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到底是什么?和FOF有什么区别?

2023-07-16 15:43:39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到底是什么?和FOF有什么区别?

酝酿已久的资产配置类私募管理人终于浮出水面。10日,中基协开放了“私募资产配置类”牌照的申请。第四类牌照的出现,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关注。对于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这是一张顶级的船票,可以帮助机构盘活各类资产,扩大规模,未来势必会有一场行业巨震。

对于投资者而言,私募资产配置类又有什么意义呢?先来看看什么是私募资产配置基金?

什么是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进行组合投资,如将资金投资于股票、股权、信托、基金、房产、收益权等,在获取理想回报之余,把风险降至最低。

而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是指,底层资产标的为各类别私募基金(包含股权类基金、证券类基金以及其他类基金)以及公募基金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资产管理产品。

与过往三类基金牌照不同的是,资产配置类基金突破过往中基协要求的“专项经营”,可以横跨一二级市场、债权市场进行投资。无论是投资的范围上,还是操作方式上,都更为灵活。

本质上资产配置类牌照,更像是大的FOF基金牌照,或者说是私募大销售牌照。

和FOF有啥区别?

既然都是FOF,为什么不直接选择市面上的FOF,而要买资产配置类私募基金呢?

目前市面上的FOF是不能够“跨类别”投资的,也就是说券商FOF主要投资标的是证券,不能投资一级市场。股权FOF底层投资标的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不能投资二级市场。

有了“资产配置类私募”牌照以后,基金经理可以横跨公募私募,可以构建一二级市场的投资组合,还可以购买收益权、实物资产等各类资产。当然,还是有一定比例的限制。

根据《解答》文件,私募资产配置基金80%以上的已投基金资产应当投资于已备案的私募、公募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资产管理产品。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投资于单一资产管理产品或标的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基金资产规模的20%。

这几年,有很多券商、银行、第三方财富公司,用FOF的形式来包装私募产品,做资产配置。但很多是销售导向,做明星拼盘,离真正的资产配置还差点意思。

资产配置类私募并非“完美无瑕”

这几年FOF发展如火如荼,通过资产配置希望实现风险与收益的二次平滑,但初期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追求明星效应、销售拼盘等,产品表现却差强人意。而现在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的设立,将给未来FOF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或引发机构洗牌,理念更加成熟。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情况投资人们还是需要谨慎看待资产配置类私募:

1、证券私募基金和股权私募基金的流动性存在差异,股权配置类的基金,投资期在3~10年甚至更长。相对来说,证券类私募基金申赎更加简单,流动性更强。资产配置类私募基金横跨一二级市场,该如何去平衡资金的流动性?或者说如何去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

2、既然是FOF就存在双重收费的问题,如果底层投资标的众多,是不是意味着投资人要缴多笔费用?

3、私募资产配置基金可以“跨类别”投资固然是优势,但“跨类别”势必带来的监管难的问题,而目前有关资产配置监管的上位法规仍处空白状态。管理层如何在灵活性与规范性之间求得平衡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另一方面,由于门槛设置相对较高,短期来看,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机构的规模不会出现井喷式的爆发。而通过严格筛选后所建立起来的行业环境,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可期;谨慎的放开、缓慢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管层逐渐完善法律法规。

资产配置类私募或为银行理财标准化铺路

银行业理财一直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中流砥柱,在利率实现市场化之前是银行吸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其他资管公司提供资金来源。但由于其收费模式、“刚性兑付”以及其资金池业务模式下,逐渐地偏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源。

从去年以来,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获得私募牌照、以及近日中基协开放“第四类”牌照……种种政策都在为30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从非标产品向标准化、净值型产品转型铺路。

一方面,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募资能力强,而资产配置所需要的也正是大资金委托。容易在资产配置类私募业务中占得先机。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