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金融危机史上资本管制:成功案例罕见 我国外汇管制政策的利弊有哪些

2023-08-31 05:23:4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金融危机史上资本管制:成功案例罕见

同时,泰国出口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由1995年以前的双位数下跌到1996年的-1.9%。泰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由于泰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外国投资者对泰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外资的流入速度在1996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减慢。

当时的泰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提高利率,但是利率提高不仅仅对投资遗址,而且对银行的不良债权造成重大危害,而且导致债务人成本增加。另一个手段是贬值,但是贬值和贬值预期将导致外资急剧抽逃,从而无可挽回地导致国际收支危机。

那么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中国目前的处境,是的,泰国政府当时没有实行资本管制,当然是发生了危机。但是当时也有实行资本管制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但是同样结果很惨。

面对资本大量外逃,马来西亚拒绝求助于IMF,转而实行资本管制,以期扭转迅速衰退的国内经济,震惊了当时的国际市场。当时马来西亚采取的资本管制举措包括:冻结马来西亚公司在新加坡自动撮合股票市场(CentralLimit Order Book Market, CLOBM)的一切柜台交易;于1998年9月宣布将林吉特对外汇率固定于3.8林吉特兑1美元;禁止林吉特衍生工具的使用;禁止马来西亚金融机构向非居民银行和机构提供国内信贷业务;禁止使用林吉特作为国际贸易发票货币,所有林吉特的离岸账户存款被宣布无效;允许在国外进行证券投资的国内投资者在12个月将资金撤回国内;禁止居民超过1万林吉特以上的海外投资等等。(这些措施是不是跟我们目前实行的某些政策很像?)

短期效果很好,极大地限制了国际投资者做空林吉特的活动,林吉特得以稳定在3.8对1的美元的水平,阻止了资本外流,短期内稳定了经济与金融形势。通过外汇管制,吉隆坡股市也逐渐稳定。然而资本管制的后遗症非常大,危机之后,马来西亚从东南亚地区引资“优等生”,逐步沦落为危机后的“差等生”。根据东南亚地区FDI资金流入的情况来看,1998年,马来西亚FDI首次落后于泰国,2005年,又落于印度尼西亚之后,甚至在2008年、2009年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吸引力首次落后于越南与菲律宾,失去了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学界和政策界对资本管制的弊端存在较多共识。资本管制的目的一般包括:限制投机套利,缓解外汇短缺,遏制本币贬值,延缓危机,保持国内政策独立性,保护国内金融产业。资本管制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被认为是宏观经济政策失败和经济基本面脆弱的信号,极易强化负面预期,动摇投资者信心,触发资本外逃并引发经济金融动荡。比如,在我国,此前我们表面上资本项目不开放,但是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出口,汇率压得很低,资本项目上实行的宽进严出,资本管制政策对于进来的资金基本是虚设,大量热钱通过地下钱庄,或者经常项目进来,而2010年后,由于外汇储备过多,事实上也采取了资本流出鼓励的某种政策,或者是对资本流出放任的政策,比如最近几年充斥世界各地的炒房团。

资本管制不可避免地加大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损失,降低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并容易滋生腐败。资本管制增加了国际投资者撤回资本的难度,会挫伤其对本国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增长。大量研究一直质疑资本管制的效果,认为相关管制措施极易被个人和企业规避,仅在短时间内部分有效,中长期(通常认为6个月以上)无效。

中国的资本管制首先在前十多年对于资本流入的管制是失败的,现在开始管制资本流出,采取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不过未来效果如何,说不定能打破历史的惯例。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