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专访王冠亚先生:价值投资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巴菲特说 指数基金

2023-09-10 22:36:13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专访王冠亚先生:价值投资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7月11日,智诚海威资产基金经理,《巴菲特的嘉年华》、《比尔·米勒投资之道》译者,王冠亚先生,做客了排排网专访节目,为我们分析了为什么世人皆爱巴菲特。偶像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投资,而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节目精彩内容整理。

巴菲特的向心力与人格魅力

王冠亚:巴菲特作为“股神”,他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我们追求财富,当然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随着财富量级的增长,它对人生幸福感的影响会越来越低。有一句话说,可乐值三块钱,其中第一口就值两块五,说的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所以除了财富以外,能够获得别人的爱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投资大鳄,为什么巴菲特远远比索罗斯要更受欢迎和推崇呢?我想无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推心置腹的坦诚。这种对投资者掏心掏肺的坦诚,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投资心法倾囊相授。无论是在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的提问,还是每年撰写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从不吝于传授自己的投资秘诀,毫无保留、和盘托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对投资失误毫不掩饰。尽管被外界奉为“股神”,巴菲特却从不讳言自己在投资上所犯过的错误:德克斯特鞋业、美国航空、康菲石油、爱尔兰银行、特易购……巴菲特并不是从不犯错,而是直面、总结、反思所犯的错误,确保“不贰过”。

第二,无与伦比的专注。巴菲特曾引用菲利普·费雪的观点,来描述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一家公司吸引股东的方式,就如同餐厅招揽潜在的顾客。一家具有特色口味的餐厅,可以轻易吸引到相应的顾客。但如果餐厅时常变换其固有的特色,必将导致顾客不停地变化并最终都将带着困惑与不满离去。”巴菲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公司,想要什么样的股东,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注重企业长期经营成果的价值投资,从不因外界评价或市场波动而改弦更张,保持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思想定力。

第三, 一视同仁的平等。在这本书里,有一个细节让人动容:在有一年的股东大会上,一位女士站起来怯生生地问巴菲特,我只持有伯克希尔的B股,请问我可以提问吗?巴菲特报以一笑,欣然应允。事实上,无论A股还是B股投资者,无论是持有1股还是1000股,在巴菲特眼里,都是伯克希尔的股东,都应当被平等对待。股东利益至上,这也是巴菲特一贯奉行的价值观。巴菲特通常会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处在股东的位置,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同样难能可贵。

坦诚对话、专注做事、平等待人,让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获得了股东们的长期信赖和支持。股东们也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巴菲特充分的回应:很多股东将自己的大部分身家,都放在了伯克希尔的股票上;在美国市场的大型上市公司中,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所占比例名列第一。伯克希尔吸引了越来越多三观一致的长期股东,而长期股东又反过来影响着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共荣共生的良性循环。

《巴菲特的嘉年华》印象深刻的故事

王冠亚:《巴菲特的嘉年华》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关于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故事集,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在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咖,也有在美国顶级大学从事金融教学的资深教授。既有伯克希尔的外部合作伙伴,也有伯克希尔旗下企业的高管团队。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很多,这里举一例:

“在将公司出售给巴菲特后,萨姆含着喜悦的泪水告诉他的员工,来到伯克希尔的大家庭,意味着他们可以保住自己的工作。”这段话出自书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东方贸易公司的CEO萨姆,将公司卖给巴菲特之后的心情。

收购分为两种,一种是善意收购,另一种是恶意收购。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个词汇——门口的野蛮人,说的就是恶意收购。简而言之,就是我出钱把你的公司买下来,取得控制权,然后换掉你的管理层,辞掉你的员工,自己另行派人或者直接溢价卖出。这个时候,资本往往是冷血的。

但是,资本并不是只有冷血的一面,有时候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的,比如巴菲特就一直秉承着善意收购的风格。巴菲特买下一家公司,通常还会留下大约20%的股份,给原有的管理层和有潜力的新人,而且他通常是不会对人事“大换血”的。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萨姆把公司卖给巴菲特之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知道以巴菲特的作风,不会轻易去辞退员工。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为什么世人皆爱巴菲特”,大家看,答案是不是就在这些故事里?

巴菲特的理念如何影响个人投资实践?

