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1907年美国大恐慌和美联储的诞生:救市 突然被信托给扣款

2023-08-17 10:40:4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1907年美国大恐慌和美联储的诞生:救市

上回我们说到,1907年的10月,接连出现的金融风险事件使整个市场陷入恐慌。

如果不加以控制,挤兑浪潮很快就会从信托公司蔓延到商业银行,继而以纽约为中心向整个美国扩散。

假如商业银行在挤兑浪潮中倒下,那么美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崩溃。

危机时刻,市场亟需一个重量级人物站出来,带领大家统一行动,稳定大局。

市场自发地看向摩根,这位则是当仁不让,以自己的图书馆为指挥所开始进行部署。

美洲信托公司

他组织了两个三人团队。

一个是决策委员会,由他自己、第一国民银行主席乔治·贝克(George Baker)和国民城市银行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James Stillman)组成,负责救市动作的决策拍板。

第二个是调查委员会,由摩根的合伙人乔治·W.珀金斯(George W.Perkins)、第一国民银行副总裁亨利·戴维森(Henry Davison)和本杰明·斯特朗组成。他们负责为决策委员会提供依据。

凭借其在金融界的地位、声望和影响力,摩根很快就争取到纽约清算所和纽约银行家们的支持。

纽约清算所表示愿意与摩根协调行动,而银行家们则保证将支持摩根提出的任何建议,并服从摩根的调派。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纽约的金融风暴扭转了罗斯福对华尔街的轻慢态度。

10月22日晚9点,财政部长科特柳抵达纽约,并托人带话给摩根,称愿意借给纽约银行业600万美元政府资金。

此时,从民间到政府,一致推崇摩根为反危机行动的核心。

这样,一个反危机机制形成了。

就在这时,奥克利·索恩(Oakleigh Thorne)拍马赶到。

索恩是美洲信托公司的总裁,而这家公司也是当时纽约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也就是上集结尾我们说到的,尼克伯克信托之后,于危机中浮出水面的那家公司。

经过通宵的紧急磋商,大家对纽约金融市场的形势和美洲信托的处境达成了共识,并拟出了一个援救方案,然后摩根责令调查委员会迅速前往美洲信托公司进行风险调查。

他们的任务是要在10月23日中午为决策委员会提供一份调查报告,而索恩的任务是要至少撑到中午。

调查从凌晨1点就开始了。

美洲信托的材料堆积如山,里面分门别类充斥着海量的数据。

调查小组在美洲信托办公室里的小隔间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核查,分析着美洲信托的资产负债情况和支付能力。

任务虽然艰巨,但索恩是走运的,因为前面刚有尼克伯克信托给他探了路。

接受教训的戴维森和斯特拉没有再犯上一次的错误,终于赶在中午1点就给摩根为首的决策委员会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

报告的结论是美洲信托有偿还能力。

这就够了。

摩根没有继续去听他们的调查过程,而是安排美洲信托公司来办理贷款手续。

很快,索恩带领手下将作为担保物的一摞摞权证和票据送了过来,摩根在签字之后给国民城市银行发出贷款指令。

整个过程非常紧急。在第一笔贷款到账的时候,美洲信托的库存里只剩下了18万美元现金。

但无论如何,最后的结果有惊无险。

全天,美洲信托向挤兑者们共支付了1300万美元,而用于它的援助金额则高达1500万美元。

除了为美洲信托补充流动性,摩根还召集信托公司开了一个会。

会议成果是推出了一个由五家信托公司组成的,类似银行间清算所的委员会,负责在信托公司间协调行动,向美洲信托等陷入困境的信托公司施以援手。

这个委员会的出现,及时鼓舞了市场对信托公司的信心。

到了次日凌晨1点,财政部部长科特柳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向媒体发表讲话,声称要为纽约注入2500万美元。

有了这一天的考验和准备,美洲信托后面两天的挤兑虽然仍然疯狂,但是已经大体在掌握之内了。

援救股市

这边美洲信托的挤兑还没有完全过去,那边股市里的危机又开始重新冒头。

由于信托公司纷纷从股市回收资金应对挤兑,导致股市里的资金紧张起来。

10月24日,股市受摩根团队和科特柳2500万美元的利好刺激高开了一下,随后就一路下跌。

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换取现金,股市里面的资金拆借利率从6%,到中午就飙升到100%,市场情绪处于极度紧张状态。

