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宁德时代股票还能买吗? 现在买股票基金安全吗知乎

2023-07-28 10:05:51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宁德时代股票还能买吗?

大家好,我是清流,一个陪大家在股市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

2月10日盘后央行披露2023年1月社融总量高达6.2万亿,同比多增9816亿,创历史新高。

不约而同的各路分析师将社融数据解读为超预期:如《 总量超预期,发力稳增长》《社融超预期回暖》《社融为什么这么红》......

结果一片超预期之声,也没能把A股拉起来,今天全市场4037家下跌。

股民、基民跌得心态都快崩了。

现在国内的机构真的连脸都不要了,

为了冲业绩、冲排名,大力宣传新产品,包装明星基金经理。

看好就抱团推,不看好就抱团砸!有点风吹草动就跑,被迫害妄想症似的。

我就想问问:那几位能看到2050年宁德时代的研究员们,不知道腿有没有给打断了。

2023年曾经有一份关于宁德时代的研报火遍投资圈:

证券分析师xxx等发布的《宁德时代系列之二——储能篇:第二“增长曲线”的终局探讨》

研究员对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到2060年的营收中枢给出了预测,约为1714亿元。

最近宁德时代大跌,机构开始唱空了。x创证券表示:宁德时代的股价自高点回调的幅度也不小了,是否跌到位是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宁德时代还会跌吗?还能跌多少?

我们认为,2023年贵州茅台的走势与2023年宁德时代的走势有较强的相似性,参考贵州茅台的走势来看,宁德时代短期可能并未见底,逢高出货是优选。

2月11日,宁德时代股价再次下跌5%,报收489.99元,以2023年12月的最高692元/股来看,跌幅超27%,市值蒸发超4000亿元,目前市值1.14万亿。

2023年新能源股票在基金经理不断的堆钱买入的情况下节节攀升。

曾经的泡沫有多大,近日跌的就有多惨烈,只能说现在的机构连脸都不要了……

宁德可是A股仅次于茅台的第二大市值股,一万多亿的流通市值,被砸这么狠,只能是机构下的黑手了,

什么时候机构调完了,新能源就止泻了,创业板也能止跌了,市场情绪也能好转了。

新能源这波残酷的行情表示出机构资金高低切换的意图不能更明显了,

清流之前已经分析了切换的逻辑:重要变化,注意调仓!

在稳增长时期,资金就更倾向于流入低估值传统行业,

一来是现阶段拉动经济的主力,二来也是为了避险。

今天清流从基本面和估值层面简单聊聊宁德时代以及现在该怎么应对如此极端的市场行情。

宁德时代上市仅3年,涨幅 20倍,市值1.3万亿,老板成了香港首富,市值仅次于茅台,成为了基金持仓中比例第二大个股,上下游企业都被尊称为“宁资产”。

一、宁德时代的基本面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1、主营业务

宁德时代的业务包含三大块: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a、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的主打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这三样东西并非电池的组成部分,而是电池在不同场景下的形态。最小的单元就是电芯,多个电芯被一个外壳封装就形成一个模组,而多个模组被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共同控制或管理起来后,就形成一个电池包。

b、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包括电芯、模组、电箱、电池柜,主要用于电能存储,可以克服风能或太阳能发电不规则的输出特点,跟踪计划削峰填谷,有效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用电需求之间的平衡。

c、解决方案

乘用车,商业应用,循环回收。

2、行业情况

一家公司好不好,竞争优势(护城河)很重要,但一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护城河,需要先对行业有所了解,知道行业需求的护城河是什么。

a、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如图所示,灰色部分是宁德时代涉及的业务。其中上游的话语权较大,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成本大项,占比42%,其次是隔膜(30%),负极材料(12%),电解液(5%)。

根据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可以把电池分为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如果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则是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差,多用于新能源私家车中,而磷酸铁锂电池相反,所以用于公交等商用车中。两种技术路线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市场份额各占一半,网上很多讲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的,很没意义。

b、装机量。就装机量而言,宁德时代在行业内也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

2月7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宁德时代连续五年登顶。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连续第五年登上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的宝座。宁德时代业绩预告2023年净利润为140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150%-195%,打破了该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利润记录。

