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一个策略打败市场10几年,回报超900%,你也可以! 无论是投资人购买基金,还是基金经理去投资股票,最终追求的都是要能战胜市场,超越大多数同行,3年1倍、10年10倍的、持续...  基金经理有什么用最终不还是看股票

2023-09-01 14:15:34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一个策略打败市场10几年,回报超900%,你也可以! 无论是投资人购买基金,还是基金经理去投资股票,最终追求的都是要能战胜市场,超越大多数同行,3年1倍、10年10倍的、持续... 

来源:雪球App,作者: 聪明投资者,(https://xueqiu.com/4406747817/160297722)

无论是投资人购买基金,还是基金经理去投资股票,最终追求的都是要能战胜市场,超越大多数同行,3年1倍、10年10倍的、持续实现基金净值的不断创新高。

 

但在6000多只基金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占比并不多。

 

从我们接触过的基金经理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兢兢业业,力图为持有人、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去丰厚的回报。而且、许多基金经理年纪轻轻就已是半头白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可最终的业绩结果参差不齐。

 

但我们发现,市场上却存在这样一种基金,用一种策略打败市场10几年,而且这种策略我们普通散户也可以使用。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两只比较“特别”的基金——富国天合基金和农银汇理区间收益基金。

 

富国天合采用了“优选并复制绩优基金重仓股”策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9日,实现总回报912.65%,年化收益18.14%,其复权单位净值已达10.1265元,按复权单位净值看,也是市场上不多的近乎10倍基。

 

农银区间收益基金则采用“强制性加减仓”策略。2013年8月成立至今,7年时间,实现回报270.8%,年化收益20.23%。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9月28日

 

这两只基金的业绩都相当优秀,远远战胜市场不说,也战胜了大多数同行,并贡献了可观的回报。

 

这个策略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

 

一、富国天合:跟踪绩优基金重仓股的产品

1、 基金策略:优选并复制绩优基金重仓股

 

从基金的合同来看,富国天合采用"核心-卫星"总体策略,以优选并复制绩优基金重仓股为基石,有效综合基金管理人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力争投资业绩实现基金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二次超越”。

 

具体来看:

 

(1)核心组合投资策略:绩优基金重仓股优选指数(虚拟指数)跟踪策略

 

核心组合以被动投资为主,先选出绩优基金、再构建绩优基金重仓股优选指数(虚拟指数),并对其实施跟踪策略及适度调整,力争实现投资业绩长期优于基金行业平均水平的“一次超越”。

 

简单来讲,就是筛选出中长期业绩表现优良、选股能力突出的绩优基金,用这些基金的重仓股构建成股票池,作为富国天合的买入标的。

 

在这个基础上,基金再通过进一步的个股权重调整,形成自己的组合。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这只基金看成是一只跟踪绩优基金重仓股指数的基金。

 

(2)卫星组合投资策略:“研究型”优选个股主动投资策略

 

这个卫星部分,简单说,就是富国天合也会用其他方法精选一部分个股作为补充。但其组合主体还是那些绩优基金的重仓股。

 

2、 长期业绩优秀,已经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成功

 

那么,我们来看,应用这个策略的基金,到底业绩表现如何呢?

 

富国天合成立于2006年,距今已有14年,其间也换过多任基金经理,如此长的时间,不同基金经理的操作,它的长期业绩是具备说服力的。

 

从富国天合的净值走势来看,从成立以来处于稳步增长的走势,整体来看,还是不断在创新高。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9月28日

 

自2006年11月以来,至今约14年的时间,富国天合稳健累计收益率907.79%,同期沪深300累计涨幅206.73%,比较基准区间涨幅190.43%,分别有701.05%和717.35%的超额收益。

 

在13个完整的年度评测期中,战胜沪深300指数有9期;在2008年,2011年其实基金净值跌幅较大,但即便如此,其累计回报仍能做到900%以上。

 

每年都在偏股基金中排名前1/2,有些年份更领先,这样累积下来,在2006年同期成立的那批一共60只基金中,富国天合排名第3。

 

今年以来收益34.7%,相比沪深300指数有22.86%的超额收益。

 

3、 历任多位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都处在同类的前10%-20%左右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9月28日

 

富国天合成立以来,一共历任了5位基金经理,从历任基金经理的管理情况来看,大多数都处在同类排名的前10%-20%左右。

 

当然,这只基金能延续优异的业绩表现,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自然有一定关系。

 

但无论是从产品设计本身,还是在经历了多任基金经理背景下,这只基金长期稳定的业绩表现和复制重仓股策略是分不开的。

 

4、 重仓股情况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富国天合成立以来的重仓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二季报

 

从富国天合成立以来的重仓股情况来看,长期持有像是茅台、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兴业银行、国瓷材料等这些公募基金持仓量大的重仓股。

 

