阿阿胶。

除了华润双鹤,其他三家大家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广告里经常能够听到的。

不过巧的是,今天我们讲的主角,恰好就是最陌生的——华润双鹤。

抱紧华润大腿后,双鹤现实演绎什么叫“大树底下好乘凉”,2023年公司净利润正式跨过10亿门槛,赚钱能力确实强,但是近些年公司也遇到了麻烦:

一是公司增速越来越缓。

在输液业务下滑、专科业务上升的对冲下,公司业绩艰难爬坡,内生动力不足;

二是集采。

这个大家都知道,是谁见了都要喊爸爸的狠角色,不巧的是,双鹤大部分都是化学仿制药,集采对双鹤来说几乎就是送命题。

也正是如此,双鹤股价不断走低,而解救股民于水火的“解放军”却迟迟未来。在这一关口,可能很多人不禁要问,双鹤还有无翻身之日呢?

情况介绍

华润双鹤是华润集团下属化学药平台,早年起家时靠输液,后面输液市场饱和了,进军慢性病市场,主要还是以降压降糖降脂为主,毕竟像高血压这种确实是一辈子买卖,复购性好,后面双鹤又进军包含儿科、心脑血管、肾病、精神、麻醉、呼吸在内的专科领域。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三主业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慢病业务,收入最好,毛利率最高,2023年毛利润29亿,衰落的是输液业务,逐渐负增长,毛利率也在下降,毛利润16亿,专科业务是未来的潜力点,目前还相对弱小,毛利润9亿。

财务分析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2016-2023年营业收入增速为7%、17%、28%、14%和-9%,净利润增速为8%、18%、15%、9%和-5%,而公司2023年净利润10亿,没到很大规模净利润就不行了,有点差。

现金流、应收、存货、应付方面,公司现金流远远高于净利润,原因便是应收由2017年17.9亿减至最新11.9亿,应付由4亿增加至8.5亿,这个还是很好的,而且公司应收很安全,都是1年内,回款能力很强,同时将资金压力附加给上游,这块非常优秀。

存货这块有点问题,从2016年7.6亿增加至2023年12.9亿,还是比较快的,而且主要增加还是库存商品,这块后面计提就会比较多,很影响业绩。

资金方面,账上现金不断增加,2018年仅11亿,2023年已然24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在8亿多,目前合计32.6亿,公司无短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负债仅663万。可以说,公司是真的有钱。

三费及研发方面,销售费用相对较高,2023年37亿,而净利润才10亿,2023年疫情影响,销售人员都在家隔离,所以这块下降至30亿,估计明年要涨上去,管理费用也是不断增加,增速可能高于净利润,目前7.4亿,财务费用这块不断减少,目前每年净赚0.4亿。研发方面,增速快但是基数小,而且还有很多资本化,并不好。

综上所述,公司财务好在有钱,是真有钱,在手现金32.6亿,这是三年净利润啊,而且回款很快,不好地方在于公司是典型的重销售、轻研发的路子,这种路子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重,难迁乎?

前面其实已经零星写了下双鹤的问题,这一节将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给出结论,双鹤是不是真的没有翻身之日?

(一)集采砍掉半条命

双鹤多是化学仿制药,而这是集采的最主要目标,目前,双鹤的产品已经开始进入集采了。公司描述还是相对客观的,最大业务慢性病受集采影响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公司旗下药品较多,慢病业务已经形成全品类布局。

就跟买基金一样,双鹤走得极度分散投资的路子。

按理来讲,一两只股票暴雷对基金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同理,集采一两个药品应该不会伤筋动骨啊?

但是巧了,公司最厉害的就是扎堆。

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实力,公司已研和在研药品获批上市的企业数量几乎没有低于三家的,这不是主动找削吗?

上图是化药市场销售额前十,其中不少产品公司都有。

排名第一的阿托伐他汀钙片2018年在零售药店的销售额便突破20亿元,其中辉瑞占比超过70%,嘉林药业占比超过10%,乐普占比超过8%,公司目前占比未知,但不在前三之列,而市场上的生产企业已经超过10家。

排名第二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023年在零售药店销售额超过20亿,其中辉瑞占比45%,双鹤子公司赛科药业排名第二,然而,该产品生产企业已经超过60家,还有近20家在审批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已有20家,竞争非常激烈。公司销量、产量、库存大幅下滑,可能就是竞争激烈的结果吧。

此外,不在表中的其他产品,竞争压力也依然很大。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双鹤子公司赛科药业市占率19%,销售额1.3亿,虽然公司集采中标,但是33%市占率不足现在一倍,但是价格却不足现在50%,总体还是亏的。

匹伐他汀,销售额超过15亿,双鹤2023年11月2日通过一致性评价,市占率43.56%,然而钙片有至少6家企业生产,分散片仅有京新药业有生产批文,目前信立泰、长澳和万邦中标集采,双鹤通过一致性评价但是未中标,功力废了一大半。

