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构图: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黄金分割线构图的作用和意义
前言:
“成功的构图就是强烈的观察方式”,黄金分割和三分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不是哗众取宠,
愚蠢就是愚蠢,没有灰色地带,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和台阶。
-------------------------
愚蠢的黄金分割
一切以画面中不存在的线条来控制构图的行为都是愚蠢的。用数学领域的黄金分割法来控制构图更是可笑至极。
相信大家在刚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已经接触了不少的教程和文章急切地向你灌输黄金分割或者三分法的妙用,鼓励大家把主要内容放在这些横竖的线条交点上。他们还会告诉你古希腊人在研究数学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特性,可以表现和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体各个部分的比例也是人类的视觉焦点。
来源:影视工业网(百度百科)
按照这个理论,你吃鸡用的八倍镜应该设计成这样才对:
然后还有一些教程再列举说明《蒙娜丽莎》的脸是黄金矩形等等。
来源:手机摄影构图大全(简书)
按照这个理论,达芬奇对蒙娜丽莎的鼻孔最感兴趣。
--------------------
黄金分割是怎么成为“真理”的
但是他们在教程中夸夸其谈的时候却浑然不知黄金分割是作为一个数学现象被发现的,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学现象而已,或许自然界中有些东西恰好落在了黄金分割的位置附近,但大自然在万亿年的演变中并没有哪位造物主用尺子量着去修正生物的进化方向。
最初将黄金分割应用到艺术上也只是源于一次误解。1799年马里奥•里维奥他写了一本关于黄金分割的书,将黄金分割与方济会修士卢卡·帕西奥利的学术发现联系在了一起。而在帕西奥利本人并不赞同将黄金分割运用到艺术上,他于1509年编撰的《神圣的比例》反而更加推崇公元前一世纪的建筑大师维特鲁威的系统合理比例。只是因为帕西奥利与达·芬奇是好朋友,而达芬奇的一幅名为《神圣的比例》的插画让人们以为达芬奇就是因为使用了黄金分割才能创造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达芬奇《神圣的比例》
在论证黄金分割的过程中,人们的分析方法也存在巨大漏洞。很少有人去问艺术家:嘿,你这张图是用黄金分割画出来的么?反而抛开因果联系,用统计学的方法去计算黄金分割的使用率。在十八世纪之后更有一些人用统计学的方法将黄金分割比例关系扩散到音乐、绘画、雕刻、建筑等各个领域,在这些始作俑者的人里面难以找到真正的艺术家。说白了就是一群数学家用数学的方法将数学理论强加在艺术上。如此荒谬的理论和做法却像流感病毒一样飞快地扩散开来。
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想走捷径,想偷懒。
人类是懒惰的生物,总是想着用简单的定律去理解自身复杂的现象:网络上随处可见试图用一两句话概括大智慧的“大师”,现实中也不断有人用几个词语来给别人打上标签,从日常生活中的818到算命先生提出的弦理论都是如此。难得有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人用科学的办法去理解现象,但他们的论述却再次被淹没在懒惰和无知之中。因此,黄金分割这个“懒惰”的方法顺理成章地被世人所认同。
或许对于一些人而言,(√5-1)/2≈0.618 这样的黄金分割表达式都难以理解和应用了,于是干脆进一步简化成三分法,也就是将画面分为横竖三等分,利用这样四条线来进行构图的方法也被称为井字构图,线条交叉的位置被认为是视觉的兴趣中心,应当把焦点放在此处。介绍到这一步,可能聪明的你已经发现黄金分割并没有和三分法的线条重合,如果黄金分割是视觉兴趣中心,那么三分法则不是,反之亦然。可笑的是,就是这样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被许多人认为是同一件事。大量的文献中都充斥着“黄金分割又名三分法”这样的开篇论述,可见作者完全没有去考究这两个名词的真正意思,盲目地承担着一个错误理论的传教士。
来源:百度经验文章 发布者:lvyu87816
用黄金分割或者三分法来解释视觉兴趣中心毫无根据,那么人眼的视觉中心到底在哪呢?我们不妨做个试验
如果给你一张这样的卫星地图,请问你最先看到哪一部分呢?
