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中国平安深度分析 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整体分析公司行业地位 中国平安 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公司在...  保险股前景

2023-08-16 20:32:0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中国平安深度分析 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整体分析公司行业地位 中国平安 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公司在... 

来源:雪球App,作者: 原创主义,(https://xueqiu.com/8641384804/153361485)

 

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整体分析

【公司行业地位】

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公司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32,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收入够成:寿险及健康险(59.5%)、财产保险(20.8%)、银行(11.4%)、资产管理(7%)、其他(1.3%)

主营利润够成为:寿险及健康险(57.2%)、财产保险(13.4%)、银行(19.1%)、资产管理(7.6%)、其他(2.7%)

【公司经营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公司经营面临线下业务开展受阻、信用风险上扬、权益市场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且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大,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53.42%至146.20亿元;剔除IFRS9准则的影响后,净利润增长6.60%。寿险代理人渠道改革中,主动缩减代理人队伍规模对寿险业绩的直接影响为新业务价值增速的放缓。

相对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42.7%至 260.63 亿元,营运利润可更清晰客观地反映集团业务变现及趋势,中国平安2023年一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3%,达359.14亿元。

【公司经营亮点】

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平安集团正在构建个人、团体、科技三大业务闭环,预计三大闭环将进一步加固寿险竞争壁垒。 

(一)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平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产品与服务。中国平安从保险起步,逐渐加码证券、银行、投资,布局互联网金融和科技等业务。此外,集团坚持市场化理念,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实现了从地方性的保险公司到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的巨大跨越。现阶段,中国平安定位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传统金融为资金蓄水池,科技业务为价值输出源,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引领集团的未来。

(二)大量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中国寿险业面临广阔蓝海且极具成长潜力。中国寿险业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均维持波动上升趋势,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较低,险种结构有待优化。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增长的人均GDP、稳中有升的居民杠杆率、温和的通胀水平、老龄化程度加深与城镇化水平的推进,均有利于寿险深度的提升,平安寿险竞争优势突出,走在行业改革前列。

寿险行业集中度和业内分化比较明显,平安寿险目前排列行业第二,与中国人寿的差距正逐年减少,极具增长潜力;此外,平安寿险有效业务价值、剩余边际、新业务价值表现突出,竞争优势逐步稳固。此轮寿险改革聚焦于渠道与产品:渠道改革方面,个险、银保、线上三渠道协同转变,其中代理人渠道将“健康人海”战术升级为追求质量和追求代理人收入,运用科技提高代理人产能;产品改革方面,从客户需求出发,实现“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个账户、一站式服务”,造强有力场景服务,提供便捷体验,优化客户体验。业绩增长短期承压,长期而言稳健性较高。

但近年来,平安的改革先行,也使其保险业务业绩增长短期承压,长期而言稳健性较高。上半年的疫情叠加寿险改革,对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平安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度影响有限。此外,平安寿险业务价值对投资收益率敏感性和贴现率敏感性较低,风险敞口较小。

(三)稳健增长的财险业务

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势明显。平安产险承保端盈利稳定,2023年度,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96.4%,仍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外,良好的综合成本率水平能够进一步降低保险准备金成本,更好实现投资收益。资产配置均衡,投资收益稳定。由于产险的保险期限相对较短,因此对流动性的需求相对较高,就有可能为此牺牲收益率。但从2015-2023年平安产险净/总投资收益率的变动情况来看,平安产险的投资收益率稳定且维持在较高水平。

科技赋能,多项产险业务全面、协同发展。车险业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变革,推动车险业务向数据化转型;此外,集团“1+N”的服务模式使得客户价值贡献不断提升,成本费用控制是另一重要竞争优势。非车险业务加快布局,2017、2018、2023年四大主要非车险的合计原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个人业务运营能力情况

(四)银行业务息差出现拐点

平安银行零售和对公业务均稳健增长。零售业务方面,公司推动零售业务转型,优化业务结构,2023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9.2%、13.8%;对公业务方面,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大背景下,坚持“3+2+1”经营战略,推动银行资金流向实体企业。