维格列汀(降糖药)境内销售额1.116亿,双鹤子公司赛科在内共有7家生产企业。

非那雄胺,销售额13.7亿,目前默沙东市占率90%,已批准上市的片剂生产企业29家,胶囊9家。

至于腹膜透析液,公司宣称市场份额第二,我也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最新数据吧。反正市场规模不到10亿,其中百特公司占比90%,市场上至少有7家企业,根本就不是啥大业务。

稍微好点的是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儿科),销售额2亿,原研厂市占率85.3%,苑东生物占领剩余14.7%,目前双鹤仿制成功,成为首家过评企业,虽然没啥业绩,但是至少不扎堆啊。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倒是公司独家,但是药店销售额也就3亿元,并不是大什么大单品。2023年该产品产量下降7%,库存大降30%,目前看不出原因。

2023年,公司子公司赛科受集采影响,净利润下降35.4%,但真正的下降才刚刚开始。

(二)输液业务不断衰落

公司号称输液龙头,与科伦、石四药并称三雄。这个说法也没问题,然而实际上,这个说法掺了水分。

科伦输液业务销售额105亿,双鹤仅为29亿,石四药和双鹤差不多。收入连人家30%都不到,这个老二差得有点远吧?而且双鹤输液业务增速一直低于科伦,2023年更是下跌15.5%。

而且公司的输液也被纳入集采,虽然公司中标,但是利润肯定会有所下降,目前输液这块主要依靠新出的BSF,不过门槛也不高,很容易模仿。

之前写奥海的时候就说过,行业内大部分利润都将被行业老大占据,其他几家大的企业吃老大剩下的。而输液行业目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这个过程加速了。在小厂排挤出市场的同时,排名第二的双鹤份额其实也在不断减少。

(三)重销售轻研发

这个前面说过,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37亿,但是研发还要抠抠搜搜地搞上30%的资本化,去除资本化后的研发收入仅2亿,这个其实公司自己也知道,研发太注重普通仿制药,就2个亿还要同时研发各种品类多个药品,那肯定只能研究最基础、花费最少的仿制药。例如公司研发葡甲胺原料药,研发投入仅为371万,那能不“撞衫”吗?

所以说,公司研发出的药物才动不动冒出许多家竞争者,受集采的影响才会比其他制药厂都大。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行为还是有点让我吃惊。

怎么滴?

不仅不反省研发,还要继续走销售路线???

而且公司还要走低价路线,这你根本走不通啊,双鹤下面才几个原料药啊,想走低价路线的都得是海正、美诺华这种以原料药为主的药厂才能走通的。

总之,我觉得公司在研发和销售关系上还是没啥改进,丝毫没有认识到“大清已经亡了”。

(四)多而不强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5亿,但是拥有19个亿元级产品,而且其中超过5亿的都没有,全都是中等品种叠加大量小品种堆起来的,虽然避免了依赖大单品的问题,但是这也反面证明公司塑造单品能力太差,眼光也不好。

而且,公司目前的专科业务,虽然号称涉及儿科等六大领域,但是麻醉、肾病、精神等也就那么几种药,而且还都是小品种药,在领域里连个水花都打不出来。

(五)注入资产的可能性

也有很多人会说,双鹤前景不好的情况下,华润集团绝对不会不管不顾。

首先,华润集团收购某些公司可能就跟四川双马一样,为了稳定的现金流,而不是费尽心力让他越来越好,毕竟下属公司多着呢,亏损的都是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上这种净利润10亿的中不溜企业。

其次,华润集团下属的医药公司就那么几家,目前还真没有合适的化药资产,甚至医药资产可以注入双鹤,毕竟医药只是华润的副业而已,哪有那么多储备。

所以,这一点大家可以洗洗睡了,注入资产可能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标的。

总结

前面分析的产品很多都是公司在当前一阶段的研发成果,但是竞争压力都很大,已经进入集采或者将来板上钉钉进入集采,那么就会导致公司在当前阶段只能依靠老药品,青黄不接。

虽然公司老产品降压〇号、复穗悦、糖适平、珂立苏、小儿氨基酸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长,但是青黄不接,而且输液业务净利润肯定会下滑,所以可以预见,公司净利润要么依靠老产品继续低速增长,要么缓慢下滑,但是总体就这样了。

公司在有钱上不如大商股份,在低估上不如万和电气,而且不像丽珠集团那么有成长潜力,逆境反转又不像济川药业那么有希望,目前还看不到反转的机会,所以给予公司评级:B。

由于评级不够,不进行估值预估。

这里可以说个规律,从2012年开始,华润双鹤基本上到10附近就会止跌,然后盘整几年后翻倍,目前已经盘整2年,说不定会有投机的机会,具体可以参照以岭药业,说不定会有某个突发事件,然后就翻倍了呢。当然这个只是个玩笑话,价值投资者还是不要入了,目前不太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