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一年赚不到2万,杭州姑娘为什么还投了100万?“这是一种安全在握的快乐!” 基金赚的多还是理财赚的多呢为什么不能买

2023-08-17 00:48:5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一年赚不到2万,杭州姑娘为什么还投了100万?“这是一种安全在握的快乐!”

△点击上图有福利

一年下来,100万元仅赚了不到2万元,只有普通理财产品的一半。

即便零钱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的收益率已低到尘埃里,但在杭州姑娘李小姐看来,这是一种安全在握的快乐。“风险稍高的R2、R3理财,多的能有4%的收益率,但是我不敢买啊。”

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罕见波动,股市、基金市场亏钱效应明显,让很多人在投资理财时更注重风险控制,于是低风险、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成为了部分投资者的新宠。

来自银行业的统计数据也表明,2023年新发封闭式理财的加权平均期限较上年明显缩短,低风险产品占比提升。这意味着,保守型个人投资者的数量正在增加。

低收益带来的是确定性和安全感

我很享受这种稳如泰山的宁静

“看着在股市、基金中厮杀的人们,我有一种站在边上看水中众生的感觉。而我现在的心态,就像这根平稳的曲线。”李小姐翻了翻手机,找出了自己购买的产品。

她买的是某股份行销售的两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R1级低风险,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147%和2.184%,加起来买了60万,已经持有近一年时间。另外,在微信和支付宝上还有三四十万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

“这笔钱可能在一年内有其他的用处,既然需要随时赎回,就买不了大额存单,也更加不会考虑封闭式的理财。货币基金类的产品利息低一点就低一点吧,稳字当头。”她说。

无独有偶,去年10月,投资者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次封闭期半年的R2净值型理财,业绩比较基准超4%,结果买完不到一周就遇上了大跌,净值直线跳水,花了很长时间才爬起来。等封闭期结束,5万元本金赚了一两百块钱,年收益率甚至不到1%。

“折腾大半年,小丑竟是我自己。我只能这样想:好歹是赚了,现在的大环境,不赔就是赢。”陈先生说。这段不太成功的投资经历,让陈先生更加确信自己是偏保守的风险偏好,在他看来,与其在看不见买了什么的理财产品里“赌”,不如直接买货币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这类低风险产品。

事实上,受制于资金利率维持低位,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利率很难有抬头趋势。以上述一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为例,去年8月,近七日年化在2.8%左右,近一年时间里有过多次脉冲式上扬,但整体仍在下行通道。

低风险产品更受欢迎

保守型投资者逐渐增加

以上两位投资人的情况绝非个例。

根据近期发布的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截至2023年6月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2.86万亿元,占比为90.21%,而2023年底,这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4.54万亿元,占比88.73%。

在整体市场规模缩减之下,上半年较年初产品规模占比提升了1.48个百分点,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增加了1.32个百分点。

同时,在产品期限方面,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缩短,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比下降。

这意味着,投资期限越来越短,低风险产品更受欢迎,保守型个人投资者的数量正在增加。

“理财产品大规模破净,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趋于保守。”杭州一家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为了迎合投资者,该行推出了不少低波稳健系列的理财产品,多数投资存款,剩下的放在安全性较高的债券类资产,波动不会太大。另外,除了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可以看看同业存单理财、结构性存款产品等。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王潇潇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