这么下去,不用等下午3点收市,大家就可以因为崩盘提前下班了。

纽约交易所主席兰森·H·托马斯慌忙向摩根团队求助,如果不能立即筹集2500万美元的资金来恢复股市交易,就会有至少50家股票经纪行倒闭,交易所也会被迫提前关闭。

关闭证券交易所将彻底打垮公众的信心,使之前的反危机成果功亏一篑。

面对危局,摩根果断启动对股市的援助工作。

下午2点,摩根把纽约各主要商业银行的总裁们召集到他的办公室,紧急讨论筹款事宜;2点半,就为纽交所带来了2500万美元。

场内资金得到了补充,经纪人借款需要得到了满足,交易瞬间活跃起来,收盘时已经几乎收复全部失地,但2500万美元的资金池也只剩下200万美元。

而濒临枯竭的流动性意味着危机并没有走远。

10月25日,星期五,股市在焦虑中开盘。

出于对下午流动性可能枯竭的担心,交易员们上午就开始以70%的利率抢着拆入资金,很快交易所就又被逼到了墙角。

下午2点半,摩根再次出手,为交易所又带来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随后第一国民银行等机构也纷纷入场,交易所的流动性得到了恢复。

与此同时,交易所对保证金交易也进行了限制,大幅降低了股市交易的投机性,市场波动性得到抑制。

在摩根团队和交易所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下,当天收盘时,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暴力反弹,出现了大幅上涨。

更为有利的是,此前触发危机的铜价也开始上涨。这可是数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意味着整个市场的形势开始出现根本性的改善。

股市的危机终于缓解,但是对于整个纽约金融界而言,1000万美元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纽约货币供应紧张、资金流通困难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只要流动性问题不得到解决,风声鹤唳的金融市场随时都会再进入危机状态。

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的问题,10月27日周日,以摩根为首的银行家们决定发行1亿美元的清算所凭证(clearing house certificate)作为应急货币,以填补货币的空缺。

清算所凭证是一种债务凭证,它是由清算所按照库存证券面额的75%创设出来的。

它同时也是一种交易支付凭证,会员银行在交易所内往来结算的时候可以使用。

这个凭证在清算所内可以做记账货币使用。但现在为了解决纽约市的货币短缺问题,摩根不得不在各大机构之间游走,来说服他们接受。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最终在他的推动下,纽约市的金融市场挺过了这场流动性危机。

之后,虽然还有纽约市政府破产和田纳西州煤铁公司破产等事件出现,但风险都在摩根的主持下得到了一一化解。

到1907年11月,金融危机终于被成功控制。

美联储的诞生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危机。

1907年金融危机是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下突然发生的。

危机导致300余家金融机构破产。其中在危机爆发的第一周,纽约就有8家银行和信托公司相继倒闭,纽约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的总裁巴尼事后甚至吞枪自杀!

危机还导致股市暴跌50%,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则高于此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并出现了当时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潮。

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迫使人们对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对金融创新的思考。

危机的发生有市场周期的因素——比如铜的供需变化,也有罗斯福对华尔街反感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缺乏监管,以及因此而来的所谓金融创新。

比如信托公司经营着跟银行同样的业务,但却逃避了银行的储备金义务。由此造成的后果中,银行和信托的不公平竞争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导致信托公司放任对高利润的追求,并因此承担了过高的杠杆。

然而在风险爆发的时候,信托公司却又把危机推向整个市场,由大家分担了它的成本。

这就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大而不倒”。

这种权责不对等的情况,鼓励了信托公司的冒险行动,让整个社会被信托公司所绑架,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美国能有一个联邦监管机构,就会有效约束信托公司的这种冒险行为,甚至对市场周期进行逆周期管理。

危机给大家另一个思考就是,银行系统周期性的恐慌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威胁。

经济活动需要货币流动性的支持,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协调关系。货币多了会造成通胀,少了则会造成通缩,带来经济危机。