净息差止跌回升,未来走势平稳。得益于负债端成本率下降和不良贷款的控制,2023年平安银行净息差2.62%,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属行业高水平。2023年平安银行负债成本率有望继续下降,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会对净息差形成正贡献,我们认为未来平安银行净息差走势可以保持平稳。

(五)其他金融业务全面发展

投资收益具备行业优势。2023年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总投资收益率为6.9%,净投资收益率为5.2%,位于行业前列;债券评级较去年底有所上升,股权型投资产品多为优质公司流通股,到期非标产品资金配置于长期高股息分红率的优先股,预计2023年投资收益率将保持向好。

平安信托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平安信托回归信托本源,转型聚焦“特殊资产投资、基建投资、服务信托、私募股权投资”四大核心业务,聚焦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领域,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优质企业,持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安证券业务质量提升。平安证券依托全方位的智能投资和管理系统,完善的全周期、全产品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全面金融产品体系、智能经营服务平台和专业投资顾问队伍,债券和ABS承销排名位于行业前列,股权类项目储备持续增长。2023年,平安证券实现净利润23.76亿元,同比增长41.4%;平安证券18、19年连续两年获得券商分类评级最高级“AA”级,经营稳健规范,未来依然看好。

(六)金融+科技双剑合并

坚持“金融+科技”战略,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平安集团在科研成果产出、科技专利申请等方面行业领先。2023年平安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已公开的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全面布局科技业务,打造生态版图。平安坚持科技赋能金融主业,实现成本降低、风控增强和效率提升。此外,集团打造了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汽车之家等诸多优质科技企业,经营科技业务,创造利润。目前,陆金所整体业绩稳步提升,公司推出P2P业务转型持牌消费金融;金融壹账通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领先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企业;平安好医生和平安医保科技快速发展,支撑医疗健康生态圈建设;汽车之家营收稳增,平安好车主优化升级,助力汽车服务生态圈建设。

【公司股价情况】

 当前股票市场价格:72.26元,3月23日最低价64.7元,相比2023年最高价91.2元跌幅达29.06%,我们认为随着二季度各业务受疫情影响减小,股价有望得到修复。

公司业绩分析

【公司2023年一季度季报基本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公司经营面临线下业务开展受阻、信用风险上扬、权益市场波动、市场利率下行 等诸多不利因素,努力采取线上化转型等各种举措,减缓疫情影响。同时境内外资本市场大幅下跌,且公 司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大,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2023 年第一季度,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0.63 亿元,同比下降 42.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仍同比增长 5.3%, 达到 359.14 亿元 。

 经营业绩亮点

• 营运利润持续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359.14 亿元,同 比增长 5.3%。 

• 客户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个人客户数超 2 亿,第一季度新增个人客户 871 万,其中 34.7%来自集团五大 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稳健发展。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 245.56 亿元,同比增长 23.0%。新冠肺 炎疫情期间,公司利用科技优势,全方位开展线上化经营新模式,为疫情后业务发展积蓄新动能。 

• 产险业务品质保持优良。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 96.5%,同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持续优于行业。新冠肺 炎疫情期间,平安产险聚合线上服务,推出“一键理赔”功能,实现客户随时随地全流程“无接触” 办理赔。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平安好车主”APP 注册用户数首次突破 1 亿,较年初增长 11.6%;3 月 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 2,500 万。 

• 银行业务整体经营协调发展,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疫情期间,平安银行全面启动数字化经营及 线上化运营,业务得到快速恢复,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79.26 亿元,同比增长 16.8%;净利润 85.48 亿元,同比增长 14.8%;成本收入比 27.94%,同比下降 1.68 个百分点。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拨备覆盖 率较年初上升 17.23 个百分点。 

• 医疗服务平台助力抗“疫”。疫情高峰期间,平安好医生提供 24 小时在线问诊服务,互联网平台累计 访问量突破 10 亿次。平安智慧城市业务联合国家权威机构打造“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系统, 上线逾 300 个官方平台,为公众实时提供疫情动态。 

