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中特估还是很低估!招银理财袁尧:如果以债券收益做衡量,配置高股息资产的回报会远远超过 1、如果你始终都以债券的回报作为尺子,对组合里所有的资产进行衡量,就能够把整个组合管好。我组合里比较多的是高股息类的... 

2023-07-19 01:07:36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中特估还是很低估!招银理财袁尧:如果以债券收益做衡量,配置高股息资产的回报会远远超过 1、如果你始终都以债券的回报作为尺子,对组合里所有的资产进行衡量,就能够把整个组合管好。我组合里比较多的是高股息类的... 

来源:雪球App,作者: 聪明投资者,(https://xueqiu.com/4406747817/255858916)

1、如果你始终都以债券的回报作为尺子,对组合里所有的资产进行衡量,就能够把整个组合管好。

我现在组合里比较多的是高股息类的资产,拿这个尺子来衡量,它的刻度是远远超过债券的回报。

2、左手是没有任何信用风险的债券,做好利率波段的工作,右手拿些特别高分红的公司,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组合配置。

3、我比较了一下巴菲特“日特估”的这些公司,到目前为止的平均分红率是4-5%,“中特估”特别是以港股为例的公司,分红率是8-12%。这么高的分红率,为什么我不拿?

我对这类(中特估)资产的信心还是非常充足的。即使到现在我依然没有觉得高估,还是挺低估的。

4、我的理解,公募基金更像是一个工具,这把刀你要会用,用得不好就是把自己砍一刀,用好了就是倚天屠龙刀。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里,怎么用这把刀,是你要对这个事情有一个非常充分的认知。

5、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卷,放慢自己的节奏,特别是在投资上的节奏要放慢,放慢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护城河。

在长期没有机会的过程中,要学会保守稳健的投资,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击即中。

招银理财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袁尧,在近期一场线上交流中做了含金量很高的分享。

近年来,在权益市场的波动中,“稳健”成为了市场热词,随之印入投资者眼帘的还有银行理财产品。

在大家还用老眼光审视时,银行理财早已不是当年的“一只非标打天下”。

袁尧在交流中介绍,招银理财目前在股票上的人员配置,相当于一家中大型公募基金的配置。

他表示,如今的理财产品更像是把市场上能用的策略或者资产,综合配置完了以后,给客户的一个财富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从事银行资管、银行理财业务20年的老兵,履历中自带“万亿大佬”光环的袁尧一直耕耘在银行体系中,做过外汇、黄金、衍生品交易,经历过多轮牛熊,更是众多公募基金的“大买家”。

在这次交流中,袁尧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两个阶段解析了银行理财的变化和优劣势。

袁尧也对自己过去投资做了如实复盘,他坦言经历20年市场之后,发现个人非常渺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要做一件对投资者有益的事情,“首先要保持初心,其次是风险来的时候要有觉察意识,这种觉察的意识是由自己的经验、性格所决定。”

谈到后市,袁尧认为,从2-3年的周期来看,制造业的优势、边际成本的优势,会给中国提供一个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这点上我非常有信心。”他说。

交流中谈到中特估行情,袁尧将自己对高股息资产的认知故事娓娓道来。对于此类资产的本质,他形容道“把这些股票当成一张永续债,是买进去不应该扔掉的东西。”这段值得重点细读。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本场交流的重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银行理财的老兵

问:先介绍一下你的从业生涯。

袁尧:我的履历和成长经历,跟大家接触的这些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完全一样。

我工作到今年正好20年。

2003-2008年在中国银行从事外汇、黄金、衍生品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包括2005年的汇改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

2008年我加入了招商银行,在金融市场部从事银行理财业务。

算是一位较早从事银行理财的老兵。

关于我从事银行理财的经历,可以主要分成几段。

第一段,我做项目的时间较长,从手里审批出去又收回的贷款大约有1万亿,但坏账率极低。这确实也反映出我的性格偏谨慎、偏保守。

第二段,我从2010、2011年开始探索银行理财在混合型产品上的发展道路。

银行理财并非只能做固收、现金类产品,我们从2011年开始,向市场推出了第一只混合型理财产品,此后每年推一只,都获得了良好回报。

有了这个基础,我在2018年重新捡起了银行理财混合性产品。

总的来说,我目前从事的领域主要是银行理财系的混合型产品的投资和管理。

银行理财从资金池化运作转向净值化运作

问:银行理财子在大财富管理行业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和特点?