在没有中央银行的时候,这种协调关系只能靠市场自行调节。而经济活动因为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货币往往不能及时适应,这就导致通胀和通缩的频繁出现。

比如农业生产就存在很强的周期性,而货币供给由于没有集中管理的过程,因此很难匹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货币需求,于是通胀和通缩的周期性出现就难以避免。

这时候如果有中央银行的话,央行就可以对经济体系中的现金需求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适时调剂和补充,消除利率的季节性波动,减轻这种波动给金融系统带来的压力。

此外,恐慌期间往往伴随着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的出现导致利率飙升股市暴跌,以及大量的银行倒闭和经济萎缩。

如果有央行的话,央行可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为经济体系输出流动性,从而避免生产企业和金融机构因为流动性短缺而破产。

最后,1907年金融危机的应对实践也显示出中央决策机构的重要性。

只不过在这次反危机过程中,行使中央决策机制的机构是摩根团队。

也因此,摩根被媒体称为“人形银行”,这绝对是对摩根实力和魅力的最高褒奖!

但将反危机工作系于一人,这本身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对摩根等寡头的高度依赖。

因此人们也不免担心,有朝一日摩根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滥用这种权力。

正是出于这个担心,1912年12月19日,摩根——这位1907年金融危机期间的中流砥柱——站到了国会的证人席上,接受关于操纵金融兼并活动和货币托拉斯的质询。

摩根的确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力,但因为1907年的事情而被质询,却多多少少让人感觉有点儿讽刺。

但不管怎么说,国会已经意识到金融领域集权的重要性,这种权力需要被妥善的收拢并保管起来。

于是,经过社会上下的反思,美国国会开始考虑创建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但是,尽管思想准备已经到了这里,筹建中央银行仍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因为美国是欧洲移民在北美拓荒形成的国家,它的出现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过程。

倘若没有英国的压力,当初的北美十三州恐怕也未必会组成一个联邦。

联邦,或者说中央权力是各州政府不得已让渡给它的。

因此,美国人骨子里对中央集权一直有着极强的警惕和厌恶,这是美国在1907年以前的银行改革中,迟迟不能突破建立中央银行的障碍。

但是形势比人强。

社会经济中频繁出现的货币问题和金融危机,严重威胁了实体经济的运行。

尤其是1907年大恐慌的出现,导致美国社会各界对本土银行的安全性产生严重怀疑,从而有了彻底改变银行体制的共识。

1912年夏秋之际,在借鉴美国参议员及财政专家奥尔德里奇计划的基础上,新任货币委员会主席卡特·格拉斯制定出《欧文-格拉斯法案草案》。

然后在该草案的基础上,参众两院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制定出《联邦储备法》。

1913年12月23日,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联邦储备法》,并根据该法案筹建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1914年11月16日,该体系正式运行。

这就是美联储诞生的过程。

结语

美联储诞生之后,就在一战中大显身手。

1917年4月美国参战后,美联储用维持低利率的方式,为财政部的战争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美联储还组织了四次营销运动。它为美国国债(自由债券)抵押贷款提供了低于市场行情的优惠贴现率,鼓励私人投资者借款购买自由债券。说白了,鼓励大家去借钱买国债。

最终有近2000万人购买了债券,为美国政府筹集到了180多亿美元的信贷资金。

截止1919年5月,财政部共发行了4批自由公债和1批胜利公债,国债总额从战前的10亿美元飙升至255亿美元。

可以看到,美联储为保障美国调动战争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美国也在一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收敛了大量黄金,从一战前对外负债22亿美元的债务国,摇身一变成为战后拥有64亿美元的债权国。

在强大经济实力的保障下,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元也成为能够与英镑分庭抗礼的国际货币。

刚刚出生的美联储,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一战中崭露头角,从此开启了百年基业。

当然初生的美联储并非一帆风顺,它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也曾多次犯下严重的错误。

这其中,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高通胀是一例。

21世纪的今天,这场四十年一遇的大通胀也是一例。

而回顾那段时期美国高通胀的治理历程,会让我们对眼下的美国经济走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不过,这些内容我们要留到以后再说。

欢迎关注塔哥FRM,全平台同名。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