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12家外资“鲶鱼”已进中国资本圈,4家券商、3家基金待批,国际知名机构正加快在华展业

2023-07-15 06:13:37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12家外资“鲶鱼”已进中国资本圈,4家券商、3家基金待批,国际知名机构正加快在华展业

财联社(上海,记者 卢丹)讯,自证监会于2023年全面放开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 

2023年,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呈现加速态势,年内新增设立摩根大通、高盛(中国)两家外资全资证券公司,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两家全资基金管理公司,还有多家公司正式展业,充分彰显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来看,券商方面,还有包括青岛意才证券有限公司、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日兴证券有限公司提交的证券公司设立申请材料已获证监会接收。基金公司方面,范达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正在排队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施罗德基金申请进展迅速,最新进展为2023年11月8日进行了第一次反馈意见。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3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的决策部署,按照“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双向开放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市场开放不断深化,二是行业准入全面放开,三是产品开放稳步推进。 

外资独资券商、基金相继获批 

2023年3月13日,证监会明确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自2023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相关规定出台比原计划提前了8个月。 

这意味着,政策给予了外资金融机构实现100%控股的支持。外资独资券商、基金和期货公司的设立已是大势所趋。 

2023年,外资控股券商开启了提升持股比例、拓展业务牌照和加速展业的新进程。 

提升持股比例方面,2023年8月,证监会对摩根大通境内法人公司成为摩根大通证券唯一股东的事项放行备案。这意味着摩根大通将实现对摩根大通证券100%控股,且有意将证券、基金、期货三家合资公司的持股比均提升至100%,集齐证券、期货、基金三块牌照,成为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2023年10月,高盛表示,中国证监会就独资控股一事准予备案,高盛高华成为其全资企业后,高盛高华将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公司。 

此外,2023年7月13日晚间,华鑫股份发布公告,摩根士丹利出资5.70亿元竞买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39%股权一事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本次股权转让事项完成后,摩根士丹利拥有90%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股权。新名称“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也正式亮相。 

2023年不仅是外资全资券商的出现之年,也是外资公募的破冰之年。 

2023年6月,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公募贝莱德基金举行了开业仪式。 

2023年8月,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获批设立。 

2023年9月,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被监管部门核准设立。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按下“加速键”之后,外资进入中国也呈现“加速度”。截至目前,已有8家外商控股证券公司和3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1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获准设立,多家机构已经正式开展业务。可以预见的是,伴随外资加码中国资本市场与外资机构持续进入中国,或将带来鲇鱼效应。

 

相继正式展业,打法各有侧重 

部分2023年获批设立的合资券商,经过紧张的筹备,2023年相继宣布正式展业。 

2023年6月7日,星展证券(中国)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标志着其可正式对外开展业务。 

2023年6月18日,星展证券正式开业,可开展的证券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承销和保荐。 

2023年6月10日,大和证券(中国)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标志着大和证券(中国)可以正式对外开展业务,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 

2023年7月26日,瑞信方正证券更名为瑞信证券后,现任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首次公开亮相并表示,一方面,瑞信获得瑞信证券控股权和更名后,希望适时完成全资控股;另一方面,除了加强现有投行的股票业务实力,还会积极申请自营、基金和投顾等业务牌照以扩大经营范围。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3年11月获得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包括开展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及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相关人士表示日后会申请投行业务牌照,旨在成为全牌照券商。 

2023年7月29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深圳分公司迎来正式开业,主打财富管理业务,以“SMA账户服务”为高净值人群和机构客户提供长期陪伴。2023年8月3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关于核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变更业务范围的批复》,该批复核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变更业务范围,增加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可见,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从上述证券公司的展业规划来看,部分券商立足优势业务强势出击,部分公司致力于拓展业务牌照,旨在成为全牌照券商。 

外资全资基金公司的展业速度则更为迅猛。贝莱德基金作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于今年6月正式展业,9月即发售了第一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成立规模为66.8亿元,认购总户数超过11.10万户。 

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介绍,反复强调的重点是扎根本土的决心,有着专业化的本土团队,能够构建公司所有的核心能力。 

还有多少外资机构在排队? 

2023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对外资券商设立和变更业务范围申请的受理与审核明显提速。 

根据相关资料,渣打银行旗下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递交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于8月6日获得证监会受理,拟设立券商的命名暂为“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首家英资券商将进入中国市场。 

根据证监会11月19日最新一期行政审批许可公示,青岛意才证券有限公司、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日兴证券有限公司提交的证券公司设立申请材料已获证监会接收,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获受理。

 

基金公司设立方面,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范达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正在排队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施罗德基金申请进展迅速,最新进展为2023年11月8日进行了第一次反馈意见。

某外资券商人士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无疑会吸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