值得关注的还是,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最高的前十家企业大多来自中国和韩国,其中共有6家中企、3家韩企。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出色业绩表现,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也有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c、此外就是下游客户资源。因为整车厂对供应商有认证要求,成为合格供应商需要2-5年时间,客户粘性很强。也就是说,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就是其竞争优势本身。

宁德在2023年以来,已锁定多个长单,包括拿下特斯拉4年订单、与长城汽车签署10年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获奔驰商用车7年订单、以及供货大众、现代、劳斯莱斯等,为该公司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新能源行业没有问题,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不变,宁德时代自己不出什么大的问题而导致下游客户实在是不得不把它换掉,那么宁德时代确实具备较强的护城河。

3、财务指标

从盈利能力上看,宁德时代现在生意本身的回报率并不是算高的,扣非ROE不到10%。由于上游涨价,公司的毛利率也逐渐降低,净利率现在只有12.13%。

从营运能力上看,总资产周转率也不高,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明显,初步判断宁德时代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

从杠杆率上看,最近3年的权益乘数是2.1、2.4、2.26倍,有不少的有息负债。

简单看一下资产负债表:当下(2023第三季度)有800多亿货币资金,200多亿应收账款,300多亿存货。货币资金占了总资产32%——这是一家有钱的公司。

所以宁德时代的总资产周转率是被很多现金拉低的,剩下的较大的科目就是将近800亿的应付款项了,带息债务的占比很小,就不用太担心了。

再对比几个重要指标的增长率,可以发现从2017年开始至今,净利润(扣非、归母)的增速都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疫情前那几年的增速都很高。

净资产的增速略低于净利润增速,但是到了2023年,净资产增加很多——主要是暴增了200亿的新增股东溢价出资。

2023年春节前夕,宁德时代刚刚交出了一份历年来最好看的业绩预告。按照宁德时代发布了的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40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150.75%至195.52%,为该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盈利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净利润为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0%,以此测算,其第四季度净利润预计将达62.49亿元—87.49亿元,这一数字甚至几乎相当于上汽集团全年利润,展现了宁德时代极强的吸金能力。

总而言之,宁德时代的财务报表呈现出很明显的成长股特征,表现在极高的营收增长率上,但净利润增长率还没有赶上,也就是对外投入的钱也很多。2023年,公司应该是实行了再融资,净资产又增加了,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就被拉低了。

二、宁德时代的估值

宁德时代的估值高不高?到底该如何判断!

在资本市场上,通常有个默认的原则,就是当一个资产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内在价值”时,那么这个资产就存在泡沫。

被誉为继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之后的第三代“价值投资大神”的塞斯·卡拉曼认为,凡是不能带来现金流的,都是投机品。必须找到内在价值作为锚,才能知道一个资产有没有泡沫。

他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投资工具——估值锚。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在面对看似“泡沫化”的资产的时候,决策就会更加理性。

在股票的二级市场上,最常用的估值锚就是,PE(市盈率)体系。所谓市盈率,就是每股股价/每股利润。意思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和盈利水平,要多少年才可以收回成本”。

比如比亚迪,目前的市值 7138亿,2023年的利润预计是 45.7亿。假设未来利润不变,大概需要7138/45.7=156年收回成本,也就是说市盈率是 156倍。

市盈率反映的主要是资产价格的水平,你还不能说“估值是否合理”,比如说盈利增长快的当然要估值高点,而盈利增长慢的估值就得低点。

2023年 2月3日,宁德时代就创下了 682元的股价新高,对应市值1.6万亿。这个估值怎么算出来的呢?有分析师进行“事后论证”,说这是以 2060年宁德时代的业务营收来估算的,当然此事被传为冷笑话。

因为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科技公司能保持那么长时间的竞争优势,更何况2060年主流电池的技术会是啥样子?到底是三元还是磷酸铁锂?是固态电池?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估计连最顶尖的科学家也很难给出答案。所以用 40年这样的周期来作为估值锚,很有点“拎着头发上天”的感觉。

