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皮海洲:一人管25只基金 基金经理“一拖多”说明了什么? 基金经理不能自己炒股票吗

2023-07-21 04:09:04 互联网 未知 基金
皮海洲:一人管25只基金 基金经理“一拖多”说明了什么?2023年06月15日13:56    作者:皮海洲  (0)+1 我有话说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皮海洲

基金经理“一拖多”,甚至一人管理20几只、30来只基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本人以为,它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基金经理“一拖多”的问题在基金业由来已久,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真正地解决过,以至“一拖多”的问题如今仍然较为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管理基金超过10只的共有114位基金经理,其中34位管理数量超过16只。从单个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排名来看,排名前十的基金经理旗下基金最多达到了25只,最少的管理数量也接近20只。这些基金经理大多来自于大型公募。

具体看,管理基金最多的是南方一家大型公募旗下一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数量达到了25只,大部分产品为混合基金,总规模超过220亿元。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一位明星固收基金经理,在管的19只基金规模接近450亿元,绝大部分为债券基金。

一个基金经理管理25只基金,这确实是挺吓人的一件事情,人们不禁要问:这基金经理是神吗?如果是平凡人,他忙得过来吗?

实际上,一人管25只基金,这并非是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纪录。比如,2023年下半年时,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就引来市场关注,当时一名基金经理最多管理27只基金。而更早的时候,博时基金的陈凯扬,其单独管理的基金数量高达30只,参与管理的基金达到32只;嘉实基金的曲扬管理34只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294.35亿元。

基金经理“一拖多”的做法一直为市场所诟病,为此,相关部门出台有关规定,要求基金经理与督察长在申报产品时承诺基金产品不存在“挂名”行为,各家基金公司开始“做减法”。 而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工作指引(试行)》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兼任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产品除外),但该指引还是为基金经理“一拖多”洞开了大门,这也是基金经理“一拖多”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了。

基金经理“一拖多”,甚至一人管理20几只、30来只基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本人以为,它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基金经理很重要。毕竟一些基金在营销的过程中,打的是明星牌,而一些投资者在投资基金的时候,也会关心基金经理的情况,看看基金经理是谁。基民们都希望自己买进的基金能由明星基金经理来打理。于是,一些基金公司,尤其是一些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往往会让一些基金经理在旗下的基金中多挂职。

其次,从本质上来看,基金经理一点都不重要。一个基金经理管理10几只、20几只基金,如果是尽职尽责的话,那根本就管理不过来,毕竟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其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而一个基金经理挂名了10几只、20几只基金,这其实是管理不过来,有的基金经理也就是挂个名而已。这也表明在这只基金中,基金经理原来一点都不重要。

其三,基金经理“一拖多”,一人管理20几只基金,这表明了目前基金的野蛮发展状态。一些基金公司为了多赚管理费,盲目扩大基金规模,盲目发行新基金,而基金公司本身在基金经理的培养上却出现了断层,于是就搞“一拖多”的做法,甚至让一名基金经理管理20几只投资基金,这是典型的野蛮发展,而不是有序发展。

其四,基金经理“一拖多”,这其实也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伤害。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人是管理不了20几只投资基金的。一些基金经理“一拖多”,这其中不排除有的基金经理只是一种“挂名”,这其实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忽悠”,并损害到了投资者的利益。比如,在“一拖多”的基金中,业绩分化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深圳一家大型公募旗下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11只基金整体上偏成长赛道,包括科创板三年定开、消费创新、半导体主题、数字经济等主题基金。截至目前,消费创新在这位基金经理不到3年的任职时间里亏损超过40%;半导体主题在近2年任职时间里,亏损也超过25%。但科技创新、互联网主题、科创主题等管理超3年的基金,任职回报分别超过了40%、60%、80%,基金业绩首尾差最大超过120%。对于亏损超过40%的基金,其投资者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呢?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