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中粮农业李东明:并购干了二十多年,“胆子”越来越小实践101 信托并购

2023-08-26 01:54:5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中粮农业李东明:并购干了二十多年,“胆子”越来越小实践101

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2015年第一次认识李东明时,他刚获得某个协会颁发的中国10大资本运营TOP CFO称号,彼时他正担任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裁。2013年,蒙牛113亿港币完成对雅士利的收购,李东明加入雅士利开始并购整合公司资源。当时雅士利面对传统渠道销售的萎缩,母婴渠道和电商渠道没有及时跟上的情况,这一年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担任被并购公司高管了。从2006年1月加盟中粮集团开始,他先后历任中粮五谷道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蒙牛投资合作中心主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部并购部负责人,雅士利集团的副总裁,蒙牛集团分管投融资系统的副总裁,现在他是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农业产业基金”)投资总经理。在中粮集团已经13年了的他对职业生涯用一个词进行概括“脱虚向实”,从金融理财的“虚”到企业经营“实”。他是位投资人但又不仅仅是位投资人。

他擅长用有趣的语言表达投资和生活哲学,“就像电饭煲做饭一样,做事前要醒醒,行动的时候再有点压力,才能有好结果!”本期金融界《实践101》栏目对话李东明,详细聊了中粮农业产业基金投资定位、投资逻辑、以及对农业产业链变革中投资机会的洞察思考等。

并购着眼长远,整合勿忘“初心”

很少有人如李东明一样职业经历,能够连续参与大型并购事项,且经营管理并购标的公司。在中粮集团期间,他参与了几乎所有大型并购案,包括:通过破产重组收购五谷道场,通过港交所大宗交易方式收购蒙牛乳业,在澳大利亚通过竞购战胜四大粮商之一的邦基、澳洲最大糖业集团Macky收购澳洲第三大糖业公司TullySugar,在港交所通过全面要约方式收购雅士利国际和现代牧业等。并购重组的艰辛,整合运营的复杂,他的体会和感受最为直接深刻。

金融界《实践101》:您的个人职业生涯非常具有特点,您自己如何来评价?

李东明:我最早是做券商理财投资,再去负责研究部,此后选择去投行部门,投资机构,最后进入了中粮集团,完成了从金融到企业经营的转变。进入实体企业是我一直想要的,要了解一家企业在并购后如何实现整合和经营,就必须进入企业站在产业发展和公司经营角度,作为“当事人”参与其中。

中粮集团内部有规定,完成对企业并购后需要在被并购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我的职业经历是非常丰富的,先后在五谷道场、蒙牛、雅士利工作过,让我亲历公司并购整合完成的全过程。

金融界《实践101》:您对于并购重组有着丰富的经验,您认为并购重组真正挑战是什么?

李东明:并购不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去达成整合目标。几乎所有并购都会有整合 “100天计划”以及整合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包括双方的战略、财务、业务、采购等成员组成开始对被并购公司进行整合。但整合效果经常并不如预期,我一直有思考这个问题。

整合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并购公司容易忘记“初心”,并购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买方始终是相对“强势”,整合中出现问题时,买方的想法容易覆盖标的公司团队的想法,甚至“初心”,被并购标的整合结果可能只剩下一个原公司名字成为“空壳”。

另一方面,保留原来创始人团队,刚开始肯定与新股东“冲突”。现阶段被并购企业大多数是“创始人”公司,管理的规范性上相对弱一些,但“创始人阴影”太长,创始人的风格、理念和新股东容易产生冲突,而自身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管理并购公司,心态会有变动影响实际管理水平。

如果看中 “创始人”团队,在并购之初就定好企业战略方向和管控模式,让创始人团队进行管理运营,让原始团队发挥真正的实力,不要想着干掉“创始人”。记住在“100天计划”里面快速实现整合,温水煮青蛙是最难受。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 “初衷”是什么?品牌、原始团队、市场份额、专利技术……

金融界《实践101》:在实操过程中,有具体案例可以分享吗?

李东明:以2010年收购君乐宝为例,当时公司营业收入10亿元,我们定好通过董事会进行管理,让创始团队放手去做,只派了财务和品控两个部门负责人。并购后前三年,创始团队按照并购时的战略执行,效果很好。期间,创始团队根据市场变化,希望发展奶粉业务,中粮和蒙牛并不是非常接受这一新拓展方向,但既然决定让创始团队管理就放手去做。事实证明,原始团队经营管理能力很强,14年3月推出第一罐君乐宝奶粉,18年奶粉业务净收入就超过了35亿元,而君乐宝2018年营收应该接近100亿元。

如果选择整合掉并购标的,选择买一个就是“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就像国外一些企业并购整合。对原品牌不新增投入,甚至通过取消品牌投入,短期为集团贡献利润;长期来说,用自有品牌替代掉并购品牌的市场,原品牌就慢慢消失了。

金融界《实践101》:从君乐宝目前的营收来看,这无疑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并购案例。

李东明:站在今天来看,蒙牛收购君乐宝不论从业绩还是战略布局上都是成功的。所以,并购重组是否成功是需要时间和市场检验。

市场中有一种观点,说并购重组70%是失败的。为什么?因为做实证研究跟踪时间太短,大部分跟踪不超过1年时间股价和利润的变动。

以中粮的两项海外并购为例,2014年10月,中粮集团通过中粮国际控股荷兰尼德拉(Nidera)51%股权和新加坡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股权完成交割。完成并购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财务重新进行审计,对资产进行清洗,因为对出售方来说,肯定会对资产进行包装美化,嫁姑娘肯定是浓妆的,而短时间的尽职调查其实很难发现全部问题,对并购标的进行财务整理短期内势必影响营收和利润。

但是这两项并购的完成,将有助于中粮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地区拥有优质粮源,并把它们与拥有最大粮食需求的亚洲新兴市场建立联系。收购将协助中粮实现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全球布局。事实上,2014年,中粮集团收购两家公司后,当年海外收入占中粮集团收入的超过50%。特别是目前中美贸易正在进行中,我们复盘这两项并购就会发现它具有很大国际战略意义。目前,中粮国际盈利很好。

央企并购是终身负责制度。如果是新建项目,建设期的亏损是可以接受的,但并购标的公司在并购后出现的亏损却很难被接受的。实际上,我们知道新建项目并不能像并购那样在短期内完成业务布局。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并购负责人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产业链变革孵化出新机会

近日,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日前正式下发,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乡村振兴作出顶层设计和细化部署。这份沉甸甸的文件,会有哪些大农业产业投资机会,与此同时A股市场会有哪些投资机遇呢?

金融界《实践101》: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出炉。农业4.0是继1.0的传统农业、2.0的机械化农业、3.0的信息化农业之后进步到智能化的更高阶段。您曾在金融界2018年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中提到要关注产业链变革的机会,特别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将可能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从产业链角度,您可以具体解读吗?

李东明:中粮农业产业基金LP和GP均以中粮集团为主,实际由中粮资本进行管理运营,中粮资本是中粮集团18个业务模块之一。从中粮集团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来说,我们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