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浅谈部分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保险金信托的问题和建议有哪些方面

2023-09-06 12:49:0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浅谈部分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驻村干部作为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不管是驻村帮扶,还是驻村转化,都肩负着党所赋予的重大使命。从入户走访、倾听民意到为民解难、谋划发展,在“驻村干部”蜕变成为“助村干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驻村干部都能用实际行动很好地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获得百姓的信任和认可。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个别驻村干部触碰纪律底线的事件。

案例一:2017年,某市移民开发局副局长颜某龙、市移民局干部李某、某街道办事处干部杨某庆,因在脱贫验收中失职失责,颜某龙和李某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杨某庆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二:2023年,某市某县某镇政府驻村扶贫“尖刀班”成员刘某某,因在2018年2月至9月期间,虚假签到30天,虚报伙食补助费1320元,受到警告处分。

案例三:2023年,某市某工业园区正科级职级干部许某文,因“走读式”帮扶,在组织对其提醒约谈后,仍然我行我素,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上述的三起案例,从“失责”、“虚报”、“走读”等不同角度阐明了某些驻村干部出现的违反纪律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身边的驻村工作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

现就部分驻村干部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和解决问题意见建议两方面内容,浅谈观点如下:

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岗位认识不足。部分驻村干部不能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驻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工作的“朝九晚五”,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外,驻村干部必须24小时在村、在岗、在位,是以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实为融成一体,有些驻村干部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部分驻村干部不能适应农村艰苦条件,驻村工作差异于机关工作的良好环境,客观来讲,农村同城市相比,尤其是贫困村,不管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驻村干部因此产生了抱怨情绪;部分驻村干部不能转换新的岗位角色,驻村工作有别于机关工作的工作流程,虽然所有党政机关开展工作的核心目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机关工作多数是以间接的方式来产生工作效果,驻村工作则扎根在行政村,直接面对服务对象进行服务,有些驻村干部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能力水平不高。理论知识储备薄弱,没有吃透相关政策法规精神,缺乏开展“三农”工作所需的知识和经验,遇事乱手脚,易讲外行话,因此不能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引领作用出现失衡,没有理顺理清人际交往关系,不能与村干部、党员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或交往的目的和方法存在问题,酒桌上吹起牛来称兄道弟,论起正事时却是反调迭起,因此不能顺利开展可行性工作;后盾力量发挥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与派出单位协调、沟通不密切,因此不能有效争取到优势资源。三是职责落实不够。民情民意掌握不清,把入户走访当成了一次性动作,挨家挨户走一遍就算彻底完成了任务,没有形成实时跟进、久久为功的态势,因此不能及时掌握把控村民的安危和冷暖;长远发展谋划不明,没有结合村情实际,找到一条适合所驻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路子,也没有激发村民的致富活力,认为解决好眼前事就万事大吉了,因此造成驻村一结束村庄仍如昨的尴尬局面;只顾作秀汇报不实,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把没成绩说成有成绩,小成绩说成大成绩,而驻村期间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错误却只字不提,因此严重干扰了上级部门的决策和部署。

解决问题意见建议有三: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我们党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政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开展驻村工作,对于党来说,是能够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的有力举措,对党的干部来说,则是踏上了一条提升自我的进步之路。因此,不管24小时在岗也好,还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也好,与其说是把苦与累压到了驻村干部的身上,不如说是党为驻村干部提供了一个磨练战斗意志和提高能力水平的好平台,正如诗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每一个驻村干部都必须要从思想根源上端正态度,少一些官气,要不得高高在上,多一些地气,把自己定位成村民,以频繁入户把村民当成老乡邻居、拿起锹镐与村民干在田间地头的朴实状态,去快速适应新岗位“角色”需求,真真正正、踏踏实实扎根于农村,扎根于村民中间。二是要吃透理论精神提高工作能力。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其实就在于学习,如果说学习形容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不学习可以说就是退化的开始。各行各业每个岗位因特点不一,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想要把工作真正拿起来、开展好,唯有精通原理,方能掌握诀窍。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为“三农”,不言而喻,“三农”与驻村工作的开展接触十分紧密,没有彻底吃透“三农”相关政策法规和精神,不仅找不到工作的方向,也接不了地气。推荐驻村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努力从其书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内容中,提高“三农”理论知识储备,用理论指导实践,围绕驻村工作的计划目标,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好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的关系;充分发挥好派出单位的资源力量,用实际行动解民之所想、所急、所忧,获得村民的“大拇哥”。三是要强化监督作用压实工作职责。监督部门和派出单位需要对驻村工作组开展频繁的不定时监督检查,紧紧绷住驻村干部的思想之弦;监督检查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档案上,监督检查人员也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入户到村干部、党员和普通村民的家中,采集他们提供的信息,去通盘审核评定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工作成绩;充分发挥村第一书记的领导作用,处理好驻村干部的合理诉求,激发好驻村干部的工作活力,约束好驻村干部的处事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还应定期组织驻村干部参加纪律法规的培训,让驻村干部进一步明确什么东西和什么事情是绝不能碰触的纪律底线和法律红线,积极正确引导驻村干部以饱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村庄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使驻村工作更有意义。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