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对经济、股市、债市有哪些影响?深度解读来了
原标题:央行降准对经济、股市、债市有哪些影响?深度解读来了 | 事件点评 来源:招商基金
事件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我们的解读
01对公告和降准日期选择如何理解?
我们认为,此次降准公告选在周一,其目的或许是给市场充分消化的时间窗口。对于降准日期的理解:今年12月15日,MLF到期量为9500亿。截止2023年10月数据来看,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33.69%,已超过央行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11月份央行已经续作了1万亿MLF,未来2023年1月仍有5000亿MLF到期,续作的操作难度较大,因此选在12月15日降准或是调整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较好的选择。
02本次降准目的是什么?
我们认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03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如何理解?
央行今年多次降准,未来货币政策或走向宽松。降准之后我们将密切关注观察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以及12月15日MLF操作续作量的大小和未来降准的次数。
04本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2023年7月、11月两次降准后,未来或有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策。央行今年通过两次降准、专项再贷款等政策,降低了商业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未来商业银行或可通过降低LPR加点的形式,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05对经济、股市、债市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本次政治局会议及降准落地,指向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考量中短期因素的权重加大。尽管整体的政策基调不变,但政策的灵活性可能将加强,尤其是降准较快落地指向政策意图防止系统性风险出现。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短期在政策的对冲下,对于经济快速回落、地产行业风险“失控”的担忧可能将有所下降。但政策大基调不变,无论是考虑信用宽松的幅度,还是地产政策变化的幅度,政策的向上弹性较弱,经济下行方向不变。
对债市的影响:
短期债市收益率焦点仍然在短端资金利率,本次降准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如果降准后,资金利率继续围绕政策利率,或下行幅度较小,则短期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中期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地产基建对经济的拖累仍将持续。地产政策虽然开始转向“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但如果没有具体而有效的政策落地,房企融资回归中性,是不能扭转地产销售、新开工施工、拿地偏弱的格局。从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角度出发,降LPR利率或成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可选项,这将助推债市在中期继续看涨。
对股市的影响:
短期来看,市场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下降,同时稳增长预期略有明确,不排除短期市场会炒作稳增长相关的品种。但中长期来看,考虑到本轮政策不会“走老路”,政策宽松更可能是结构性、有针对性的,在当前阶段,我们依然看好在PPI的下行的背景下,相关制造业企业的盈利恢复,依然看好先进制造业等政策长期支持的方向。同时,在疫情得到逐步控制的背景下,看好受疫情压制程度较大的行业的未来表现,看好这些行业盈利端的恢复。
本资料仅为本公司与渠道、客户沟通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