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哪些?快快收藏! 信托公司是央企吗还是国企

2023-08-30 16:08:2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哪些?快快收藏!

央企,是中央企业的统称,或者,换句话来讲,就是属于中央、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或者部委管理的企业,不属于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国资委管理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总部大部分在北京,但是也有不少在外地,比如一汽集团在长春、三峡在湖北、招商局在香港等。

中央企业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财务方面,资产和财务在财政部单列;二是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三是经营上在国家计划中单列(国务院可以直接向其行文)。

这类企业也分好几种,其中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数量最多。但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不是央企的全部。对体制内稍有了解的同志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央监管的金融企业,例如中投集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都不在国资委监管范围之内,而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国邮政、中国铁路集团等都不在国资委监管企业范围之内。但是这些企业可都是实打实的中央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央企级别怎么看?由于央企的行政级别并不明确,所以看文件、人才录用、干部交流任职等政治方面的待遇,可以作为央企级别的一个参照物。其中由中组部任免的人员,其属于中管干部,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副部级,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存在属于正局级行政职务但是其又属于中管干部的情形,比如核工业集团的部分科研院所和公司的一把手就属于中管干部,由中组部任免,但是如果非要细扣行政级别的话又不属于副部级。

除此之外,看文件待遇也可以看出来。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上,部分央企可以享受单独行文。人社部赋予其在人才录用、调干等方面的独立权限。特别是在调干和人才引进上,使得中央企业具有部委一般的独立权限。比如在调干和落户上,人社部“绿色通道”的范围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企业总部职能部门正副职以上领导人员、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实际上给其中层干部为局级领导才有的待遇。也就是说,这类人调进北京后,可直接落户。

每年中央遴选的时候,计划内选调人员的范围是“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应选调担任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人员.....中央企业总部职能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中层以上….”实际上又为其总部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赋予了处级待遇。

同时,从干部交流任职也可以看出来。近些年,国家加大了从中央企业选拔领导干部力度,让干部队伍专业性更强、既懂得管理又懂得经济。张国清、张玉卓、马兴瑞……现今政坛,不少令人瞩目的明星皆由央企出身。2009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四十九条明确:完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交流制度。对需要重点培养和因工作需要、按照规定需要回避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应当予以交流。交流可以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之间进行。

副部级央企正职与党政系列副部长级交流互动频频,例子很多。甚至有的是与正部长级相互交流,比如正部级别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玉普出任中石化董事长。对于其他央企负责人,我们主要看国资委监管企业的运作。一是国资委正厅局长去非49户任正职,包括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任国药集团董事长,这是少数。二是国资委或其他部委正厅长去49户任副职,这是多数。三是国资委或其他部委厅局长去非49户任副职,比如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作为中管正厅,国资委巡视办原主任李春德,先后到非49户中国铁建任纪委书记,副职,这是少数。四是国资委或其他部委副厅局长去非49户任副职,这是多数。此外,当年还出现过正部长级干部包叙定到非49户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任总经理、党组书记,这更是少数。

由此可见,非49户央企负责人政治上应该是略高于厅局长的。因为若是相同级别,应该双向交流。但国资委成立以来,从未出现央企负责人转任厅局长的例子,倒是有央企中层去作厅局长的。49户央企中,不少家的内部设置行政色彩还是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比如二级部门为部,三级部门为处、室。负责综合事务的机构一般名为办公厅。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二级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公司主要负责人均为厅局级。其中,军工央企较为特殊。军工央企多采取了俗称“上下一边粗”的级别设置,即集团副总和集团职能部门、二级院、三级所的主要负责人均为正厅局级。当然,级别的相同并不会影响实际上的管理权限。

下面就先盘点一下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到底有哪些?以备同学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找到名副其实的央企。

截止2023年2月份,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共有96家,其中,前49户中央企业的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的人选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决定,这与一般副部长级干部的任免权限相同,因此被认为相当于副部级干部。所以,前49户在媒体报道中被称为中管企业,但是在中央发文中,一般称为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但由于其任职年龄可以到63岁,又与一般副部级干部略有区别,仅仅比正部级65岁任职年龄差2岁。

国资委监管企业的49户的副职领导,以及其余户的47户中央企业的正职、副职领导均由国资委党委研究决定,前者归口在国资委企干一局,后者归口在企干二局。非49户央企的法定代表人(多数是董事长)须报国务院党组任前备案同意。一般认为,49户副职出任非49户正职可以理解为提拔。比如当年神华副总经理王安转任非中煤总经理,中石化副总经理许开程任南光集团董事长,中船工业总会计师周明春任中国航油董事长等等。两类副职之间,一般也是49户副职高于非49户副职。

需要说明的是,国资委监管的96家企业都是大型的企业集团,下属还有N个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也都是大型的企业集团。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本身就是个大型企业,然后下属的炼化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天然气销售企业等都是大型的全国性企业,所以甄别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先根据企业的名称找到它的上级公司,再向上追溯,如果最后能追溯到这96家中央企业,那么这就算是正规的中央企业,如果最后到那个环节断了,那就要多考虑一下了。

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名录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2、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13、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1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6、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18、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19、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6、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8、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29、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0、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1、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2、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33、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4、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5、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36、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37、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38、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39、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40、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1、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42、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3、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4、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45、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6、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47、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48、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49、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50、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51、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2、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3、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5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55、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56、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5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8、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59、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0、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61、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62、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63、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4、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5、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67、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68、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69、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70、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71、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2、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73、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74、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75、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76、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77、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78、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79、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8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81、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82、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83、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84、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85、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7、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8、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89、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90、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9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92、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93、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94、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

95、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96、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