• 科技能力持续深化。疫情发生后,平安依托强大的科技能力,支持全集团近 40 万人的远程在家办公和 音视频会议需求,“知鸟”APP 支持超过 100 万代理人并发在线直播;并通过技术强化主业产品与服务 能力,实现抗疫、服务两不耽误。科技实力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平安累计荣获 52 项国际奖项第一名, 其中金融壹账通信息抽取技术在第十四届国际语义评测比赛(SemEval) 2 个子任务排行榜中名列世界第 一。 

•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公司名列 Brand Finance 2023 全球最具价值品牌 500 强第 9 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1)客户经营

个人客户

新冠肺炎疫情下,平安个人客户规模仍持续增长。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平安个人客户数 2.04 亿,较 年初增长 1.9%,其中 37.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第一季度新增个人客户 871 万,其中 34.7% 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集团互联网用户(2)量 5.34 亿,较年初增长 3.7%;年活跃用户量(3)2.93 亿。

  

团体客户

团体客户经营 团体客户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平安团体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一个客户、N 个产品 的“1+N”服务模式,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贡献。2023 年第一季度,团体客户服务水平持续 提升,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综合金融保费规模(1)达 35.37 亿元,其中对公渠道(2)同比增长 173.2%;融资规模 (3)达 957.48 亿元,同比增长 92.2%。 

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疫情期间创新经营模式,积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发展新动能。2023 年第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 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高价值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加大易于销售但价值率相对较低 的线上简单产品推广力度,为疫情过后客户转化做准备。第一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 164.53 亿 元,同比下降 24.0%。

3)财产保险业务 

平安产险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业务品质保持优良。2023 年第一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725.89 亿元,同比增长 4.9%,其中受疫情影响,新车销售量大幅下滑,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非车 险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凭借良好的公司管理及风险筛选能力,第一季度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 96.5%,同比下 降 0.5 个百分点,持续优于行业。第一季度,平安产险实现营运利润 44.43 亿元,同比下降 23.3%,主要是 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本市场大幅下跌,总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4)保险投资组合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持续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不断改善。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本公司保险 资金投资组合规模 3.38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5.3%。第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 3.6%,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3.4%。 

5)银行业务

整体经营协调发展。平安银行积极推进各项战略举措落地实施,一手“抓抗疫”,一手“促生产”,全面启 动数字化经营及线上化运营,业务得到快速恢复。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79.26 亿元,同比增长 16.8%;净利润 85.48 亿元,同比增长 14.8%。 

6)资产管理业务 

2023 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及资本市场震荡影响,资产管理业务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同时去年同期部分投资 项目退出实现较高收益,受此影响,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为 27.46 亿元,同比下降 45.6%。

7)科技业务 

科技战略持续深化,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发展,2023年第一季度科技业务总收入198.44亿元,同比增长6.0%。

公司技术面分析

短期指标:日K线

该股走势关键均线:21日均线

结论:21日均线有效跌破均有一定深度的回调,60日均线有效突破均有一波相对稳定的上涨。该股从2023年8月2日有效跌破21日均线,此后三个月围绕21日均线上下波动;至2023年11月21日再次有效跌破21日均线,此致开启一波下跌走势,股价从84.62元跌至64.70元。直到2023年4月13日再次站上该均线,开始稳步上涨。

中期指标:周K线

该股周均线呈现均线向上发散状态,跌破20周均线

结论:6月末的周K线已穿过5、10、20周k线,有止跌趋势。

长期指标:月K线

该股月K线有聚拢态势,时隔4个月,六月重新触及5月K线。

结论:该股中长期趋势已经发生逆转,向好,根据以往股价历史走势,21日均线下方可以逢低布局,围绕该均线进行高抛低吸,但同时注意整体波动向上,故对择时不可过度要求,以免做飞长期上涨趋势。

公司所处宏观面分析

宏观有利因素

【行业载再呈集中趋势,平安寿险市场地位趋升】

寿险行业的集中度较高,自2017年保险改革之后,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A股四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行业市占率之和近50%,其中,2023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29,628亿元,平安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236.72亿元,市占率达17.67%,与中国人寿的差距缩小。随着寿险业进一步发展,市场规则趋于规范,业内分化将会更加明显,具有成长优势的龙头公司将会进一步凸显优势。

