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降低HIV感染的黄金72小时 黄金的最佳时间
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数据显示,全球2023年约有170万新发艾滋病感染者,约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而在中国,尽管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国家卫健委4月发布的《202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23年全国因艾滋病发病数约7.1万人,死亡人数近2.1万人,是报告死亡数第一位的病种。
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传播。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3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青年学生近年的艾滋病病例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8月,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组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中国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每年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在3000例上下。
值得警惕的现象还有男性同性性行为引发的感染风险。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100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抓住阻断病毒的黄金期
从医学上来说,即使真的被感染,体内检测出艾滋病毒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在还没确定是否感染时,是否可以阻断病毒传播呢?
“虽然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的有效药物。但是,可以使用药物来预防和阻断HIV传播,这就是HIV暴露后阻断以及暴露前预防。”在中国计生协11月30日主办的“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的宣传活动中,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药物预防与阻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路坤指出。
医学数据显示,最佳的阻断时间是2小时,阻断成功率在99%以上。之后,成功率会开始逐渐下降,但72小时内仍有较高的成功率,被称为黄金72小时。
这是一个与病毒赛跑的过程。“在高危暴露后72小时之内可以服用药物来有效降低HIV感染的概率。”张路坤指出。
3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三个90%、2030年消除艾滋病的美好愿景。“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张路坤介绍说,三个90%分别是“90%的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
据张路坤介绍,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已经实现了一个90%,即98.4%的治疗患者达到了病毒学疗效;深圳市实现了两个90%,即92%的已经诊断的患者接受了治疗,在接受治疗患者中有99%的人达到了病毒学抑制。
“当前,最难实现的90%是90%的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张路坤强调说,现在工作重点就是要全社会范围内推广HIV的自愿快速检测,能使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