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期货上市15周年|深耕产融结合
编者按
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不仅优化了黄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风险对冲工具。黄金期货上市15年来,我国黄金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无论是交易品种,还是市场规模,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期邀请专家对黄金期货15年来的发展成果进行分析探讨。
目前,大量的黄金生产、加工、贸易、珠宝首饰企业已经运用黄金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价格风险管理,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促进了黄金企业的平稳运营和黄金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黄金期货合约。2023年1月9日,黄金期货当日成交量为21.4万手、持仓量为28.3万手,较2008年黄金期货上市首日成交量约为6万手、持仓量约为1万手,分别增长了357%和2830%。
黄金期货上市15年来,运行平稳,交易活跃,市场风险总体可控,参与者日趋广泛,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显著。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功能逐步完善,交易规模逐渐扩大,期货成交量、持仓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黄金期货上市首日的成交量约为6万手、持仓量约为1万手,几何式增长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仅仅是黄金期货市场15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黄金管理市场化以后,价格影响因素日趋复杂、价格波动剧烈,2008年黄金期货的上市,在服务黄金产业和企业发展多个方面表现优异。
增强价格引导性
黄金期货上市15年时间,黄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发挥,买卖双方都能够获得公开透明的市场信息、促进期现市场货源通道顺畅对接,改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效率低的问题。
黄金期现价格相关性高、波动方向一致且互相引导,到期时黄金价格收敛良好,黄金期货的价格已经成为黄金生产、加工、贸易、珠宝首饰企业的参考依据之一。
企业套保意识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金企业对黄金期货套期保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黄金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稳步发挥。
目前,大量的黄金生产、加工、贸易、珠宝首饰企业已经运用黄金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价格风险管理,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促进了黄金企业的平稳运营和黄金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同时,上期所积极创新已于2023年推出黄金期权,开展期权服务实体企业项目,利用黄金期权进行保值增值也成为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金融服务实体蹄疾步稳
上海期货交易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出与黄金期货相配套的措施促进产融结合。
一是黄金期货做市商制度及手续费优惠政策的推出,成功改变了黄金期货合约的活跃度和结构,为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提供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