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被证监会点名,“雪球”风险有多大? 信托基金最低多少钱一天收益最高

2023-08-19 03:06:2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被证监会点名,“雪球”风险有多大?

(小尘4x/图)

一场可能危及投资者钱袋子的风险被“扼杀”在摇篮里。

2023年8月中旬,一份证监会下发各券商的监管文件流传市场,一款名为“雪球”的投资产品遭监管点名。文件要求券商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并提醒各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雪球”的产品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属于场外期权。年化票息高达15%-20%。高收益、低风险,还可以随时退出,是机构的宣传语。

这更像是销售人员的“话术”。信托、私募基金、理财公司等机构通过向券商定制雪球产品,加以包装后吸引投资者购买,给投资者这是一款“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错觉,其底层资产实质仍是期权这类金融衍生品。

支持者认为,“雪球”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股市横盘震荡甚至下跌时,投资者都有可能获利,丰富了投资工具。目前监管对个人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有极高门槛,雪球无疑给个人投资者一个“绕过”门槛获利的机会。

但机构放大了产品优点、忽视极端风险下投资者巨额亏损的可能。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这类产品往往是对冲基金等机构的对冲工具,因其高风险和高波动特性,个人投资者鲜少涉及。

“雪球”在国内的意外走红,顺应的是资管新规下国内理财产品的转型之路。但如何平衡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风险?

投资者“滚雪球”

老到的投资者都知道“滚雪球”这个字眼,这是“股神”巴菲特传记的书名。

2023年初,A股在经历疫情后大幅回暖,指数一路上涨,一家信托公司的理财经理向张峰推荐了雪球。“号称年化收益将近20%,虽然不保本,但这两年没有出现过亏的。”据他回忆。

张峰属于“高净值”人群,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是信托、私募、理财公司的目标客户。投资经验丰富的张峰起初并不相信“包赚不赔”的投资,但理财经理信誓旦旦向他表示,过去两年,没有一例亏损。

张峰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了合同资料,产品名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券商发行的非保本收益凭证。

所谓“收益凭证”,本质上是一类场外看跌期权。在张峰理解中,这是自己和券商进行的一场博弈。券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证500指数的价格区间(最高值和最低值),若在合同期限内,指数涨跌始终在这一范围,投资者获利。

根据上述合同,券商设定的价格区间为指数的100%和75%。假设合同约定的初始点位为6500点,相应的价格区间就是6500点和4875点。每月的固定一天被称作“观察日”,券商对比中证500指数的实际价格和区间价格来决定是否终止合同。

合同如何完成?券商模拟了4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指数在第N个观察日达到6500点,合同提前终止(即券商敲出),投资者拿到N/12的年化利息加本金。二是指数始终在6500—4875点徘徊,利息会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合同到期,投资者获得18个月的利息和本金。三是指数一度跌穿4875点,但随后又涨回6500点,投资者的获利参照前两种情况。

只有在合同到期后、指数仍在4875点以下的第四种情况,券商敲入,投资者需向券商弥补指数下跌的损失。

“这不就是赌概率吗?”张峰的获胜概率看似较高,只要股市没有出现“狂飙式”下跌,横盘震荡抑或微涨微跌,投资者都能获利。

数据也在支持张峰的猜测。自2023年初起,中证500指数从4100点震荡上升,直至目前近6900点。雪球投资者们几乎都赌赢了。

张峰第一轮购买的产品在第四个月敲出了,产品提前终止,扣除管理费,获利近3%。如果反复操作,理论上张峰的年化收益也能达到18%,要知道,当前银行理财的收益普遍不超过5%。

2023年5月,没等理财经理劝说,张峰复购了这款产品,三个月后,产品又提前结束。直到近期监管提示风险,张峰正准备第三轮购买,他给理财经理发短信问“还能买吗”,对方告诉他“没有任何影响”。

被隐藏的风险

雪球的投资种类不仅仅包含指数,同样有个股。一位券商理财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大多数雪球产品的对标产品都是指数产品,如中证500、沪深300,也有少部分针对个股的雪球产品,但个股雪球产品大多为机构“定制”,并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对比市面上的十余款指数雪球产品,年化收益均在15%—20%之间,投资期限多为12个月—24个月,敲出价格(价格上限)多在100%—105%之间,敲入价格(价格下限)则为70%—80%间。

网红产品被监管点名,差点误伤了同名的投资平台雪球App。雪球公司发布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