袁尧:银行理财子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荒蛮生长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2007年,一直到2018年,这个阶段属于资金池化运作。也就是资产投资与客户兑付的收益是分开的,并不是一一匹配的。

第二个阶段是净值化运作期。随着资管新规在2023年落地之后,银行逐步转向了净值化运作。

净值化运作就是募集来的钱投资股票、债券和理财产品,最后的投资结果与投资收益是完全相关,去掉固定管理费后,全部给客户进行对付。

它与公募基金在形态上的展现相似,是一个完全披露所投资产,最后收益根据投资表现向客户兑付。

与公募基金不同的是投资范围略宽。

公募基金无论是股票型产品还是混合型产品,投资的资产主要是债券和股票,但我们可以投资的范围略多一些。

如果对它进行定位,理财产品像是把市场上能用的策略或者资产,综合配置完了以后,给客户的一个财富解决方案。

问:梳理过去银行理财行业发生的重要变化,未来会如何应对?

袁尧:银行进行净值化运作后,最终的净值会完全披露给客户,公布频次以周月为主。

所以,第一个变化是在2018年以后,客户会明显感受到理财产品的波动,这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个变化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与债券、股票资产的价格表现高度相关。

因此,近几年大家会明显感受到,银行理财也会出现亏损,特别是去年。这也会累积一些大家对理财产品的误解。

但市场的波动和客户体验都是一个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事情。

就拿我所从事的混合型银行理财来说,客户的体验决定了产品的销量,竞争是非常激烈。

例如,在2018、2023、2023年的高速发展期间,银行理财要面临来自公募基金的压力。

在这个阶段中,公募基金有两个好做的原因。

第一,它是择时发行,最后净值会跑出来。

第二,公募基金有很多制度红利,特别是在2017、2018、2023年里,打新收益相当高。

大家知道无风险回报率相当于债券回报加上打新收益,这两者叠加在一起,公募基金扣除费用后,无风险回报率可达到7-8%。

在这样一个无风险利率环境下进行股票投资,胜率非常高,安全垫很厚。

而银行理财的打新收益是没有,债券回报差不多,因此银行理财天生就在逆境中生长。

但打新的情况到了2023、2023年开始发生变化,随着打新上市回报率的下降,这部分无风险利率的套利空间迅速衰减。

2023年开始,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在起点上拉平了。

但我们又面临了第二个问题,股票与债券的投资回报都在迅速衰减。

在经济过了较高增速时期之后,股票的投资回报和债券的投资回报,一方面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市场遇到了不太顺利的年份。

所以,我们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适应这样的挑战和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策略进行调整。

左手是没有任何信用风险的债券,右手拿特别高分红的公司

问:现在的团队是如何面对大环境变化的?

袁尧:我们重新思考银行理财在客户心中的定位。

我的理解是,银行理财在客户心里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偏向绝对收益的产品,这与公募基金天然存在很大差异。

我与很多投资者讨论过购买银行理财的初衷,大部分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回报,并没有想过赚大钱。

这与这几年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全匹配,这几年股票整体波动非常大。

所以我们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方面,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首先是股票策略。

从绝对收益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在银行理财体系中,股票的选择与公募基金存在很大差异。

我把股票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成长股,这类股票是许多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

第二种是属于成熟期的公司,典型的例子有伊利、美的、格力等。

第三种是类债的公司,这类公司实际上能赚大钱。

我举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长江电力。

大家拿K线图来看,过去十年长江电力的年复合回报为12%,波动率极小。

不过长江电力在公募基金体系中,特别是近几年的新出公募基金里,基金经理绝对不会碰,因为他们要排名,要相对收益。

但从银行理财角度来看,头寸重点就应该放在这类成熟期的公司以及类债的公司里。

如果我们在未来的5-6年,以年复合回报8-10%为目标,去找这样的公司,将这些公司作为股票的底仓,整个股票部分的盈利将不会那么困难。

这些资产非常适合个人投资者,以及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者进行投资的。

以行业为例,例如运营商公司、煤炭类公司以及石油类的公司。

这些公司当我们去看A股和H股时,尤其是H股,可以明显看到它们的股价从2023年的12月31日开始稳定上涨,基本是一个稳定的45度角。

这些公司每年给股东的分红回报率是8-12%,为什么我不躺着去买这些公司,而去选择把重要的头寸投向成长方向?

所以,我们会把头寸放在这些稳定的公司里,守正的东西做好了,我的目标回报达到8-10%就可以了。

债券投资部分,我们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