那对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到底应该怎么估呢?分两步走:

第一步,可以先假定企业在 3年、5年甚至 10年后达到成熟期,进而估算其利润。第二步,用 PEG给予合理估值。

而按照中国人的投资期限,持有个 3-5年的,就算是有耐心的中长期投资者了,所以现在就用 5年给宁德时代“定个锚”。

首先,估算宁德时代在 5年后的利润。中国政府对电动车行业的规划:2025年的时候,要求电动车要有 20%的渗透率。即预计市场规模是 3500万辆,电动车是700万辆。乐观点算 800万辆。一般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那么 2025年全球电动车的市场规模就是 1600万辆(800*2)。

再看回宁德时代。现在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有率是 32.6%,假设它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继续攀升,2025年市场占有率可以到 50%(宁德的市占率是从 2016年的16%涨到 2023的 32.6%的,按照这个增速算 2025年市占率达到 50%),也就是给全球一半的电动车提供电池。

那利润多少呢?是 384亿元人民币。

2025年,全球 1600万台车总的用量大概是 960GWh(即 1600*60,平均单台电动汽车带电量是 60Wh)。宁德时代市占率 50%,所以出货率 960*50%=480GWh。每GWh的利润是 8000万左右,2025年的利润是 480*8000=384亿。

接下来,假设宁德时代在 2025年已经逐渐到了成熟期,PEG应该接近于 1(按林奇的标准)。然后再假设从 2025年开始,仍然能以 30%的年增长率增长数年,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市盈率30。也就是说,2025年的时候,宁德时代的盈利应该是 384亿、30倍的市盈率,可以得到 2025年宁德时代的“合理估值”是多少了,1.27万亿,而当前宁德时代的市值是 1.2万亿。

三、宁德时代的隐忧和未来

上面刚刚提过,近期宁德时代公布了一份十分靓丽的财报预告, 1月27日晚,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亿元至165亿元,同比 增长150.75%至195.52%。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各家锂电池厂都在大规模扩建产能,未来锂电池产能忧虑难以消除,另外作为锂电池厂家,下游转嫁成本存在一定难度,可上游的碳酸锂、氢氧化锂、隔膜和电解液价格大涨,不少电池厂毛利率下滑,宁德时代虽然凭借行业地位,在议价上具有更大话语权。

但是未来毛利率如何演变,市场可能没有达成共识,可是股价大涨,宁德时代超百倍市盈率还是显出较高估值。

市场乐观情绪支配下,投资者可以忽略高估值,一旦市场情绪转向,高估值就成为最大致命伤,估值回归就像万有引力吸引物体落下地球一样不可避免,关键是这个估值多少才是合理,是与投资者的信心不无关系的。

现在A股外围有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困扰,内部有IPO和再融资常态化带来的抽资压力,投资者信心明显受损。

特别是近期围绕宁德时代大跌,市场各种传言不断,一个是传言“宁德时代正在美国向专业机构求助,咨询其被美国制裁的可能性。”

但是宁德时代已经予以澄清,昨天甚至社交媒体有传闻称,近日有大型险资专用账户赎回中欧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的基金份额,据称葛兰管理的基金被赎回了400亿。因为其在高位布局了不少宁德时代等高位品种,这个传言极其不可信,因为机构份额可能没有那么多。

2023年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涨主要由基本面超预期推动,不得不说新能源是具有政策导向的行业,低碳、绿色发展是长期目标。2023年从政府到企业都实施了较为激进的措施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需要适当的纠偏,短期的估值收缩是正常现象,需要精细化把握业绩和估值,进行结构性选股。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大方向,还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大方向,都不会变。

