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基金清盘了,我的钱还能拿回来吗? 理财基金亏损卖出会怎么样吗

2023-07-20 19:31:29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基金清盘了,我的钱还能拿回来吗?

近期,昵称看到很多基友在问:“我的基金为什么卖不出去了?”,“这基不让卖是怎么回事?”,“钱就这么没了,咱们是不是被骗了?”。

看来还是有很多基友不明白基金“基金清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今天昵称就重点讲讲什么是“基金清盘”!

你说这好好的一只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我们打开全市场的基金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昨天这只基金它还躺在基金列表里,今天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其实这个莫名其妙的消失就是基金清盘。在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中提到了基金清盘的条件后,公募行业就陆续出现了基金主动清盘的情况,所以基金清盘也不算是一件稀奇的事了,而去年由于股票市场行情的不理想,因此出现了大批清盘的基金。

根据Wind 的数据显示,截止至 2018年12月,2018年全年就已经有370只基金宣布了清盘,其清盘数量远超近15年来清盘的公募基金的总和,可见去年基金市场的战况有多么惨烈。

那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金清盘到底是怎么界定的。

根据金融名词上的定义,基金清盘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清盘时刻由基金设立时的基金契约规定,持有人大会可修改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清盘时间。

所以基金清盘简单地理解就是“大家把钱分分,各自散了吧!”

那么你也许会问:“凭什么嘛!基金公司你说解散就解散,我不要面子的吗!”

当然那些大佬们在设立“基金清盘”机制之初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又给基金清盘划了红线,只有满足所有的条件才能允许基金清盘,否则没门!

基金清盘的条件:

1、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职责终止,在6个月内没有新基金管理人,新基金托管人承接的;2、基金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3、连续60日出现基金的总资产净值已逼近或已跌破5000万元的;4、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终止;5、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可以看到,基金清盘的条件有三个必要时间和三个必要数值。“6个月”,“连续60日”,“合同生效三年”。不管你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有没有达到100人,基金的总资产净值是否跌破5000万元,必须连续60日,而发起式基金则需要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净值低于2亿元才能宣布基金清盘。

常见的有提前清盘和到期清盘两种:

提前清盘则是当基金触及平仓线,在经过份额持有人、管理人、托管方一致协商决定后,终止基金合同,基金进入财产清算。

到期清盘常常存在于封闭式或保本基金之中,到期后基金如果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对基金的存续要求,则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终止。

而基金清盘后就需要进入财产清算程序,届时就不能办理申购和赎回业务。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基金财产清算的期限为6个月,还可能因为基金持有的证券流动性原因而延长。

其清算流程为:确认清算理由,确定基金终止日,确认基金清算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确定清算人,变现基金资产,归集清算资产,发布清算公告,制作《清算报告》,开始清算,协会系统开始清算。

那么最后就说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点了,我们的钱会不会因为基金清盘拿不回来呢?

因为我们投资的钱都是存在托管行的,所以清盘并不是基金公司把这笔钱吞了或把这笔钱弄没了,即使是基金公司破产了,这笔钱依旧存在(这在之前昵称所说的“基金公司破产了,我的钱还在吗?”中提到),所以我们的钱都还在,不管它是私募还是公募,除非你买到没有法律保障,没有独立托管账户,小作坊搞得假基金了。

但是不是就是不亏钱了呢?那也不是,既然这只基金能做到清盘,肯定存在一些问题的。或基金业绩实在看不下去,持有人都跑光了,或基金经理都看不下去“跑路”了,所以这个风险还是存在的,不仅可能赔钱还可能赔上时间,毕竟它还需要清算,少则就耗你半年的时间,但钱是可以拿回来的。

既然基金存在清盘风险,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开这类基金呢?

从基金清盘的条件就可以看出,首要条件就是规模!只要基金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基金清盘的概率就变得非常低了,所以我们在选择基金时尽量选择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基金,也尽量避开机构持有人占比过大的基金。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