【有效业务价值、剩余边际跻身行业首位】

  从内含价值规模来看,平安寿险始终位于行业第二,但从有效业务价值角度分析,近年来平安寿险逐渐追平中国人寿,直至2023年,平安寿险有效业务价值达4,899亿元,首次超越中国人寿,位居行业第一。

2015-2023年首先公司内涵价值            2015-2023年寿险公司有效业务价值

宏观不利因素

【寿险改革与疫情影响】

2023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剑指保险代理人质量,落实法人主体责任。平安的改革是先走了一步,适应了监管要求。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持续下滑至113.2万人,主要原因为公司主动优化代理人队伍,较为严格的代理人考核标准提升了脱落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力质量得以提升。受寿险改革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高价值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影响,首年保费同比下降9.7%至49,188万元。

平安寿险一季度末代理人数量和首年保费           平安一季度新业务价值率、新业务价值

【利率中枢长期下行】

   

保险业核心利润来源之一是吸纳保费成本与保费投资收益之间的“息差”,过去20年中国国内利率中枢整体上行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利率中枢是长期下行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而这将对保险公司的“息差”收入造成一定的冲击。

公司风险因子提示

资产端:利率中长期趋势性下行风险

宏观经济走弱、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叠加疫情影响,利率中长期下行至少是一种有较大可能性的情景假设。长期利率下行会对公司的价值造成负面影响。

资产端:面临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平安在行业内率先使用了 IFRS9 准则,权益市场的波动会对净利润造成比较大幅度的影响;疫情影响下汇丰等银行停止派息,高股息策略也面临较大程度的挑战。

负债端:竞争加剧,保单销售和定价面临持续压力

互联网保险和网络互助在大众市场与传统保险公司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部分同业继续加大在大众市场的投入,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恶化。 

公司合理股价预测

机构视角看中国平安估值

集团三大闭环和寿险改革,预计将再造寿险长期增长潜力,未来五年有望恢复两位数增长,公司估值溢价将得到长期巩固。在疫情影响之下,调低公司今年新业务价值增速预测至-5%,2023/21/22年 EVPS 预测下调至 75.10/85.39/96.96 元(前值 75.5/86.4/98.6 元),维持公司 A/H 股“增持”评级,A 股一年目标价为 84.70 元人民币(H 股为 92.70 港元),对应 2023 年 P/EV 为 1.13 倍。中国平安 601318当前价 72.26 元目标价 84.70 元总股本 18280 百万股A 股流通股本 10833 百万股52周最高/最低价 92.5/66.0 元近 1 月绝对涨幅 +3.53% 。

置盈团队不同的估值视角

我们认为机构仅仅以保险公司的估值方式对中国平安进行的估值存在一定的“预期差”,中国平安经过近十年的多元化经营路线,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保险公司向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科技金融帝国的蜕变。

中国平安已经逐步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金融为抓手的生态圈,这一生态圈会不断自我强化,围绕客户需求出发自动催生出新业务,自我生长。而这非常类似于腾讯和阿里的模式。

我们认为未来,市场将对中国平安的估值模式进行调整,PE将不再是以保险业为标准而是逐步向科技金融靠拢。我们认为中国平安的估值水平将来会在目前基础上有至少50%以上的水平提升。考虑该估值变化的时间为两年。同时考虑到我们已经步入一轮长期牛市,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会有抬升,给予牛市估值水平30%抬升空间。

对于业绩的预估我们尊重券商专业视角,故我们认为中国平安2023、2023、2023年的对应股价预测为97元、166元、188.37元。

感谢大家的关注,每份关注都是一份信任。每周的周度思考我们都要花十小时以上,读遍核心券商的所有观点,再结合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写出。每一个字都是自己敲上去的,为的就是尽可能给大家有用的投资参考。所以如果大家再阅读之余能给我们点上一个赞,或者把它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不胜感谢!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