是黄金分割的四个点?
还是画面正中心?
还是画面里,明度反差较大,色彩反差较大,或者纹理有特殊规律的区域呢?
如果画面没有明显规律,我们的视线首先会落在画面中心点,找中点是我们的视觉习惯,也是我们很擅长的事情,现代枪支使用觇孔式瞄准器也是源于这个道理。
当我们看的物体能够让我们察觉到它们某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重要的话,我们首先会去找到这个重点(或者画面异常区域)。在地图上湖水和海水的色彩和明度都和其他区域大不相同,中间有一些有规律的纹理线条,这些都是吸引我们目光的区域。
------------------------
放弃了黄金分割,我们该如何构图?
千万不要以为我这篇文章是为了打破规矩而写。
要知道,任何打破规矩的行为,都是有着更高级的规矩来给予支撑的。
那么请大家切记:一切以画面中不存在的线条来控制构图的行为都是愚蠢的。
我们理所应当以实际的内容和主题情绪(作为规矩)来进行构图。
以上图为例,我在拍摄的时候,将人物放在中心区域,原因并不是单纯是为了利用“视觉兴趣点”来提高主体地位,更主要是为了平衡画面左右的“分量”。
画面有三个元素:鸟,人和裙摆。其中裙摆画面占比最大,但是明度较低,与背景没有太大反差,存在感低;鸟画面占比最小,但是明度高细节多,与背景反差也很大,存在感最高;这两者在面积与存在感的权衡下,已经让画面左右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谐,因此主体理所应当需要放在中心位置来维持这个平衡。
照片的地平线没有像某些教程说的“放在黄金分割线上”。因为在这张照片中,黄金分割地平线会让上部太“轻”或者底部太“重”,打破原本的平衡。
希望上述讲解能够让大家明白构图的复杂性,我们不能只通过考量画面中的一两个要素做出最终的构图,必须综合考虑画面中的焦点、线条、光影和色彩各自所处的位置,根据主题和情绪的需求,要么让画面元素要么以某种方式在视觉上平衡,要么发生冲突产生矛盾。
下面两张电影截图,大家不妨用上述思路分析一下构图原理吧。
切记:
用画面中不存在的线条去规定构图方式是十分荒谬的做法。
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到更高级的“规矩”来打破低级和错误的“规矩”。
----------------------
写在后面的话
我第一次提出上述观点的时候,受到了许多强烈的反对意见。似乎一些人觉得有些名作里使用了黄金分割,就说明这个方法一定是对的。
这种态度就等于重蹈统计学的覆辙。许多作品中的主体,是因为其他原因恰好落在了黄金分割或者三分线上,另一些则是作者本身已经受到了这些规矩的误导,由于他们本身有着一定的地位,让他们的错误看起来是对的。
三分法这些东西,不会毁片,所以大家容易觉得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找不出什么毛病。但是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去思考构图,只会限制摄影师对画面的理解,制约进步。
这就像当年大家都觉得喝板蓝根可以预防“非典”一样。没什么坏处,但也没什么卵用,有这抢购板蓝根的精力,不如做好其他更有价值的预防工作。
不过好像喝板蓝根比其他预防工作更简单呢
所以还是去抢板蓝根吧。
--------------------
微博上的一些提问(建议)以及回复:
留言:这么说简单点 很多经典三分构图的呈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不分素材从一开始就把三分作为目的是愚蠢的
回复:比我总结的还要精辟
留言:三分法本身就只是让一些还没审美的新手,减少犯错。如果有经验的摄影还是应该打破限制,根据表达内容来构图。我是这么认为的~
回复:如果是一个可控的教学环境,给新人介绍三分法一类的东西可以帮助避免犯错,但前提是可控的教学环境,因为之后还是需要用更先进的构图法去取代三分法。不过这个问题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