其中也有一定的波段操作,比如持有了22个季度的茅台。

 

在2012年前后由于政策等原因是经历过一波下跌,富国天合也跟随市场并将茅台减仓的,直到2017年二季度茅台才重新又进入了前十大重仓股。

 

又如国瓷材料,从2015年底持有至今,已经有19个季度了,国瓷材料的区间涨幅近230%,为基金带来了很不错的收益。

 

2023年二季度,国瓷材料成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持有总市值2.3亿元,朱少醒旗下的富国天惠、傅鹏博旗下的睿远成长价值也均为国瓷材料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还有威孚高科,持有了18个季度,从2010年四季度持有至2015年一季度,区间公司涨跌幅为124.97%,威孚高科是一家做国内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商。

 

此外,我们也看到了还有一些比较“小众冷门”的股票,比如新湖中宝,富国天合在2010年二季度持有至2013四季度,后又在2017年四季度买入。不过,在持有期间,新湖中宝表现乏力,可能并未给富国天合带来较好的收益。

 

相信在有些个股,包括一些前十大重仓的权重配比上,是有着基金经理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但至少,他选股的这个大池子,主要是在绩优基金重仓股中挑选。

 

接下来再看看基金近一年以来前十大重仓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二季报

 

从近一年重仓股的表现来看,大多数还是保持了“赚钱效应”。

 

比如近一年来均持有的万润股份,除了一季度有16.59%的跌幅,其他三个季度均有不错的涨幅,特别是今年二季度,单个季度涨幅就有37.19%。中欧周蔚文管理的新蓝筹基金在二季度也是其前十大流通股之一。

 

表现比较好的还有药明康德,也是近一年来四个季度均重仓的公司,除了一季度微跌1.77%,其他几个季度均有较强的涨幅效应。今年二季度的就接近50%;还有二季度新进前十大的金域医学,单季度涨幅也有59%。

 

此外,从二季度以来,基金明显增加了对银行股的配置,比如宁波银行、工商银行,期间也有一定的涨幅。

 

由于是跟踪重仓股策略,基金在换手率上也有一定的特色,统计了近5年来的换手率,除了2018年有接近7倍的换手,其他年度均稳定在3倍左右,处于中等的水平。

 

二、农银汇理区间收益:具备“铁律仓位管理”策略的基金

这是一只神奇的基金,两任基金经理其实在业内也都并不知名,但这只基金却自2013年成立以来、跑出了年化20%多的收益。

 

与现在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相比,丝毫不逊色,还强过许多,在成立7年以上的581只基金中,收益排名高居前10%。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1、 基金策略:根据指数涨跌幅、强制性加减仓

 

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投资理念与生命周期基金有点相似。

 

生命周期基金属于“目标时间型”基金,区间收益基金属于“目标收益型”基金。

 

随着参照指数累积到一定阀值之后,基金将按照纪律、逐渐降低股票类资产配置比例,从而确保基金能够部分锁定收益;

 

在参照指数下跌到下一个阀值的下限时,基金将按照纪律、逐渐增加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从而为基金争取更大的潜在收益。

 

简单点说呢,就是根据指数的涨跌来设置股票仓位,通过强制性的调仓来实现锁定收益和减少跌幅的投资目标。

 

其实,这是一种通过纪律,来控制人性中一些缺陷的产品设计。

 

区间收益基金各阶段的资产配置纪律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基金合同

 

基金的参照指数选用上证综合指数,参照指数I以基金成立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上证综指收盘点位为计算基准。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当上证指数处于低位,比如2500点下时,基金必须满仓操作,股票仓位要达到95%; 

而当指数涨到高位,类似5000点上方时,基金就要清仓股票,将资金全部配置到非股票类资产中。

 

这一策略可以说在这7年的实践中,大获成功。

 

2、 实践操作:强制性调仓,锁定收益

 

我们根据基金的策略,将股票仓位和上证综指的数据拉出来,看看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究竟是怎么操作的: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二季报 1) 股票仓位的变动确实是相当剧烈。 比如从2014年3季度后,上证综指开始一路狂飙,而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仓位则是一路“狂砍”。

 

到2015年二季度末,仅剩下14%左右的仓位,而此时,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整体仓位中位数则高达73.73%,

 

接下来就是2015年的股灾1.0,如果从2015年6月8日来算,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灵活配置型基金净值下跌的中位数是-24.1%,而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由于强制性的降仓,仅下跌了5.96%。

 

2) 从6月8日到2015年三季度末,此时上证综指已经狂泄1970点,狂跌近40%,此时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仓位则上调到了72.04%;

 

但,此时同类基金仓位的中位数则在29.75%的低位,整个三季度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跌幅是6.16%,而同类基金的跌幅中位数则在8.53%。

 

3) 还有一次比较明显的调仓动作是在2018年,特别是从二季度开始,由于中美贸易战和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市场处在连续调整的状态,到了下半年调整的幅度加大,特别是整个四季度,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上证综指全年下跌24.59%,年底收盘2493点;

 

而纵观全年,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仓位则是在逐步增加的,到了年末,仓位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次高峰91.87%,同类基金的仓位中位数只有48.58%。

 

从阶段性来看,这样的策略确实保证了基金某些时间段的“胜利果实”,也减少了一部分风险,但长期来看,这样的策略是否奏效?

