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决胜脱贫攻坚 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保险内容包括

2023-09-11 16:58:2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2001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规划开发纲要(2001-2010)》,进一步将贫困村作为扶贫对口单元,并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作为扶贫对象。这里,国家的扶贫对象是贫困县和贫困村。2011年,国家在新的扶贫开发纲要中提出,要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并在全国确立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这一阶段,我国以大大小小的贫困地区为扶贫对象,从县到村,再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深入的区域扶贫开发。

2.区域扶贫开发的成效

区域扶贫开发是以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相对差距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也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贫困地区在粮食、农业生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执行期间(1994年-2000年)为例,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592个)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7.0%的年均增长速度;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9%,是全国平均增长速度(0.6%)的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速高2个百分点。2001年-2010年,国家将扶贫开发的重点转变为既扶县也扶村,带动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农村高3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比如,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变化方面,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村村能收看有线电视、能上网。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1986-1995年,扶贫投资使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比同一地区的非贫困县快0.9%-2.2%,投资回报率达到11.6%-15.5%。

总体而言,几十年来区域扶贫开发通过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大规模减贫进程,同时也减缓了区域差距的扩大趋势。

二、中国扶贫开发第二阶段:精准扶贫(2014年至今)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此后,精准扶贫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方略。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扶贫对象也从贫困地区的贫困县、贫困村下沉到贫困家庭、贫困人口,扶贫措施也直接到户到人。

1.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

过去的区域开发扶贫政策难以使剩余的贫困人口受益,无法实现2023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国家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区域扶贫开发,贫困人口逐渐从区域贫困转向点状分布,剩余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而此时,依靠区域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能带动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所以对剩下的贫困人口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才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比如,通过对整村推进项目进行评估以及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发现,整村推进项目的扶贫效果显著,但扶贫投资的主要受益对象是贫困村中相对较富裕的农户,而非贫困农户。调研显示,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使平均收入以上的农户的收入和消费年均增加9.2%,而平均收入以下的农户基本没有从该项目中受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不平等程度增加,区域扶贫开发的减贫能力下降,如果不实施瞄准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因人施策的精准扶贫,就不可能实现2023年减贫目标。

2.精准扶贫的目标和标准

精准扶贫的目标,即到2023年解决现有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扶贫的标准,有两个方面:第一,贫困人口的收入要超过贫困线。中国当前的贫困线(贫困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2014年上升至2800元,略高于世界银行标准。第二,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其中,“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强调温饱问题;“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那么,“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是什么?

不愁吃,一方面是吃饭不愁,既要吃的饱,又要吃的健康、有营养;另一方面是饮水有保障。

不愁穿,根据居住地环境,农户有能力自主购买或通过亲属购买,做到四季有换季衣服、日常有换洗衣服。

义务教育有保障,最核心的是家庭适龄儿童(一般15周岁以下)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必须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有保障,最主要是让农户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具体措施有: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看病报销比例;提供慢性病救助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等。

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是保障农户家庭住房安全。比如,不能让农村贫困人口住危房,要通过维修、改造,或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提供保障性住房等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

3.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二,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瞄准每个贫困户,分析其致贫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因人因户施策。

第四,脱贫退出需要评估。贫困户是否真的达到脱贫标准,需要进行评估。这不是各地自己说了算的,有一套评估系统,而且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我们要严防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要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4.精准扶贫的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要采取综合性扶持措施,主要有以下八项:

第一,特色产业扶贫。要使庞大的贫困群体如期脱贫,促进就业是一个方面。而这需要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依靠产业扶贫来实现。

第二,就业扶贫。这主要针对的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使他们得到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

第三,生态补偿。比如,在生态保护区生活的贫困户,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去做护林员,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使他们增收。

第四,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居住在生态特别脆弱地区或偏远地区的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第五,危房改造。要使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一方面是易地扶贫搬迁,另一方面是危房改造。对于不能搬迁的贫苦户,当地政府如果确认他的房屋是危房,就需要进行维修或重建。

第六,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主要是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这实际上超出了义务教育的阶段。比如,针对学龄前儿童、高中生、大学生等,我们都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可见,教育扶贫是全方位的。

第七,健康扶贫。其实,这就是基本医疗有保障。具体包括前面讲到的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看病报销比例;提供慢性病救助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等。

第八,社会保障兜底。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需要社会保障兜底。具体包括低保、大病救助、社会救助等。

5.精准扶贫的难点

在现阶段,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贫困户的“三保障”问题,具体像:如何规避贫困家庭问题儿童(厌学)、残疾儿童的辍学风险;如何确定医疗扶贫中慢性病报销、大病救助的标准和工作重点;如何进一步确定和保障危房改造的对象……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扶贫工作的难点。

在2023年后,如何确保贫困户的收入稳定和促进内生动力将会成为扶贫工作的难点。在脱离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之后,如何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促使贫困户选择适合的产业和就业扶贫方式,而对其他没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的社会保障需要到达怎样的程度,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6.产业扶贫与稳定创收

要保证贫困户稳定创收、稳定脱贫,就要大力发展可持续创收的产业。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是贫困户独立发展产业能力弱的问题。贫困户自身生产能力低下,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他们缺乏必要的资源,同时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虽然难点众多,但产业扶贫由于能够激发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的收入支持,因此在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产业扶贫目前有四种模式:

一是直接带动模式,采用的主要组织方式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这种模式就是让贫困户与有能力的农户混合组成专业合作社后与公司对接。

二是就业创收模式,将贫困户直接安排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有大量非技术性、低强度的工作机会的产业类别之中。重点针对的是弱能贫困户,就是劳动能力有限,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的贫困户。

三是资产收益模式,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金)或农户权益资本化或股权化,相关经营主体利用这类资产产生经济收益后,贫困村与贫困农户按照股份或特定比例获得收益的扶贫项目模式。

四是混合带动模式,是将农户直接就业或参与生产与资产收益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前面提到的三种模式结合起来,这也是扶贫效果最好的产业扶贫模式,既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又能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产业扶贫面临的挑战主要在四个方面:贫困地区缺乏有带动能力的经济主体;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存疑;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贫困户的受益机制措施不完善;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博弈,以及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的市场扭曲和过剩问题。

7.精准扶贫的成效

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精准扶贫成效斐然。主要表现在:

第一,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减贫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249万人减少到2023年551万人,累计减少近8000万人,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以上顺利脱贫。

第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是2013年的1.9倍,年均增长11.3%,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同时,与全国农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3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三,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的居住安全、厕所卫生、饮食安全等情况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8年,贫困地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67.4%,比2012年提高28.2个百分点;居住在竹草土坯房的农户比重为1.9%,比2012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为46.1%,比2012年提高20.4个百分点;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93.6%,比2013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第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贫困地区自然村通电、网络、道路硬化以及公共交通情况有了明显进步。截至2018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81.9%,比2012年分别提高5.9个、19.1个、43.6个百分点。

第五,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卫生所的设施条件和从业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升。2018年,贫困地区87.1%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9.8%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5.7个和10.0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90.7%,比2012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4%,比2012年提高9.0个百分点;93.2%的农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78.9%的农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49.0个百分点。

第六,改变了农村的基础治理方式,驻村帮扶、考核评估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