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盘点:A股的那些“粽子概念股” 上市的外汇公司有哪些股票基金
目前,五芳斋已形成了以粽子为主导,集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其中粽子系列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8~2023年,公司粽子系列产品销量分别为4.11亿只、4.08亿只和3.66亿只,产销率分别为96.93%、99.36%和100.70%。2023年,公司粽子业务2023年营收16.4亿元,贡献率占比在70%以上;相形之下,营收1.8亿元的月饼系列贡献率只占到约8%。
02
老字号的扩张困境
不过,从招股书中也可看出,五芳斋在2023年的表现有所退步。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2023年粽子系列产品销量有所下降,其中直营零售环节销量同比下降24.66%,好在电商零售快速增长,销量同比上升30.44%。
营收数据方面,2018年度、2023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分别为24.23亿元、25.07亿元和24.21亿元万元,2023年度较前一年增长3.47%,2023年度较前一年下降3.44%;同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分别为9698.50万元、1.63亿元和1.42亿元,2023年度较前一年增长68.21%,2023年度较前一年下降12.90%。
五芳斋介绍称,未来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市场波动等原因导致公司主要产品供需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开展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下滑。
那么,五芳斋所提示的“行业竞争加剧”是否存在呢?
03
食品企业的“兵家力争”之地
与消费者的传统认知不同,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粽子这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食品已经逐渐由单纯的端午节标志转化为市场新宠。一方面,粽子延续了传统节令食品的功能,其礼品属性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礼盒粽子、福利粽子等礼品粽子逐渐占据礼品市场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粽子又以其口味独特、品种多样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日常方便食品之一。
从五芳斋各地区的销售数据上看,浙江、江苏、上海等华东地区的销售量领跑全国,粽子已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早餐及主食食品之一。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粽子淡旺季的界限日益减弱,促使其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据统计,2015年我国粽子市场规模为49.16亿元,到2023年增长至73.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53%。未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弘扬,叠加粽子方便食品的属性,预计到2024年我国粽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2.91亿元,2023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粽子行业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从业已上市的公司和披露的数据来看,自2012年以来,粽子行业平均毛水平在40%上下波动,整体波动在合理范围之内。而五芳斋的毛利率更是优于上述两家企业,2018~2023年,五芳斋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24%、45.43%和44.57%。
目前,国内的粽子细分市场仍未建立起较高的壁垒,呈现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行业内大型企业较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规模较小、从小作坊起家的粽子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充分;其次,行业内全国性品牌较少,区域性品牌较为突出;同时,由于行业集中度不高,行业内存在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落后、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较不完善等不足,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04
资本市场的“粽子概念”
纵观当前的A股市场,尚未有以粽子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如果本次上市成功,五芳斋将成为名副其实的A股“粽子第一股”。
不过,这并不代表五芳斋在资本市场上一枝独秀。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端午节中国粽子品牌排行榜单TOP10》,从企业综合实力指标、全网媒体传播态势评价指标、用户口碑监测指标、专业分析师团队评价指标等多个维度对粽子品牌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名。五芳斋、北京稻香村、真真老老、知味观、三全、诸老大、荃盛、杏花楼、利口福、米旗等十家食品企业凭借综合实力成功上榜。从榜单来看,传统粽子品牌更受消费者欢迎,排行前三的五芳斋、北京稻香村、真真老老均是老字号品牌,其中五芳斋以96.3的金榜指数荣登榜首。
在粽子生产制造和销售领域,五芳斋“钦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北京稻香村、嘉兴真真老老、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桃李面包等;在月饼等糕点生产制造和销售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广州酒家、元祖股份、香港美心、杏花楼等公司。
从涉及的上市公司来看,这些“粽子概念”2023年的股价大多有所下跌。
据《财经》新媒体,对于老字号五芳斋入局资本市场一事,加华资本宋向前表示,消费行业看上去门槛低,其实竞争壁垒非常高,因为时刻有创新压力,玩家们要对消费行为、消费市场的变化有非常强的捕捉能力。目前很多老字号品牌不具备这个能力,他们做到一定规模就容易“躺平”,躺在过去的品牌势能上,躺在原来的消费认知上,慢慢就失去了应有的竞争能力和活力,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被打得抬不起头来:“很多老字号退化得厉害,是因为那套可行的底层逻辑被丢掉了——缺乏品牌的刷新因子,缺乏产品的迭代更新,尤其是缺少对消费者的尊重和对市场的敬畏。”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