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短债基金为何火爆? 债券与债券型基金的区别在于

2023-07-20 22:26:31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短债基金为何火爆?

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是一种现金管理产品,兴起于2012年,其出现填补了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30天内)发行受限的空白。且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起投门槛相较于理财产品大大降低(起投额1000元),受到了市场欢迎,规模逐渐扩大。

短期理财基金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华安模式(定期申购、定期赎回)与汇添富模式(任何交易日皆可申购,封闭期满赎回)。根据2012年6月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发布的《关于放开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的申报限制的相关政策》的相关规定,采取固定组合类的短期理财基金(即华安模式)需遵循严格的买入持有策略,而单笔认申购基金份额采用固定期限锁定持有的短期债券基金(即汇添富模式),应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进行投资。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20天与锁定持有期之和,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2.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之异同

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互为替代品。二者都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债券逆回购、短期国债等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特点。虽然短期理财基金配置债券以及长久期资产比例相对略高、银行存款以及短久期资产比例略低,但整体来看年化收益率差距不大。

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基金的主要差别在于流动性。货币基金可随存随取,资金赎回能T+0、T+1到账,而短期理财基金存在封闭运作期,封闭期间不可赎回,封闭期有7天、14天、28天、30天、60天、90天等。由于货币基金的流动性更胜一筹,货币基金的规模也远远超过短期理财基金,2018年基金年报数据显示,传统货币型基金净值达7.62万亿元,而短期理财型基金净值仅5740亿元。

3.2017Q3-2018Q1,短期理财基金规模暴增源于货币基金监管趋严

但在202317年第三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从2145亿增至6274亿,翻了约3倍,而货币基金增速趋缓。主要原因在于对货币基金的监管趋严,短期理财基金存在相对优势。

2017年8月底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流动性新规》”),对货币基金新增了特别规定。净值计量方法上,第二十八条规定要求具有机构定制特征的货币基金(新设基金单一投资者拟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基金总份额的50%)不得采用摊余成本法对基金持有的组合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规模控制上,第二十九条规定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久期控制上,第三十条规定将货币基金按照投资者集中度分级,前十份额持有人持有份额超过50%时,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60天,平均剩余存续期不得超过120天,前十份额持有人持有份额超过20%时,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90天,平均剩余存续期不得超过180天;投资范围上,第三十三条规定要求货币基金投资于信用评级低于AAA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不得超过10%,投资于信用评级低于AA+的商业银行银行存款与同业存单前需经基金管理人董事会批准、基金托管人同意。整体上,新增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货币基金的流动性管控,对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有了更细化的要求,还降低了单一持有人大额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为进一步遏制基金公司年底冲规模现象,中国基金业协会于2017年12月召开基金评价业务座谈会,要求基金评价机构进一步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在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控之后,货币基金的吸引力降低,货币基金规模增速有所放缓。相应地,暂时未受管控的短期理财基金性价比凸显。

4.2018Q2-Q4,理财基金难逃“原罪”,受监管后规模下降

但是,具有与货币基金相仿的资产配置结构也决定了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自身的“原罪”。与货币基金相同,短期理财基金同样具有促发“存款搬家”的特征,大量原有的商业银行存款通过货币基金、理财基金等渠道再次以协议存款或大额存单的形式回流商业银行负债端,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与当前金融去杠杆、去嵌套的政策意图相悖,因此,短期理财基金理应与货币基金一样成为金融去杠杆、去嵌套环节下的重点治理对象。

继2018年4月资管新规公布后,《中国基金报》报道,2018年7月监管层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理财基金新规》”),进一步严格要求:短期理财基金调整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至“80%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一改此前短期理财基金重点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债券回购和短期债券等资产的格局;调整基金估值方法,非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需转为开放式基金并以市值法计量,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可继续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但需满足封闭运作期限超过90天、持有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的并持有至到期以及资产到期日不得晚于产品封闭运作到期日、采用影子定价进行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未完成整改前,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不得开放申购和进入下一封闭运作期;非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每半年需至少缩减20%。整改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资产配置结构的转变以及总量规模的压缩都表明监管层希望减少金在金融体系内的循环,从而降低实体企业与商业银行在内的全社会融资成本。

此外,《中国基金报》报道,中国基金业协会于2018年12月要求,基金评价机构不再公布包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继货币基金之后,基金公司再失冲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

由于整改前规模缩减的监管要求及短期理财基金吸引力降低,2018Q2以来,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规模不增反降。同时,从基金资产配置的变化也可以发现,原先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基金相似,投资于债券与银行存款的比例基本持平,但自2017Q4以来,理财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从46%逐渐升至67%,以在整改期结束之前满足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监管要求。

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未来转型出路何在?

非固定组合类短期理财基金转型为短期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在《理财基金新规》实行之前,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与短期债券型基金的主要区别在于投资范围与净值计量方式。此前短期理财债券基金重点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等资产,而如今《理财基金新规》要求80%以上投资于债券,投资范围上与短债基金基本没有差别。且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原为摊余成本法计量,现将非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按照与短债基金同样的市值法计量,净值波动程度加大,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相较短债基金也失去了优势。此外,未完成整改前短期理财基金规模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不整改则无法扩张规模也是理财债券基金加快转型的动力。不过,规模较大的短期理财基金如果立刻转为市值法计量,基金规模可能会迅速缩水。所以非固定组合类中转型较急切的是规模较小的理财基金,而规模较大的理财基金仍基本持观望态度,仅保持每半年规模缩减20%的节奏,待整改进入后半段再进行转型。

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向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靠拢,但仍有摊余成本计量优势。由于部分投资者偏好摊余成本法的计量方式,部分固定组合类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市场或仍将保留。但对固定组合类理财基金的监管较以往更严。与债券型基金一样,固定组合类理财基金也必须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相较于以往主要投资于大额同业存单,安全性降低了。其次,摊余成本法需要配合使用影子价格,通过偏离度控制让基金估值紧跟市场价格的主要趋势,且收益不像传统货币基金以份额结转,而是体现在净值上,因此净值仍有可能出现回撤。再次,《理财基金新规》要求固定组合类短期理财基金封闭运作期延长至90天以上,这使得该基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由于未完成整改前,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不得开放申购及进入下一封闭期,因此这类理财基金转型需求更为迫切。经过投资范围与封闭期限的整改后,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与目前市场现存的3个月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基本同质,优势主要在于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短期理财债基转型为货币基金或与货币基金合并,监管上难以获批。当前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基金投资范围类似,运作经营上的转型难度不大。但《流动性新规》严格控制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这一转型方式与当前监管政策相冲突,难以获批。据证监会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2018年全年共有44家基金提交货币市场基金的募集申请,但无一家通过。2018年有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的C份额成立,规模仅196.85亿元。

为完成每半年缩减20%规模的监管要求,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纷纷暂停申购。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公募基金市场上现存58只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截至2023年1月10日,已经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的短期理财债基已有52只,占全部数量的89.66%;合计规模达到6465.5亿元,占全部短期理财债基规模的93.18%。

短期债券型基金是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主要转型方向。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截至2023年1月4日,58只短期理财债基中已有8只短期理财基金申请转型,其中6只为非固定组合类,2只为固定组合类。转型方向上,5只基金选择转为标准债券型基金,2只基金转为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1只基金转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未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