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深度探究:小米股价为何跌跌不休?强行造车能挽救小米吗? 今天黄金为啥跌了那么多股票

2023-08-06 09:08:06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深度探究:小米股价为何跌跌不休?强行造车能挽救小米吗?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反做空信息中心  研究为尚

作者|刘工昌

最近的小米股价,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暴跌。

截止2月18日下午4点,小米的股价是16.140港元,总市值4036亿。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17港元/股,但上市即破发,2023年9月2日小米集团股价一度跌至8.28港元/股的最低点。后历经反复,曾于2023年1月达到35.9港元的高点,但到现在一年时间,小米的股价已跌去一多半。市值蒸发超过485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52亿元),小米老总雷军也因此被送上2023年最惨富豪的第三位。

通常说来,一家公司股价腰斩,甚至跌破发行价,往往是这家公司运营出现了大问题,像人们熟知的恒大、华夏幸福等,小米又是怎样呢?

现在已步入2月底了,小米仍未公布2023年全年财报,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已公布,我们来仔细看一看。

值得谨慎乐观的三季报

2023年11月23日,小米公司公布三季报。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8.2%,环比降低1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8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利润51.756亿元,同比增长25.4%。国际会计准则下利润下降是指小米对外投资的上市公司(主要是投资收益部分被爱奇艺的股价下跌给亏去)在三季度股市下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即股票浮亏的影响。

也就是说,小米除了在投资方面有亏损除此外,实际上小米去年三季度财报是呈现向好方向的。

下面是小米2023年于2023年各指标环比具体情况。

下面是小米近4年来三大品类营收总体状况。

我们看到,除了智能手机业务增长相对缓慢以外,另两大类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包括其他都呈现较大增长,所以整体营收也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状况。

前三财季(Q1+Q2+Q3)维度:

如果看前三财季同比,那么表现依旧稳健

2023 Q1-Q3 同比 2023 Q1-Q3,智能手机营收由 1095.56 亿人民币大涨 44.6% 至 1584.05 亿人民币,也是所有品类里增长最多的(除「其他」外)

IoT & 生活消费品增长则排在第二(除「其他」外)营收由 463.56 亿人民币上涨 29.2% 至 599.14 亿人民币

第三财季(Q3)维度同比

前三财季(Q1+Q2+Q3)维度:

单看Q3同比,那么智能手机占比从2023Q3的66%降至61.3%,接近2023Q3水平,“IoT& 生活消费品”;目前看来成效非常显著,2023Q3相比于2017Q3,已经增长到了四年前的3.68倍!营收也突破了200亿人民币,这其实是在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前三财季其实更能说明问题,智能手机占比从2023Q1-Q3 的62.5%反弹至65.3%,为近三年最高,互联网服务品类占比甚至出现了下滑,由10%降至8.63%。

还有手机均价的提升。这表明其向高端迈进的承诺是真实的,至少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Q3 的 ASP 是有进步的,同比来看实现了 Q3 的历史最高,相比于 2023Q3 更是有着 6.67% 的不小提升,整体上来说,小米的高端化进程还是颇有成效的,但要走的路也的确还有很长。(1)

从目前已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小米财报,我们看到,总体上说,小米的整体运行都还是相对较为健康的。

还有一些再财报上无法显示的,比如在第二季度,小米电视的出货量为270万台,米家空调的出货量约为100万台,小米模式的商业复制正在连续落子家居产品,效果显著。

再结合小米笔记本、小米手环4、小爱老师、米家智能门锁等等IoT爆款产品的市场表现来看,小米的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的引导下,小米的发展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较为健康的。

诡异的是,从数据上看,小米的业绩并不差。但自从小米登录港股以来,股价的表现一直都不理想,动不动就会出现跌破“发行价”的风险。

可是外界为什么会对小米股价如此不看好呢?

曾经不被看好

先从宏观上看,小米战略运用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小米的崛起源自于魅族的粉丝经济。魅族刚成立时,黄章在互联网发布一篇魅族MP3播放器即将上市的帖子,在圈内很受欢迎,因而引爆魅族第一款MP3大卖,魅族由此建立起粉丝经济。

后来,这种论坛运营粉丝的模式,被雷军成功复制在小米身上。

黄章曾在魅族论坛上表示,当黄章正式接受雷军投资时,“他说他已经决定自己做一个软件公司,期间他安排林斌和黎万强分别拜访我了解做手机情况和思路,我一直都没有发觉他要做手机。”

因此,雷军成立小米被外界视为“偷师”黄章。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粉丝经济能使小米以轻资产的形式通过性价比的方式快速崛起,但这一套毕竟门槛低,时间稍长,就日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说起来包括以下问题。

第一,市场定位不准确,过多侧重于线上,导致销售渠道单一。

小米公司开始是以“发烧而生”为产品理念进行市场定位的,这样就造成了不能对用户进行细致的划分,只把精力花在饥饿营销带来的发烧友身上,而不能满足不同用户所提出的不同诉求,准确的应是对用户群进行细分,比如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追求价比关注的用户、对硬件性能有极高要求的用户、小米的粉丝用户等,分别采取不同的诉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类消费者用户的需求,但小米没这么做,这就使得产品呈现单一现象。对此小米公司似乎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风险评估管理,放任这种模式的泛滥,结果被后起的华为还有低端的荣耀一举反超。

再有,小米公司当年开创的是典型的轻资产模式,是以线上销售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是销售渠道单一、市场难以全面覆盖,在开始由于新奇取得巨大成功后逐显颓势,而主打线下店铺的OV兄弟则利用线下店铺口碑,迅速抢占市场,国内市场实现了对小米的而后发弯道超车。对此小米公司应该加快脚步的进行实体店的销售与网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将市场拓展至二、三线城市,不能过分依赖“饥饿销售”的模式,与一些关联公司进行对接,就会形成独特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竞争优势,整合速度快和双向推动的作用。

第二,小米作为当红手机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号召力。

小米公司目前虽然有十多件专利,但大多数都是包装和外观上的专利,真正属于小米核心技术的专利并不多,这直接影响了小米核心技术的竞争力。自主核心技术,像曲面屏、全面屏、松果芯片、MIUI、陶瓷机身、3D结构光等,小米都做过尝试,但往往浅尝辄止。第一家拉着jdi做曲面屏的是小米,但成功的是华为;第一家指明全面屏方向的是小米,但做出可行性被广泛接受全面屏的是苹果(刘海屏)HOV(最先定义上下窄边框就是全面屏);第一个在安卓指明要做结构光的是小米,但最终做出来的是华为和OPPO;哪怕小米如今最核心的护城河MIUI也是第一个指明了定制化安卓系统的方向,也是小米目前最成功的,但不好意思,尽管小米小功能比较多系统交互更人性化,小米也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