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散户亏钱实锤!上交所多年交易数据真相:炒股不如买基金,赚钱还得拿得住! 炒股买基金哪个赚钱的多

2023-07-22 05:53:57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散户亏钱实锤!上交所多年交易数据真相:炒股不如买基金,赚钱还得拿得住!

最近,一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单账户年化收益的统计数据,揭露了一个投资行业的真相:从"超级小散"到"超级大散"都在亏钱!在行业里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具体怎么回事?

据券商中国消息称,该数据显示,A股散户无论是账户在10万以下的“超级小散”,还是资金量在千万级别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单账户平均年度收益均为负值。

具体来看,统计区间内:

市值10万元以下的散户,单账户平均年化收益为-2457元,择时收益为-774元,选股收益为-1532元,交易成本为151元;市值在10万-50万元的散户,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6601元,择时收益为-3018元,选股收益为-2433元,交易成本为1140元;市值在50万-300万的散户,单账户平均年化收益为-30443元,择时收益为-15558元,选股收益为-10171元,交易成本为4714元。

市值在300万元以上的散户平均下来同样亏钱,以及市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级“大户”,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89890元,择时收益为-411584元,选股收益为402271元,交易成本为80577元。

与之相反,统计时间范围内,机构投资者在A股的投资收益颇丰,实现了单账户的平均年化正收益。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为1344.77万元,择时收益为-417.69万元,选股收益为1807.48万元,交易成本为45.03万元;公司法人投资者近三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2344.09万元,择时收益为-1476.64万元,选股收益为3824.46万元,交易成本为37361元。

不难看出,无论是亏钱的散户还是赚钱的机构投资者,依靠择时都无法实现正收益。

那么,基金投资中到底需不需要择时?

择时有多难,华尔街的大佬们早已做出了精准又生动的描述:“要想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飞刀还要难”。

如果再要把这个难度量化,那咱们可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

我们截取wind数据,2005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累计3602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收益高达289%。

但如果错过涨幅最大的几个交易日,累计收益还能剩下多少呢?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05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

结果令人震惊!

每错过5日,累计收益便会出现溜滑梯般的大幅下降。

在错过仅仅25个交易日的涨幅后,累计收益率就会从289%变为-15%!

而25日相比于近15年的3600多个交易日,仅仅只是千分之七。

这就意味着,一旦因为择时而踏空了涨幅最大的几日,你的投资回报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倒亏!想想都可怕!

另外,大部分择时的基金投资者都在亏钱的重要原因——

因为人性在赚钱时贪婪,在亏钱时恐惧。

不管什么基金,即使是指数基金,在低估时投资,也可能会遇到20%的波动。

当遇到5%波动时,大部分投资者还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当遇到10%波动时,有部分投资者开始动摇自己的想法;

当遇到20%波动时,大部投资者都会动摇自己的想法,并且选择亏损卖出。

别说普通散户投资者择时难,即使专业投资者来说择时也很难。

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在2015年-2018年间所有的报告期中,混合基金整体上无一例外均为负择时收益。在2018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里,负贡献水平在4%左右;2018年有所改善,但依然没有转正。

那么,散户投资想拿得住,赚到长期的钱,到底该怎么办?

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基金定投靠谱!

目前,基金定投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介绍两种:平均定投和估值定投。

1、平均定投

平均定投是最常见的定投方式,在固定的时间点投资固定的金额即可,适合初学投资者。

举个例子:在每个月发工资的当天,假定为每月10日,固定投资1000元到某个基金产品上面。

优点:适合完全不懂投资的投资者,不受到任何主观情绪的干扰,也不需要选择所谓的买入时机。

缺点:没有明确的卖出策略,放弃了增厚收益的机会,也是时间成本最高的方式。

一句话来讲,不管市场波动怎么样,只要不是永远下跌的市场,总有回本赚钱的一天。

2、估值定投

估值定投就是按照特定的财务估值指标调整投资金额,适合对投资比较了解的投资者。

举个例子:以最常用的PE定投法为例,根据指数在历史市盈率中的位置调整投资金额。以上证50为例,上证50的历史市盈率平均值是19.01,最高是72.06,最低是9.49。

截至2023年11月18日,上证50市盈率是11.1,对应的低位分为数是83%,与均线定投类似,设定固定的调整比例。

优点:拥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有效降低风险,最大限度增厚收益的机会。

缺点:需要具备较多的投资知识,估值需要较多的历史数据,不同估值指标适合的基金也不一样。

一句话来说,这是一种主动参考估值变化的方式,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如果行业盈利不稳定,大部分估值指标都会失效。

另外,对于基金定投来说,通常我们会希望是一个中长期的投资,因为如果定投周期太短,那么即便收益率高,但是因为本金积累的少,实际上也没有赚多少钱。

中长期若以5年为例,假设我们准备月定投5年,那么将会有60次扣款,那么每一笔本金对于总本金的影响只有1/60;如果是周定投5年,那么将会有240次扣款,那么单个一笔的影响就只有1/240了。

由此可见,为某一笔扣款时候纠结,如果我们拉长投资周期来看,其实大可不必。

因此,不论是已经在定投过程中,还是仍处在观望阶段,某一笔投入,对于期末收益来说的影响都不大,但却是本金累积的重要基石。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定投不仅是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帮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买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