四、最后聊聊2023年市场投资机会和策略

2023年的投资主题,其实就是zc托底,与经济下滑的对抗,这会让市场充满分歧。开年之后的市场调整,其实也正好反映了这种分歧,当经济下滑超预期的时候,高景气行业的高估值,就无以为继。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机构的大量资金在争完业绩排名,就开始调仓换股。为2023年的行情做好准备,基本调仓思路就是从高估值向低估值流动,从高景气向逆周期流动,从想象空间向确定性收益流动,大家的行为产生共振后,市场的走势就比较悲观,短期之内回撤幅度不小。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会依旧继续这个行情,所以我们在年初的判断就是,今年价值优于成长,指数优于行业。稳增长预期之下,指数出现上涨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有些行业可能会跌的稀里哗啦的,所以大家要小心防范这种风险。

比如清流反复强调的,高景气赛道:新能源、光伏、芯片、半导体、军工,这些东西要格外留神,在2023年回撤幅度可能会很大。但是也无需太过悲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一次回调都是在酝酿新一轮行情,他们大幅回撤后,可能会迎来重新布局成长的机会。

赛道股虽说兼具高成长、高景气等优点于一身,但终究逃不过投资者的恐高情绪。回头去看基本面,不管是杀估值也好,杀业绩也罢,只要逻辑没变,每次回调即是倒车接人。

此刻大伙更需要冷静的看待问题,做足基本面研究工作,比如各大券商、权威金融机构的研报都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料。

清流最近也拜读了几百份份研报,其中由中国银行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可读性颇高,依据来自两方面:

一是该《白皮书》自2018年发布以来,历年对行情的“预判”准确性较高,比如:2023年初在市场极度低迷之际建议超配A股,2023年预判权益类资产和黄金是首选,2023年建议超配商品、权益资产。

回头看一一验证,当然这也给2023年的《白皮书》提供了“专业认证”;

二是该《白皮书》从宏观视野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状况,并从中观角度透析行业基本面,再通过微观视觉给出全球各类资产配置建议,其投资分析体系具有教科书般的参考价值。

具体到2023年的配置建议,权益类资产方面看好A股以及港股:

1、文中基于货币政策流动性考量,结合全球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为锚,建议超配估值适中、盈利增速仍旧具有竞争力的A股。具体到细分行业方面,看好专精特新、科技创新、高端制造;

2、2023年受政策层面多重利空轮番冲击,表现全球垫底的港股,2023年白皮书中给予超配建议。

其中,短期基本面承压的科技板块,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确是布局的入场点,看好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恒生科技指数;

此外,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受集中采购影响的政策利空逐步释放,经过此轮杀估值性价比提升,叠加行业的成长性考量,同样给予买入建议。

其余资产方面:债券看好A股市场可转债;大宗商品中的原油;外汇方面的美元、澳元等。

此外,这里需要明确一个观点。我们拜读机构们的研报并非让大家去无脑“炒作业”,对比他人的“卷子”,查证补漏、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是最终目的。

五、我们投资者该怎么办?

最近的市场,我估计不少小伙伴有这样的感慨:机构们高喊的跨年行情似乎没有到来,相反跨了年后就变脸了,A股市场简直太难了,不想玩了,钱要全亏完了,心态都快崩了!

大家一定非常奇怪:为何2023年A股这么惨,国内流动性不是放松了,社融不是释放如此大幅度的利好,为何还是跌跌不休?

核心还得从宏观上面找原因:重大利好,央行降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与海外差别过大,我国是经济衰退叠加流动性宽松,海外是经济过热叠加流动性收紧,全球的通胀水平达到数十年以来的新高,美联储是不得不加息,否则泡沫会越来越严重的。但是,海外的宏观经济环境,过分强烈得映射到了A股。

举个简单的例子:宁德时代连续下跌,其实反映的并不是A股宏观环境,而是全球加息,对全球高估值成长股的杀估值。

我国宏观经济不行,理论上顺周期机会不大,海外加息杀估值,导致成长股也萎靡不振,周期成长都萎靡,整个市场似乎逻辑最硬的只有一个:基建。

清流个人认为,2023年的市场虽然仍有一些可为的机会,但比过去几年,要更加稀少,也更加考验真正的投资能力,同时,2023年我们面对的挑战,可能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