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2023年中国金融十大事件盘点 国内首家外资保险公司

2023-07-26 01:41:40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2023年中国金融十大事件盘点

文/彭晓钊、肖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

2023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面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金融业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走过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非凡一年,实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开篇。

1.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2023年初,央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加2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信贷增长缓慢地区。3月,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两项直达工具延期至年底。7月,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9月,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12月,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将两项直达工具转换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1年期LPR下降5个基点;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综研评论:我国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得以充分体现。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当美联储等发达国家央行逐步退出货币宽松,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在延续总体稳健基调的同时,注重发挥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升应对宏观形势变化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下半年,货币政策微调预调节奏明显加快,先后两次全面降准,向市场释放约2.2万亿元资金,同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适度让利实体经济,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重点领域支持。

2.数字人民币试点“多点开花”,全面应用指日可待

2023年,数字人民币测试范围有序扩大,已形成涵盖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和2023北京冬奥会场景“10+1”试点格局;累计交易金额达到620亿元,已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对公钱包1000万个;已有超过155万户商家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累计交易1.5亿余笔,涉及公用事业、餐饮服务、交通、零售及政府服务等多个领域。

综研评论:“技术+商业”才有可持续的未来。顺应“实物货币—称量货币—纸质货币—电子货币”演进发展规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速推进数字化法币研发项目。我国数字货币计划从2014年央行成立研究小组至今,基本完成理论初探、框架建立、研发设计阶段,初步验证了在理论政策、技术和业务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已进入场景应用试点向“纵深化”发展阶段。数字人民币作为升级版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兼具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合规性等多重特性,但是要在国内移动支付高度普及条件下推广使用,仍须在场景应用领域寻求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