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股指期货 指数基金

2023-07-21 15:15:53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对冲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是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重要目的之一。我国自2010年4月正式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是否具有良好的风险对冲效应或套期保值效应呢?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应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呢?这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一 相关文献综述

传统的风险对冲理论认为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为1,即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金额相等且交易方向相反的合约,从而一个市场的损失可以恰好由另一个市场的收益冲抵。这实际上相当于假定,期货合约价格的变动幅度始终与现货价格的变动幅度反向地相等。但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上,股票现货的组合结构一般都不与股指期货标的完全对应。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外的相关文献越来越注重对套期保值的技术策略的研究。Johnson(1960)和Stein(1961)等较早提出用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来解释套期保值问题,他们认为,交易者本质上是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资产进行组合投资,风险对冲者根据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方差确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以使风险最小化。Ederington(1979)肯定了上述观点,并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发现计算出来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并非为1。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金融数据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者们采用ARCH模型、GARCH模型等来分析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应问题,如Cecchetti等(1988)采用ARCH模型发现最优套期保值比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aillie和Myer(1991)运用GARCH模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Wahab Mahmoud和Malek Lashgari(1993)、Lien和Luo(1994)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会影响风险最小的套期保值比率。Lien和Tse(1998)以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为对象,运用FIEC模型对其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实证检验。

在国内学术界,王骏、张宗成(2005)运用OLS、B-VAR、ECM和EC-GARCH四个模型,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小麦、大豆、铜和铝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进行了评估。高辉、赵进文(2007)采用选择部分股票与沪深300指数对比的模拟实证方法,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评论。付胜华、檀向球(2009)以沪深300指数替代当时还未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运用OLS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和GARCH模型,在2008年7—9月数据样本区间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组合投资条件下套期保值的效应较佳。高扬、郭晨凯(2011)研究了基于OLS和EC-GARCH模型的套保比率,发现沪深300指数期货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系统性风险。

国内学术界的不少相关文献产生于我国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之前,因而它们要么是以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仿真交易数据为基础,要么是直接以现货市场的沪深300指数来替代,这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精准度。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有一些文献从信息传递和波动溢出等角度对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了研究,也有少数文献运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