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在A股市场上市的ETF 基金是否会退市或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退市,退市时持有者手上的份额会发生什么变化? 理财基金和股票一样吗知乎

2023-07-26 13:55:33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国内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清盘事件尘埃落定。长盛基金日前公告称,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510700,下称“上证市值百强ETF”)份额持有人大会已于2015年10月12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上证市值百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终止上市并终止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由此,国内第一例ETF退市落定,自2015年10月14日起,上证市值百强ETF进入基金财产清算期,不再接受投资者提出的申购、赎回申请。

这并非今年第一起公募基金清盘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8月份以来,这是国内第五只清盘的公募基金。在接受采访的多位基金业人士看来,基金清盘正变得日益正常,未来一段时间倘若市场环境不发生变化,清盘案例还会增多。

为何要清盘?

上证市值百强ETF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基金资产共计2041万元,基金份额621.3677万份,其中,第一大持仓机构中信证券持有299.4万份,占比48.19%。

根据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当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公司可申请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是否清盘。

另一方面,业绩考核也是ETF清盘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众多周知,ETF这类指数基金的考核并非是绝对净值增长率,而更看重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度。“对散户而言,ETF是投资指数的最好工具,投资者看好指数买进ETF,希望分享指数上涨的收益。但迷你ETF因为交投清谈,经常在二级市场与指数走势发生较大偏离。”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指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该基金经理称,对专业投资者也一样,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套利交易投资者,没有成交量就是最大的风险,即便折溢价率再高,但没有成交,也没办法获得套利收益。

公募基金清盘趋于常态

自公募基金行业推行注册制之后,发行产品进程大幅加快,这也让迷你基金的壳资源变得廉价。

虽然是国内首只清盘的ETF,但上证市值百强ETF已经是今年8月以来第5只清盘的公募基金。此前,国投瑞银瑞易货币市场基金、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优选(QDII)、中原英石货币市场基金等4只基金陆续发布了拟终止合同议案,先后进入清算进程。

同样作为股票型基金,上证市值百强ETF的退市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在6月15日市场大调整以来,股票型基金跌幅居前,一批市场投资者离场,使得成交量锐减,这也造成了持有人的不断流失。这也坚定了基金公司“断臂”的决定。

股票型基金如此,货币基金业亦如此。同样,伴随着货币收益率的不断降低,今年以来多只货币基金在走清盘流程中,也提到了市场环境的考量因素。

今年9月,中原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原英石”)拟对中原英石货币基金清盘。中原英石货币中报中也提到了这一变化:“2015年下半年很大可能是经济向下、通胀无忧,财政政策可能依然为稳增长托底,货币政策或将继续降准降息。宽货币、宽信贷。利率债向下,信用债黑天鹅事件事件需要关注,回购利率也可能维持在相对低位。”

华南一家大型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从收益率角度来看的话,货币基金的牛市确实已经过去。而此前,摩根士丹利华鑫货币、国投瑞银货币基金在拟清盘理由中均提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财)

市场向好基民不想清盘

今年以来还有超过1200只私募基金产品清盘,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

对于公募私募基金屡遭清盘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牛市以来涌现了太多的基金,而随后而来的大幅调整对许多基金来说是个考验,投资毕竟是一件比较专业的事,从这个角度讲,行业洗牌也是合理的。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其实清盘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好事,基金规模过小,基金公司的维护成本很高,有些甚至是赔钱赚吆喝,这样的基金留着也没有意义。

但是对此投资者却有些不满意。有投资者认为,清盘看似止损,但其实带有强制性质,一旦基金清盘,将以最后一天的净值还给投资者,相当于强制赎回。如果是亏损状态,则是将账面亏损变为现实,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先前投入也将打水漂,再也没法以时间换空间了。

部分基民则认为,止损最好还是由投资者去选择,如果投资者愿意止损,那么可以选择赎回,如果不愿意则可以长期持有,长期来看A股的走势还是重心不断上移的,赚到钱还是大概率事件。

沪深两市限售股

本周解禁市值规模近800亿元

第1财金专讯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本周(10月19日至23日)两市共有20家公司共计77.86亿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近800亿元。

据西南证券统计,本周沪深两市解禁股数共计77.86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1.40%,其中,沪市71.29亿股,深市6.57亿股;以10月16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市值为799.49亿元,为年内单周解禁规模较高水平,其中,沪市7家公司647.55亿元,深市13家公司151.94亿元。

沪市7家公司中,中国电建10月19日将有63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按照10月1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524.16亿元,为下周沪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宏发股份和华北制药,解禁市值分别为72.20亿元和23.94亿元。

深市13家公司中,华数传媒的限售股将于10月19日解禁,解禁数3.97亿股,按照10月1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122.98亿元,是下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陕天然气和漳州发展,解禁市值分别为12.76亿元和7.36亿元。

此次解禁后,沪市将有亚宝药业、宏发股份、郴电国际,深市将有陕天然气成为新增全流通公司。

统计显示,本周解禁的20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限售股在10月19日解禁,解禁市值704.02亿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88.06%,解禁压力集中度高。 (新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