王冠亚:说起来,价值投资的理念非常简单,一共就只有四条:1.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2.理性看待“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3.遵循一定的安全边际;4.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一页纸就可以写清楚,五分钟就可以说清楚。但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从事价值投资的人并不占主流呢?可能跟每个人的心性有关。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譬如有人看到垃圾股暴涨,就忍不住追进去,这就是没把股票看成公司的所有权,只是当做交易的筹码;有人看到股票暴跌就感到恐慌,因为“损失厌恶”心理是人之天性,这就是没把自己和“市场先生”的情绪隔离开来;有人以高价买入完全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这就是没有遵循安全边际原则;有人偏偏喜欢投自己不熟悉的军工、5G等领域,这就是没有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所以,在投资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会规避这些“陷阱”。至于巴菲特思想对我投资的影响,我觉得主要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因为“不知而行”,无异于缘木求鱼;“知而不行”,无异于“纸上谈兵”。比如,巴菲特看重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提倡集中投资,不去投那些“画饼”但缺乏优秀历史业绩的公司,在选股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会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指数基金是否真的适合普通投资者?

王冠亚:巴菲特认为,指数基金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标的。巴菲特断言,那些希望通过得到外界“帮助”而获得超过平均回报的投资者,其最终回报一定会低于平均。证明过程很简单:1.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只能获得平均回报,减去他们的成本。2.指数基金投资者,由于他们很不活跃,会获得平均回报,减去非常低的成本。3.主动基金投资者,会有更高的交易、管理以及顾问费用。因此,积极投资者的高费用成本导致其回报远远低于那些被动投资者。

除了“低成本”以外,指数基金投资还拥有以下优势:

1.指数基金生命周期趋近无限

众所周知,再卓越再伟大的公司,其终点都是普通企业乃至消亡。而指数基金是自动更新的,道琼斯指数最开始的20个成分股,到现在存活的仅仅只有通用电气一家,但这100多年间,道琼斯指数却从100点上涨至25000点。原因在于,指数基金会自动将不合格的公司从成分股里剔除,由合格的新公司取而代之,从而保证了指数基金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通常我们投资一家公司,会考虑到它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判断它的竞争优势期有多长,这无疑需要非常深厚的专业背景积累。而指数基金的“寿命”,理论上接近于国家的“寿命”。只要国家不崩溃,指数基金就可以“基业长青”。

2.指数基金不选股、不择时

投资股票成功与否,取决于三点:估值、品质、时机。择时通常是很难的,也被证明是无效的,因此简化为“好公司+好价格”。

由于指数基金是购买了一揽子股票,因此不存在对“好公司”的分析和判断;由于投资指数基金通常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因此也不存在“择时”的困扰。于是,指数基金的核心就只有一个——估值。

3.指数基金估值更简单

对于任何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都涉及到对每一只持仓股票的估值。投资者对每只股票的估值,可能都存在一定“偏差”。而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股票,适用的估值方法并不相同。

与股票相比,指数基金的估值相对简单。根据格雷厄姆的观点,盈利收益率大于10%,且高于同期无风险利率2倍以上,即可视为低估。

也就是说,当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满足上述条件,即进入低估区间,就可以定期买入,获得一个摊薄的低成本。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是非常可行易操作的。

如果普通投资者自己不会选股,那他选择指数基金,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办法。当然,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找到市场上优秀的基金经理。比如说,奥马哈就有很多亿万富豪,他们都不懂投资,但是他们在很早就投资了巴菲特,所以什么都不用干,也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我们能找到50年前的巴菲特,把钱交给他,当然也是很好的致富路径。

除了投资,巴菲特对人还有哪些影响?

王冠亚:张磊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是创业者,只不过恰好是投资人。借用他的话,我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只不过刚好以投资的形式来体现。所以,我觉得巴菲特的理念,不仅仅是适用于投资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不投资的,那他能否从巴菲特那里汲取营养呢,我觉得也可以的。

比如说:投资看重估值和质地,也就是“好价格”和“好公司”两个维度,其中“好公司”是更重要的标准。那运用在生活的场景,你如何选择工作呢,是选择当下最赚钱的呢,还是自身最感兴趣的呢。眼下能赚多少钱考虑的就是性价比,而是否感兴趣考虑的就是基本面。从投资的角度去理解,我认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应该排在首要位置。

再比如说:我们知道财富的复利效应,只要方法是正确的,只要路走对了,以后随着基数越来越大,同样的收益率,财富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其实知识的复利也是这样的,你看10本书,可能收获不大;看100本书,可能就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所以,人生的成长并不是非线性的,努力、努力、再努力,等过了临界点,人生就会迎来新境界。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