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债市聚焦系列:基金理财赎回潮未来如何演绎?

2023-07-14 15:12:59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债市聚焦系列:基金理财赎回潮未来如何演绎?

近期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均出现了赎回潮问题,一方面存续规模收缩,另一方面发行遇冷,尤其是固收+产品变化更为明显,引发“股债双杀”的现象。这背后主要是银行理财和基金产品净值回撤,引发客户赎回,同时行为的“顺周期性”   放大波动,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加剧避险情绪。我们认为,短期内赎回潮的演变可能与权益市场走势继续互相影响,但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将会边际减弱,债市情绪有所缓和,但还需进一步观察股市能否企稳并结束赎回潮、“固收+”赎回造成的拖累能否减弱以及货币宽松政策的落实力度。    基金和理财遭遇赎回潮,引发“股债双杀”。2023 年以来,公募基金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在低迷的市场情绪影响下,新产品发行也表现不佳。银行理财产品也面临类似的困境,甚至情况更为严峻,无论是存续数量还是新发数量,均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滑,赎回压力较大。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新发产品遇冷,赎回压力增大,存续产品可能存在较大的抛售压力,由此造成“股债双杀”的现象。    2023 年以来,股票市场表现不佳,拖累银行理财和基金产品净值,大量银行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收益率转为负值,引发客户赎回,拖累债券市场。2023 年以来,上证指数、沪深300 指数、中证500 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9%、13%、12%和20%,尤其是进入3 月份以来,出现连续多日大幅恐慌性杀跌的情况,导致众多固收+理财产品和基金出现了净值的大幅回撤。银行净值化转型以来,刚兑产品不再,客户对于净值未能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短期尚可接受,但若是跌破净值,则会打破很多客户的心理防线,引发赎回行为。    “顺周期性”放大波动,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加剧避险情绪。银行理财和基金客户习惯于“追涨杀跌”,申赎行为的“顺周期性”往往会放大市场波动,再度引发净值调整,继而再度激起赎回压力,形成恶性循环。而俄乌冲突超出市场预期,地缘冲突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叠加美国通胀数据持续新高,美联储加息即将落地,市场避险情绪浓厚,也会导致部分资金倾向于赎回理财和基金产品,买入黄金等避险产品或外流至海外。    银行理财和基金到期到赎回压力主要集中在短期,长期会保持正常水平。要判断未来赎回潮的发展趋势,很难从市场中得到直接的赎回数据,我们可以从理财和基金的到期情况推算其潜在的赎回压力,银行理财到期压力集中在3-4 月,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从定开基金下一开放日潜在最大赎回份额来看,固收+基金的到期压力主要分布在4 月,而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债基金主要到期压力集中在4-6 月。除了到期压力以外,预计短期内市场的避险情绪依然难以得到改善,长期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对股债的影响:短期内赎回潮的演变可能与权益市场走势继续互相影响,同时权益市场走势还需观察海外风险释放、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和投资者负面情绪的修复情况。对债市而言,赎回潮可能继续形成扰动,但经历了一轮调整后,预计后期的负面影响将会边际减弱,2 月金融数据公布后债市情绪有所缓和,但最终还需进一步观察股市能否企稳并结束赎回潮、固收+赎回造成的拖累能否减弱以及货币宽松政策的落实力度。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