 

接下来我们还是要看看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长期回报和历年收益的情况:

 

3、长期收益较好,整体表现平稳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9月28日 自2013年8月21日以来,至今7年多的时间,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累计收益率270.81%,年化回报为20.23%;同期沪深指数累计涨幅98.14%,相比之下有172.67%的超额收益。

 

在6个整年度评测期中,战胜沪深300指数5期,胜率83.33%;今年以来收益44.02%,相比沪深300指数有32.17%的超额收益。

 

 

从收益图能更清晰的看出来,在市场行情上涨的时候,区间收益的业绩不会有特别夸张的涨幅,但也能保持稳定的增长,比如2015年上半年那一波,不会错过分享股市上涨的果实;

 

而更为明显的是,在股市明显下挫时,区间收益能够比较好的控制住回撤,比如股灾1.0和2.0的时候,相比市场的重挫,基金的回撤相对要小很多。

资料来源:Wind;截止2023年9月28日

 

农银汇理区间收益历任2位基金经理,第一任基金经理陈富权,从成立管理至今年的2月份,6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221.76%的总回报,年化回报有19.63%,排名同类的前15%,期间沪深300涨幅78.33%,相比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有143.33%。

 

另一位今年新接任的是魏刚,从2月底管理至今,共取得了34.7%的总回报,期间沪深300涨幅14.44%,仍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总的来说,区间收益的产品设计实现了“攻守兼备”,在低点位时积极进攻逐步增加仓位,在市场点位较高时规避风险,长期来看,确实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比较稳定的收益。

 

当然,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这类基金在上下波动较大的A股显然如鱼得水,但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所参考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了调整,相应的,基金的投资约定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正。

三、聪投TOP基金重仓股数据库+实盘投资组合两大策略合而为一,保障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1、 聪明投资者在2023年末即开始构建基金经理数据库,并筛选、推出了公募顶级的“聪投TOP30”基金经理榜单,受到了很多用户朋友的欢迎和好评,我们也根据TOP30榜单构建了自己的实盘基金定投组合—六里一号。

 

与此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又向前走了一步。

 

聪投基金研究部选取了TOP30基金经理旗下共99只基金的持仓+高瓴、高毅、景林、宁泉等在内的20位顶级管理人的重仓股,一共400只个股,定性+定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形成了聪明投资者的TOP基金重仓股数据库。

 

以下部分个股的情况:

 此外,聪投的研究力量还从各个维度出发,将上市公司的历史、股东、管理层、主营业务构成、产业链、供应商等指标纳入到观察的范围中来,从产业视角、社会变迁来研究这些重仓股。

 

2、在TOP基金重仓股数据库的基础上,经聪明投资者主编六里的配置后,我们在2023年底构建了两个实盘股票组合。

 

组合采用“核心-卫星”的总体策略,以优选并复制“聪投TOP基金”重仓股为基石。

 

而在仓位调整上,则参考了农银汇理区间收益的策略,即根据参照指数的估值水平来强制性调仓,最终控制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的风险,力争实现组合业绩长期战胜市场,战胜基金行业平均水平。

 

以下是六里二号和六里三号,自2023年12月31日成立以来的业绩情况:

截止2023年9月22日

 

3、 每季度将根据最新的基金重仓股变化情况,对组合个股进行调整。

 

我们会基于基金行业定期披露的基金季报内容,对核心组合部分进行及时调整,纳入新进入组合的股票,剔除被调出重仓股的股票,并在基金季报公布后的1个月内,调整完毕核心部分投资组合。

 

有人自然也会问,你是根据基金季报、年报等披露的持股信息,来构建和调整组合个股,这明显有滞后性,能有用吗?

 

回答,是肯定的。

 

理由很简单:

 

首先,足够长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其次,担心滞后,无非就是怕已经涨完了,再买是去接盘。

 

但大家可以细想一想,所谓价值投资,核心一点是挑选优秀的企业,伟大的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买入。

 

难道一家优秀的企业,股价只涨一个季度就结束了?拉长了时间看,那些基金重仓的长牛股都不是一年、二年就涨完的。

 

第三,在TOP基金重仓股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二次挑选,事实上相当于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极大提升了你的效率。

 

接下来,我们还会围绕这个数据库向大家提供各类咨讯产品,敬请关注聪明投资者公众号、并请下载“聪明投资者”APP,其内还会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