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浅谈基金中的黑马与白马 1、什么是黑马和白马? 最近几年开始冒出了黑马基金和白马基金两个概念词,黑马顾名思义就是原先默默无闻,但是一战成名,最近... 

2023-07-15 18:21:44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浅谈基金中的黑马与白马 1、什么是黑马和白马? 最近几年开始冒出了黑马基金和白马基金两个概念词,黑马顾名思义就是原先默默无闻,但是一战成名,最近... 

来源:雪球App,作者: Mathematica03,(https://xueqiu.com/3078892127/187332015)

1、什么是黑马和白马?

最近几年开始冒出了黑马基金和白马基金两个概念词,黑马顾名思义就是原先默默无闻,但是一战成名,最近几年的黑马基金层出不穷,比如私募多头里的汐泰,弘尚,丹羿,今年冒出来的钦沐(预感今年要拿雪球私募榜冠军#雪球私募上新了# );公募里这些年也冒出了西部利得盛丰衍,恒越高楠,兴全乔迁,富国孙彬等大批业绩卓越的年轻基金经理。换成股票来说黑马基金如同通策医疗,阳光电源

白马简单来讲,就是业绩长期稳定,排名前列的明星基金经理。比如早期一些的基金里的光明顶-陈光明,睿远傅鹏博,富国朱少醒,中生代中的易方达张坤,兴全谢治宇,中欧周兴波,银华李晓星等等;私募则有淡水泉,景林等知名机构。换成股票来说白马基金经理如同招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公司,业绩稳定,行情好时也能大象起舞

2、两者近两年业绩对比

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能发现我的实盘基金中黑马的比例远高于白马,为什么我更倾向黑马,而非白马呢?那接下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并且主观的判断一下两者差异的原因

我提取了少量样本,看看过去两年多黑马私募与白马私募的收益回撤对比

再看看过去两年多黑马公募与白马公募的收益回撤对比

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近两三年来已经跑出来的黑马在收益上显著跑赢了知名白马,但是从回撤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大,甚至黑马的回撤还更低。

3、差异原因分析

以上是来自网络流传的一张基金经理年限与回报的二象限图,可以发现从业时间较久的基金经理回报相对年限在5-8年期间的基金经理要稍微低一些

二鸟老师 @二鸟说  最近发了篇文章,里面也提到他看待黑马与白马的问题,他的这个图我觉得形容的特别到位,我自己的理解是通常研究员时是C阶段(超额10%左右)前期,不少研究员通过公司的晋升机制成为了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助理,开始实盘管理部分资金,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这里面慢慢的有部分人员会从C阶段走到A阶段(15%左右)。由于培养一个基金经理并不容易,跑到A阶段的基金经理新星会开始获得公司大量的支持,比如内部的投研,也比如外部的宣传,明星效应会导致他们的持仓被市场充分重视,其持仓股会被不少投资者抄作业,从而进一步推高阿尔法。这个时候他们中会有部分人从A阶段慢慢的跑到D,通常来说长期25%的超额基本就是D的天花板。随着后续管理规模的增长,投资思维的固化,年龄增大导致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下降,拼搏的动力下滑,兼职了公司管理岗位等等诸多因素,走到D阶段的头部基金经理们会面临超额收益的衰减,逐渐走到B阶段

这里有个很残忍的现实是,一大半的研究员走不到C,一大半的年轻基金也走不到A,能走到D的人凤毛麟角,所以,走到A就买入,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二鸟老师的图,我觉得D到B的曲线划的过陡,存留在D阶段的时间也较短,我自己心中的黑马是A到D的下半阶段

4、个人对黑马与白马的偏好

我自己对于黑马vs白马的理解是:黑马有机会带来更高的超额,中途的回撤也相对可控(运用杠杆集中投资少数个股,取得短期爆炸收益的基金不在我的黑马名单中),黑马虽然好,但是也会遇到两个严峻的问题

1、黑马业绩持续优秀就会慢慢变成白马,毕竟成为白马是这批黑马基金未来最好的归宿

2、中途随着公司变化,人员自身原因等等,黑马可能变成黑天鹅。所以黑马的不确定性比较高。

白马虽然业绩来说不如黑马,但是胜在其确定性,一个十年业绩优秀的人,突然超额变负的概率还是极低的。我自己刚30岁出头,肯定还是希望财富更快的增长,所以我愿意损失一些确定性博取高超额。如果财富已经稳定,对于基金预期回报在15%左右的朋友,我会建议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